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千万别犹豫 3种食物尽早撤下餐桌 /

千万别犹豫 3种食物尽早撤下餐桌

老张家里最近出了大事,因为妻子肝癌住院,全家人心情都落到了冰点。

妻子在确诊癌症前,就是个家庭主妇,每天就是在家做饭打扫卫生,也没什么不良爱好,按理说是全家最健康的人。

对此妻子也很不解,直到无意间听说电饭煲是肝癌的其中诱因,才想起家里用的电饭锅确实已经用了很久,锅底的涂层都被磨蚀了很多,但因为功能什么的都还可以用,就没有扔掉,还在坚持用,难道真是这个原因?

自从心里种下了这个疑虑,她就认定自己患癌也是这个原因,担心家里人也有风险,还强制要求家里都停止使用电饭煲,儿子说换个新的,她也不愿意,整个人像魔怔了一样,直到去世前还在嘱咐不要用电饭煲。

家人不解,电饭锅到底会不会致癌?

一、内胆有毒还致癌,电饭煲是肝癌的“催化剂”?

最近不少人说‘电饭煲的内胆是癌症催化剂’,说是因为高温加热过程中内胆可能会析出有害物质,所以就有了电饭煲致癌的说法。

然而实际上电饭煲的铝制内胆都会在增加一层涂层,防止内胆和食物直接接触,同时也有预防粘锅、糊底和清洗等作用。

正常情况下,涂层无毒也不会受热分解,耐酸碱能力强,只要温度不超过250℃以上,内胆涂层没有脱落,电饭煲都不会产生危害!

央视曾就此做过实验,当时电饭煲内胆涂层材料中使用率最高就是特氟龙,又叫“塑料王”。

它是通过四氟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不仅耐高温,稳定性也比较高。实验通过物理增加内胆温度,观察内胆毒性释放过程,发现当温度达到300℃时,该涂层才逐渐分解,并产生一种人类无法代谢的生理毒性物质。

但电饭煲实际工作过程中,最高温度都不超过180℃,更不可能达到300℃,也就是说正常使用的电饭锅不会给人体造成伤害,更不会导致癌症。

二、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4种异样别大意

提到肝癌,就不得不说到中国的两个50%了,那就是每年新发病例占到全球的50%,以及死亡病例数也是50%。

而肝脏是一个很能忍的器官,即使只剩3分之一的部分可以工作,也不会表现明显的异常,甚至很多肝硬化、肝癌患者早期都不会表现出任何异常,这也是为什么肝癌患者大多都是体检或随访中发现的。

可能有人会问了,那肝癌岂不是防不胜防?其实不然,记住以下4个症状,是肝癌发生前的重要预兆:

1、右上腹肝区疼痛

2、出血

3、皮肤剧烈瘙痒

4、肝腹水

三、最伤肝的3个饮食习惯,劝你一个也别沾!

实际上,大部分肝癌都是源自于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而且这些习惯在日常生活太常见,如果你也有以下习惯,赶紧避开。

1、无酒不欢

酒精是诱发肝癌的常见因素,因为肝脏无法完全代谢酒精,导致它们不断滞留在体内,即使氧化成乙醛,也会继续损伤肝细胞,而且饮酒量越大越伤肝,而且长此以往,还会影响肝脏分解脂肪酸的功能,导致脂肪不断堆积,又会引发酒精性脂肪肝,如果进一步纤维化,演变成肝硬化,最终就会导致肝癌的出现。

2、爱吃鱼生

鱼生含有一定的肝吸虫,人吃了以后最容易出现肝吸虫病。而且这些虫子进入人体后有一定缓冲时间,不会马上导致症状,反而在体内不断繁衍发展,破坏着你的胆管、肝脏,引发各种肝胆疾病,甚至肝癌。

3、发霉食物

食物发霉后不宜食用,因为黄曲霉菌最容易出现在这些食物中,这些菌还会分泌一种有很强致癌作用的毒素——黄曲霉素,也是国际认证的1级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

人体只要摄入1mg/kg的黄曲霉素,相当于一吨大米中出现1粒芝麻大小黄曲霉素,人体就会引发各种脏器癌症,最可怕的是,黄曲霉素只要在280℃高温以上才会逐渐分解,而且不溶于水,稳定性非常高,日常玉米、花生,粳米、豆类等霉变后都是黄曲霉素的诞生源。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