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普京访朝后 “中俄朝VS美日韩”将重演? /

普京访朝后 “中俄朝VS美日韩”将重演?

当地时间6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平壤,对朝鲜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随后,普京还访问了越南。在俄乌战争爆发后,美西方对俄罗斯进行了“去国家化”的联合制裁,俄罗斯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空间都受到极大的打压。在此背景下,普京5月份访问中国,此次访问朝鲜,以及随后访问越南,都是为了拓展俄罗斯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空间。

从公开报道看,普京访朝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

普京与金正恩会谈时表示,俄罗斯正在与美国几十年来强加的帝国主义政策作斗争,俄方“赞赏朝鲜对俄罗斯政策提供的支持,包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支持”。此次访朝,俄罗斯“已准备好一份新的基本文件,这将构成我们长期关系的基础”。金正恩表示:“目前世界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变化也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打算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与俄罗斯领导层的战略沟通。”金正恩说,朝鲜“将无条件地支持俄罗斯的所有政策”。

对于两国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普京表示,这份文件至关重要,将成为未来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普京强调,根据俄朝两国签署的条约,其中一方遭受他国侵略时,另一方需要提供援助。他还透露,不排除与朝鲜发展军事技术合作的可能。金正恩评价朝俄签约时表示,朝俄协议加速构建新的多极化世界,“朝俄双边关系提升至同盟水平”。

由此来看,俄罗斯与朝鲜关系即使还未到真正的军事同盟水平,离此也只有一步之遥了。在当今世界体系中,俄罗斯和朝鲜都受到美国及西方盟友的多方制裁。俄朝提升双边关系,是在相互提供地缘政治空间,并扩大在经济、技术和军事方面的合作。如果俄罗斯向朝鲜提供军事技术,无疑会与联合国的制裁产生冲突,更不用说美国的制裁了。但在俄罗斯与西方事实上对立的大背景下,这种“违背”已经造成不了打击的增量了。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此次访问朝鲜,对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最大的影响将来自可能的军事合作。普京此次已经明言,不排除与朝鲜进行军事技术的合作。

韩国方面曾表示,从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朝鲜一共向俄罗斯输送了6700集装箱的武器弹药。乌克兰方面称,俄罗斯曾发射了朝鲜制造的KN-23/24系列导弹。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更发布报告称,朝鲜向俄罗斯转运了大量军火。不过,俄罗斯和朝鲜都否认了这些说法,并称其为“疯狂的谬论”。

如果朝鲜冒西方之大不韪向俄罗斯提供了军火,那么俄罗斯将向朝鲜提供什么回报呢?从朝鲜的需求和地缘政治逻辑来看,俄罗斯对朝鲜有很多的军事合作选项——先进的军机、导弹技术以及最让人担心的核技术等,都是西方潜在的怀疑对象。据报道,今年6月14日,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在与韩国第一副外长金烘均的紧急电话中表示,美国掌握了“平壤向莫斯科到底提供了什么”的信息,但不知道朝鲜从俄罗斯得到什么作为回报。坎贝尔称,“硬通货?能源?让他们发展核和导弹的机会?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对此感到担忧并正在密切关注。”

在地缘政治局势本已高度紧张的东北亚地区,一个提升了核能力的朝鲜,将显著改变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尤其会让美国主导下的美国-日本-韩国同盟感到芒刺在背。在过去,俄罗斯作为一个曾经心向欧洲的军事大国,不会对朝鲜有如此紧密的合作,也不会做过多的地缘政治及军事资源的投放。但是,现在形势不同了,即使俄乌战争很快结束,普京治下的俄罗斯也会遭到美西方的长期围堵、打压和清算。因此,俄罗斯已经放弃了与西方短期内恢复关系的幻想。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的东向战略就必须落到实处,一是与中国的合作,二是与朝鲜的合作。中俄关系是两个大国的合作,两国已经达成“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与俄朝之间类似同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还有所差别。在俄乌战争中,中国已明确表示不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中俄合作主要体现在非军事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的合作。俄罗斯与朝鲜的合作则有所不同,如前所述,军事合作可能会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

有人问,东北亚地区是否会重现70多年前的地缘政治格局?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朝鲜战争中,东北亚地区形成了“中俄朝”vs“美日韩”的对峙局面,后来通过残酷的朝鲜战争,才形成了目前的“对立均势”。在70多年后,是否会再度形成“中俄朝”vs“美日韩”的格局?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从基本面来看,现在似乎与过去有相似之处,中、俄、朝都是美国不同程度打压的对象,是美国眼中不同的对手。

但是,现在与过去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经过了四十多年主要面向西方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中国的持续发展仍然需要保持改革开放。朝鲜虽然仍然是个贫穷的幅员小国,但它已经拥有数量不详的核武器。过去曾经是世界一极的强大苏联,则在解体之后萎缩为现在的俄罗斯。对中国而言,现在中国的综合战略利益已经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恪守中立、劝和促谈,这是符合中国战略利益的正确选择。

2024年6月18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不在图中)会面后,共同会见记者。(Reuters)

今后俄朝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军事技术的合作进展与合作深度,将成为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变数。麻烦的是,俄朝关系的深入,又与俄罗斯与北约的对抗密切相关。一向强硬主张北约全球化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藤贝格称,普京访问朝鲜表明并证实了俄罗斯与朝鲜、中国和伊朗等国的关系,“这表明我们的安全面临的威胁不是地区性的,而是全球性的。”这种狂妄的看法,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北约对亚洲(尤其是东北亚)的地缘政治想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