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上海妈妈花200万在加拿大买房 一年后... /

上海妈妈花200万在加拿大买房 一年后...

我是贺美颂,42岁,两个孩子的妈妈。因为日语学得好,还没毕业,我就成了第一批被医院录取的学生。结果实习了一个星期,我就发誓再也不当护士。从学校退学后,随手投的简历,让我顺利进入日本(专题)航空公司,期间接送过不少当红明星,还完成了人生大事。生完两个孩子后,我又机缘巧合当上上海某频道的美食节目主持人。这两份工作都给了我很多带家人去往世界各地旅行机会。

我的人生一直很顺利,直到移民(专题)加拿大(专题),狠狠栽了个大跟头,身心俱疲,损失近400万。

(我们一家四口)

1981年,我出生在上海弄堂一个普通的家庭。妈妈是汽配厂会计,她除了工作,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我身上。

我妈工作的地点是上海最高档的地段,见多识广的她,和弄堂里的人比起来,总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弄堂里每天都是东家长西家短,妈妈不喜欢这样,她也不希望我过这样的生活

为了让我见世面,她会攒钱带我去高档餐厅吃牛排,也会带我去南京西路上最高级的酒店附近逛一逛,翻看那些我看不懂的英文报纸。

有一次征文比赛,我得了第一名,奖品是西藏游,或者是一套几千块的家具。我想都没想,就选择了去西藏。可能就是受我妈影响,那时我虽懵懂无知,但却已经有了走出去的想法。

我妈对我的教育方式,在那个年代很少见。因为不管我做什么、说什么,她都是毫不吝啬地赞美、鼓励和肯定。她给了我无限的自由和安全感,也让我从小胆子比较大,不怕犯错,因为我知道,我妈不会骂我。

(我亲爱的妈妈)

我虽偏科严重,成绩一般,但我嗓音条件不错,上初中后就一直担任学校的广播员。我也会写作,经常参加各种征文比赛,获得了不少奖项。

口才伶俐,表达能力好,参加上海电视台《青春太阳》的海选,最后还被选中了,成为了小主持人。还曾和胡歌一起搭档主持,第一眼看到他,就觉得他很不一样,后来他还真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初中毕业后,我听从家里的安排去了护士学校读书。虽然我对护理不感兴趣,但日语却是全班成绩最好的,多次代表学校接待一些涉外活动。

日语老师总是告诉我们,当护士没意思,也不好找工作,让我们有条件的出国留学。她也劝我去留学,但20万的费用太贵了,再说我可吃不了半工半读的苦。

(在餐厅吃饭,身上穿的是20年前祖母织给我的毛衣)

幸运的是,还没毕业,我就因为日语好,被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录用了(现在的名称)。成为第一个有工作的学生,我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自豪的。

我父母也很高兴,在他们眼里,护士是可以干一辈子的工作。

结果实习了一个星期,我就卷铺盖走人了。医院繁琐的工作只是小小的因素,让我下定决心离开的,是因为一个男人。

他年轻、壮实,也很爱说笑,常常逗得护士们捧腹大笑。可突然有一天,他缩在角落里,无声地哭泣着、颤抖着。

我想去安慰他,却不知如何开口,无能为力的挫败感让我很低落。在医院,生离死别的事每天都在发生,而我多愁善感的性格,一旦陷入悲伤久久无法抽离。我当即决定再也不当护士。

为了顺利辞职,我还找了一个和我爸年纪相仿的男人,让他假装成我爸去向领导提离职。

同学知道后,说我不走寻常路,被父母宠坏了,简直任性。

(生活处处是美好)

我妈虽然觉得我的处理有些鲁莽,但也没有责怪我。经过考虑,她把我送去了泉州,读国立华侨大学的旅游管理。

那是我第一次离开上海,离开父母,内心还是有些紧张和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

不过,学校里的课程很轻松,主要是一些酒店管理、西餐礼仪等课程。学校管得也不严,我就去打工,当英语助教,考导游证,偶尔也带团旅游。我还跑到厦门参加选秀节目,得了一个最佳自信奖。

去的地方多了,我就越向往外面的世界,也开始觉得继续留在这边读书,有些浪费时间,于是我自作主张,直接退学了。

回上海后,我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你啊,工作一半跑回家,上学上一半又回来了?真是拿你没办法,不读书那就找份工作吧。”

说来也巧,那天我随手翻了翻杂志,刚好看到日本航空在招人。我记下地址,投了简历,面试顺利通过,月薪4000元。

(当主持人期间拍摄的杂志)

我当时是地面服务人员,但工作内容是机动的,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负责接送VIP,因为可以看到很多当红明星。我曾接送过周杰伦、金城武等,还和周杰伦聊过天、拍合照。

工作很轻松,但时间一久,人难免也觉得有些乏味。我也曾尝试考过其他航空公司的空乘职务,但都在最后一轮被刷了下来。

在航空公司那几年,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免费的机票,让我去了很多国家,开阔了眼界和格局。最重要的是,我还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老公是日本航空公司的机务,虽然之前打过交道,但也仅仅是同事关系。成为恋人的契机,是我在公司的夏日派对上当主持人。

那天,他是我的助理,我渴了,他给我递水;我热了,他帮我拿纸巾;我累了,他搬椅子让我休息。我还没来得及说,他就看到了,及时给了我帮助。挺神奇的,明明是平平无奇的人,可那时我却觉得他闪烁着不一样的光。

(22岁嫁给你是我做过最好的选择)

眼神无意间对视的瞬间,心怦怦直跳,很快,我们就走到了一起。

22岁那年,我和他都有了结婚的想法。

我妈不同意,她觉得我们在一起没多久,这么快结婚实在草率。而且她认为,我将来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外形上。

那时,我没有想太多,只知道我们彼此相爱,都想结婚。以后会怎么样没有人知道,但此刻我只想选择他。

我妈拗不过我,只好同意了。

女儿出生后,老公为了家庭,转型去了普华永道。而我也在生完二胎后,当起了全职妈妈。

那时我一心只想陪孩子,每天给他们讲故事、带他们上早教、去公园玩、去认识同龄的孩子、去运动。

我从来不会刻意去追求什么,遇到的一切人和事,仅仅是因为我想,所以就去做了。当下我想陪伴孩子长大,于是我辞掉了工作。碰巧电视台招人,我也很感兴趣,就报名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我唯一做的只是顺从内心的选择而已。

(夕阳下的一家三口)

一天,我无意间看到时尚频道要举办选秀比赛,活动地点就在我家附近。我想着自己挺清闲,也感兴趣,再说万一入选了,还能给家庭增加收入。

报名当天,现场都是年轻的花季少女,我推着一辆国内少见的前后座婴儿车出现时,瞬间成了全场焦点。

几轮比赛过后,我凭借出色的表达能力成功入选,开始接拍杂志、广告、主持美食节目,很快就成了观众熟悉的主持人。

不过也没几年,我就觉得没意思了,因为节目组给我发挥的空间不大,大都是按照套路流程走。而且那时孩子都在上小学,正是去国外读书的黄金期,我怕再拖下去给耽误了。

当我和家人说了移民的想法时,我老公第一个反对。他认为完全没必要去国外读书,在上海就挺好的。而且父母都在国内,我们移民就无法照顾老人了。

但我哪里听得进去这些,再加上我当时已经看中了一套房子,担心再不买下来,房东就出售给别人了。

(做主持人时拍摄的杂志封面)

而且我十分坚信,我做的每一次选择都不会错的,这次移民,只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最后,老公也只能妥协,不过他暂时离不开上海,只能我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前往加拿大的尼亚加拉小镇生活。

如果不是这个小镇,可能我也不会那么着急想要移民到加拿大。

虽然它离多伦多只有半小时车程,但风景却是天壤之别,多伦多一片灰蒙蒙,而小镇却是一片阳光灿烂。自然公园、葡萄园、乡村景观、萧伯纳剧院,还有到处是穿着性感、漂亮的外国游客。

一眼沦陷,这里的一切都完美契合了我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而我入住的民宿,也成了我后来的家,一切都好像是命中注定一般。

那时没有海外买家税,加拿大利率也很低,房价相当于上海郊区的房价。最后,我花了200万左右买下了那套房子。

(在尼亚加拉小镇开民宿)

一切都很顺利,孩子在当地私立学校读书。不管是同学、老师还是家长都对我们很友好,不仅主动帮助我们,还会邀请孩子去家里玩。一段时间后,孩子的语言进步神速,性格也愈发开朗。

为了减轻老公的负担,也打发清闲的时光,我把一楼的两间房子腾出来做民宿。有客人的时候就打扫一下卫生,准备一些餐点。

我还创办了一家名为“小镇三宝”的公司,主要代购小镇特产,葡萄籽、西洋参和薰衣草周边产品。国内客户需求量都挺大,做到了日收2000元人民币(专题)。

在那里的每一天,充实且安心。这也再一次验证了,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每次我听从内心的声音,它都从未辜负我。

可谁能想到,打脸居然来得那么快。

冬天来临,小镇上的游客变少,很多商店停止营业,曾经那些吸引我的景色也都凋零了。

(住在我民宿的游客)

一些现实的琐碎接踵而来,篱笆坏了、水缸淹了、汽车需要维修了。其实这些也不算什么天大的事,但在那时却成了压倒我的稻草。

日照变短,加上长期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我整个人的状态越来越不好,甚至有些抑郁,脾气日渐暴躁,总是忍不住朝孩子发脾气。

看着他们伤心、惊恐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不是我千辛万苦来这边的目的。

我不是能吃苦的人,但为了孩子和梦想,我坚定地选择了独自带孩子到国外生活。童话世界消失了,因为它终究还是抵不过现实,如同泡沫一戳就破。

也不过才一年的时间,我就扛不住了。加上没有拿到身份,老公也不愿移民,我又回到上海。没多久,我把小镇的房子也卖掉了。

人家说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而我是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再摔一次。

(在尼亚加拉小镇开民宿)

女儿上初中后,我又有了移民的想法,当时刚好和朋友去温哥华旅行,了解了当地的私立学校,觉得挺适合我们的。

为了能顺利办理移民手续,这次我决定找中介机构。老公的工作资质很好,如果在温哥华当地办理的话,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我怎么也想不到,这居然是我噩梦的开始。

我们前后支付了中介费大概40万人民币,对方承诺会在一年半之内帮我们拿到身份,还能给我老公安排不错的工作。

我们交了钱后,就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房子,付了昂贵的学费把孩子送进学校。老公心里虽然不愿意,但他舍不得让我独自在外照顾孩子,也就辞掉了年薪130万的工作,离开父母,陪我来到了温哥华。

结果身份迟迟不下来,没身份,我们需要额外支付100多万的海外买家税。中介也没有匹配我老公的资质,而是给他安排了一份超市的工作。

(一家四口给杂志拍广告)

在国外没有身份,随便去医院看个病,都要花费不少钱,加上七七八八的费用,我们损失将近400万。

不过只要孩子能在这边接受教育,多花点钱,我也认了。

虽然移民进展得不顺利,但也不算太糟糕透顶,临近春节时,我还把父母接过来一起过年了。

可疫情突如其来,整个世界变了。

两国飞机断航,父母没办法回去,带来的高血压、高血糖的药快吃完了。学校停课,一家6口人,天天大眼瞪小眼,每天除了吃饭还是吃饭。生活负担瞬间陡增,心理压力也日渐增大。

而且没有身份,做什么事都会受到牵制,不自由。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看着逐渐减少的积蓄,人也越来越紧绷。

后来好不容易抢到两张昂贵的机票,先把父母送了回去,我们一家继续留在温哥华。

我想着再过半年,疫情应该就结束了,到时候孩子也能正常上学。可9月份开学,学校并没有恢复正常,学生每天只能去上1节课,就得回家。

(从清迈回来后,整个人的能量值爆棚)

我彻底崩溃了,我就是为了孩子读书才来的。我花了那么多钱,现在让我们在家上网课,我没办法接受。上学上不了,移民也完全没有进展,我感觉整个人都要爆炸了,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这种无法把控生活的感觉,让我烦躁不安,每天活得摇摇欲坠,一切都成了未知数。

我每天生活在惶恐和自责中,怪自己当初为何要一意孤行,把生活搞得一团糟。怪自己,明明在上海有那么舒适的生活,为何偏要到国外折腾?

老公安慰我:“事情都发生了,就不要再想了。钱没了就没了,我不希望你一直这么不开心。我们不过才40出头,回上海也能重新开始。”

自始至终,老公都没有埋怨过我一句,而是陪着我、开解我。他的包容也给了我面对现实的勇气。是啊,与其在温哥华活得这么拧巴,还不如回到自己的家里。

(和家人一起去踏青)

回到上海的那一刻,我眼里顷刻间蒙上了一层水雾,看着这熟悉的一切,我内心百感交集。当初就像迷了心窍,一心只想往外飞,却忽略了原来美好的一切都在身边,就像苏轼所说“此处心安即是家。”

可每每想起,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的任性,如果不是我那么固执,我们也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和金钱。虽然没有人怪我,但我还是不受控的失眠、焦虑。

以前我特别感谢我妈妈,觉得她的教育方式值得很多父母学习,是她的爱给了我无所畏惧的勇气。可经历了这些事情后,我竟然会忍不住怪她,怪她太放任我,怪她太相信我。

我整日浑浑噩噩,颓废沮丧,好像生活已然看不到希望。但我又是矛盾的,我一边沉沦,一边不停地挣扎,我不想放弃自己。

我开始尝试心理咨询、运动、晒太阳、旅行。时间是一剂良药,慢慢地,我接纳了一切,和自己和解,生活也渐渐回归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我在练字)

让我欣慰的是,我的两个孩子在经历了两次国外学习经历后,好像也找到了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

在没有找中介、培训的情况下,女儿被美国知名大学录取,还获得了很多广告、旅游的机会。儿子也即将前往世界联合书院的哥斯达黎加分校上高中。

静下心后,我发现其实很多事都不用操之过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孩子也是一样的。当初我拼命地想要把他们往前推,可能往往适得其反,他们累,我也累。

我更幸庆,当初果断选择回来。如果我们继续卑微地留在温哥华生活,每天为一些琐事而争吵。那我们的家庭就会整天陷在阴郁当中,生活也不会幸福,孩子也许也找不到自己的梦想。

孩子即将到国外留学,很多妈妈都跑来问我,不鸡娃,还常常缺席考试直接去旅行,为什么他们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儿子走秀一点都不怯场)

我和我妈妈一样,对于孩子并不急功近利,我对他们的期望是,有拿得出手的技能,比如我从小让他们学帆船。又或者是带他们出国读书,提高外语,增长见识,拓宽眼界。

当他们拥有这些,自然知道如何去选择。

作为妈妈,我能给他们的只有爱,就像我妈妈一样,永远无条件地支持和赞美他们。和老公好好相爱,给他们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

直到现在,我都会经常感叹自己怎么如此幸运,遇到这么懂我,爱我的他。

这么多年来,家里的经济收入主要还是靠我老公,我基本都是小打小闹。我还会经常带父母出去旅游,这一切他从来没有不舍,或者抱怨过。

其实我也知道,我生活能力差,也不会理财。但我老公却总能看到我的闪光点,还替我无限地放大它。

(我带老妈去旅游)

我曾在他面前说过自己想去留学,他不仅没有嘲笑我,反而表示可以承担我留学的费用。

他不仅赚钱养家、解锁各种厨艺,还无时无刻提供情绪价值,也从来不会说伤害我自尊的话。

今年夏天,孩子都要出国读书,除了好好陪伴家人,我也要重启自己的人生,把精力都放到英语培训班上面。

以前的我随遇而安,总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但经历了这么多以后,我不想再得过且过了,40岁并不可怕,只要愿意,还可以学习,也可以重新开始。

回过头再看,我也从不后悔自己人生中做过的每一次选择。没有人想要犯错,但也没有人不会犯错。我们能改变的,就是想到了就去行动,在过程中,努力让它变得更好。

只要出发点没错,一切都会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行。即使中途可能遇到困难,也只是暂时的,只要一家人互相爱着彼此,生活就永远不会糟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06-16 15:04
    您已点过赞
    51进来看一次,后悔一次,这种中年文艺自恋小文,真是浪费大家时间和版面,给51带不来啥,作者除了自恋,还有就是作,卖弄小资生活,对于多数默不作声的老移民来说,真是显得苍白和无知。
  • @ 06-16 16:31
    您已点过赞

    真会编 从尼亚加拉到多伦多只有半小时

    看了这句话我就开始怀疑她是否真的来过加拿大了…这种文章应该在国内发表发表就算了。
  • @ 06-16 14:22
    您已点过赞
    充满了自恋。
  • @ 06-16 15:16
    您已点过赞
    疫情期间,将二老送回国,那时加拿大比国内更安全,加拿大疫苗可信度高。那时回国途径的艰难,机票价高得买不下来,回老回国更有可能被传得病。真不懂故事真假!
  • 您已点过赞
    真会编 从尼亚加拉到多伦多只有半小时
  • @ 06-16 15:10
    您已点过赞
    看了以后,感觉她的心理和抉择很予盾。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