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十年了!港人眼中的大陆人和港人眼中的自己 /

十年了!港人眼中的大陆人和港人眼中的自己

十几年前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听到香港人对大陆人新鲜的称呼:来自大陆的男同胞一律被称为"表哥",女同胞则几乎都被叫做"表婶"--不仅听起来好笑,还一下子把来自大陆的男女同胞人为地给差了一辈儿.

熟悉广东文化与民俗的朋友告诉我,那表哥表婶的称谓里多多少少暗含着香港人对大陆人的歧视--表哥表婶在香港人眼里意味着来自偏远乡下的穷亲戚--既贫穷又土气.在香港购物或问路的时候,自己常常被误认为是日本人,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要自嘲地告诉对方,我不是日本人而是来自北京的"表哥".这个时候,我又常常受到这样的"夸奖"--是吗?你真不象大陆仔喔!那语气就和内地人夸奖上海人真不象上海人似的.听了这样的"夸奖"我真不知道应该感到高兴呢还是应该感到悲哀...后来,实在不想得到这样的"夸奖",也因为自己的广东话太"洋泾邦"而有意改说了英语,其实自己内心深处也颇为不是滋味儿...

" 自由行"以后我又第二次去香港,这时候就已经明显地感到了香港人对大陆人态度的转变.据说"表哥表婶"的称呼已经没人再用了,街头小贩也讲起了带着广东腔的"葡通瓦".有一次在置地广场装修豪华的名牌店里,目睹了大陆豪客一甩手就是十几万,店里的俊男美女服务起来殷勤倍至,对几个欧美游客和我这个看起来" 不象大陆人"的顾客都有些懒得搭理了,不过,等大陆豪客走了以后却还是有些鄙夷地议论了一番,说什么光有钱没品位之类的,但那语气里分明能感觉到没有吃到葡萄的意味.

那时候,来自大陆的游客比我上次来时看到的要多很多.在尖沙嘴和铜锣湾一带满耳朵听到的都是北京话上海话和各种广东方言,经过了非典的空寂之后,香港人对呼啦一下子冒出来的满街大陆游客有一种心存感激的热情与亲切.报纸上杂志中电视里也不断探讨着对大陆客的不文明行为怎么样更加理解理智和宽容.香港人默默地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陆客人--许多人第一次知道了乘自动扶梯要靠右侧站立,接打手机不能影响别人...

后来,不管是过境也好购物也罢亦或是专程游览,我又多次地前往香港,同时,发现来自大陆的客人也渐渐地多了起来,他们的口音越来越杂,所属的地域也越来越广,而大陆人带去的不文明行为也越来越令香港本地人难以缄默.有一次,在一家不大的小店里,居然看到年轻的店员拒绝让袜子脏西西脚丫臭烘烘的北方汉子试鞋;在青衣城的ShoppingMall里看到中年服务员不客气地让闹烘烘的西北客别打扰邻座.也许是大陆客来得太多的缘故,一下子把井然有序的香港变成了一派喧嚣的广州.正所谓熟视无睹吧,港人对大陆客的不拘小节也逐渐地从斤斤计较变得越来越宽容甚至是懒得搭理了...也许是现实的香港人最最懂得鱼和熊掌不会盛在一个盘子里的道理吧,既希望大陆客人带来大笔大笔的银子而又希望不被熙熙攘攘的大陆客人打扰恐怕也未必那么容易啊.不过,值得欣慰的道是大部分大陆客人的言行都越来越文明,举止也都越来越符合礼仪规范,那些让人鄙夷的人和行为亦逐步越来越少了...

那么,香港人眼里的自己是什么人呢?中国人?中国香港人?香港中国人?还是仅仅就是香港人?

记得十五年前在北京遇到香港人,他们回答你来自哪里的时候会犹豫一下,道不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而是他们怕你骗他们,偷他们,抢他们...总之,说出香港这个词是不那么爽快的.但是,在外国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别人自己来自哪里,如果被说成是中国人的话还多半要纠正为香港人--在那个时候香港人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几乎还很难很难.

97 以后的一段时间,香港人对自己是"中国人"仍然承认得有些羞涩,就象刚刚嫁过去的新媳妇,乍一改口还多少有点不大自然.我在西贡就曾碰到两男两女几个和我一样肤色的人,因为求他们帮我拍照而搭讪--当然是用英语.他们中的一个主动问我哪里人,我回答中国,北京.这个人连忙自我介绍说他们中的三个来自马来西亚,并指着另一个男士说他也是中国人.当我用老乡见老乡的眼神看他的时候,他马上不冷不热略带羞涩地说自己是香港人.我噢了一下也只得辞别了他们.不过, 这一刻我道是真切体会到了部分香港人的身份认同问题.

当然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成龙大哥和刘德华可是一口一句"我们中国人"或者"咱们中国人"的.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及其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成年人的改变更是需要时间和过程.对于长期以来没有国家认同观念的香港人来说,彻底摆脱自身的殖民地意识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十年时间恐怕也有些短了吧...正如港人对部分大陆人不文明行为的宽容与理解一样,我们对港人国家认同观念的形成不也应该抱着一种期许的态度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