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在绝命书里,曾国藩用10个字总结其一生心得 /

在绝命书里,曾国藩用10个字总结其一生心得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六月初四,一等毅勇侯、直隶总督曾国藩在临危受命处理“天津教案”前,给儿子曾纪泽、曾纪鸿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

“天津教案”对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来说,本就是一道无解的难题,对于曾国藩来说,更是终结其政治生命、道德生命、自然生命的一道催命符。这一点,曾国藩早有预测:

他对运送棺材的路线,书籍、木器、奏折文章的处理,都作了详细周到的安排,可谓“视死如归”。但最重要的,篇幅最多的部分,是对人生经验的概括,对后辈的谆谆教诲。

第一点,修身以“不忮不求”为重。

他将古代圣贤关于修身的千言万语概括为四个字“不忮(zhi,第四声)不求”。

“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这类人,懒惰的自己不去修炼本事,嫉妒的害怕别人有本事,经常出现在事业名声相当、权势地位相等的人之间。“将欲造福,先去忮心”,如果不去掉“忮心”,内心将满是荆棘。

“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这种人,没有得到的时候担心得不到,得到了的时候又担心会失去,经常出现在经手交接货物资财、提拔晋级重用的时候。“将欲立品,先去求心”,如果不去掉“求心”,胸怀里将天天卑污。

第二点,兴旺由“克勤克俭”所致。

他将国家与家庭兴盛的原因,归纳为四个字:“克勤克俭”。然而他却首先检讨平生,自认为做得很不够:读书没有留下抄写的笔记,当官没有可供收藏的文书;官府中服役的人员、厨房下每天的花费都很奢侈。之所以奢侈,是因为前期在带兵打仗时,军营里的规模场面较为宏阔,仗打完了却没有改过来,加上自己年老多病,又花了很多医药费。

由此,他得出“

第三点,“孝”和“友”是家庭的好兆头。

他不太相信因果报应,因为有的并不太灵验,但他坚信孝、友的立报:“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孝敬和友爱能立马带来好运,反之则很快就遭殃罹祸,这是屡试不爽的。

他希望儿子在他死后:

要像亲爹妈一样侍奉叔父叔母,像手足一样对待堂兄堂弟,鼓励他们上进,规劝他们的不足,让彼此互相促进,各个成功。能从内心深处期望他们能富能贵,多做好事美事善事,为他们默默祈福。

曾国藩的七十世祖曾子说过:“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熹解释认为,人到了生命尽头的时候,会反省自己的一生,从而回归生命的本质,因此能说出从善的话。作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

三条心得,三个层次,各得其理。

先从克服缺点毛病开始,抓住了解决问题的要害,这也是后两者的基础和根本。人只有先治好病,才谈得上强身健体、养生美颜。然后从国家和家庭的共性层面,强调了辛勤奋斗和节约俭朴的重要。最后从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落脚,回到了家庭教育的本源和初心。在大难面前,事理如此清楚明了,正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真规律。

而且,最关键的,曾国藩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饱含人间温情的叮咛。比如:他要求送自己的灵柩回湖南老家的时候,“沿途谢绝一切,概不收礼”,但是,还是要麻烦官府安排一些兵勇护送,毕竟,社会还在动荡,居心叵测的仇人还有不少嘛。这正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盲目的清高。

他在要求别人的时候,都是先批评自己。如:说到“忮”和“求”的时候,他剖析自己:“余于此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说到“勤”和“俭”,他自责:“余生平亦颇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生平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先进行自我批评,表现了自己谦虚、生命不息、整改不止的态度。

在绝命书的最后,曾国藩对于两个弟弟的死,表达了深深的惭愧之情。

从这封书信中可见,其不管是为父为兄,还是为官为学,都可以用古代的一个字概括:

“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