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国71人接受冷冻希望科学发达后复生 /

美国71人接受冷冻希望科学发达后复生

120万元圆“死而复生”梦?

美“人体冷冻”机构称有71人已接受“冷冻”欲等科学发达时重新“苏醒”为了“死而复生”“阿尔科”有781名会员

73岁的杰姆斯·贝德佛德是美国的一位物理学教授,他的一生并无特别之处。但在1967年,当他死于癌症时,他却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处理”自己的方式———将自己冷冻起来。由此,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冷冻的人。

如今,他被贮存在“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提供“人体冷冻”服务的机构。在“阿尔科”贮藏室内,有一组不锈钢槽柜,里面常年保持着 零下300多华氏度的低温。在这些巨大金属容器内,参加人体冷冻实验的志愿者遗体都悬浮在液态氮溶液里,低温“冷冻”着。

“我们最年轻的病人是21岁,最大的已有99岁半,他们有些是电视修理工,有些是学生,有些是图书管理员,有些是工程师,有些是科幻小说家。”

目前,“阿尔科”机构已经拥有781名会员,并有71位接受了“人体冷冻”。每一位志愿者在生前都和“阿尔科”签下了冷藏遗体的合同。一般而言,如果是冷藏整具遗体,要缴纳15万美元(约120万元人民币)的冷藏费,如果仅冷藏头部,冷藏费只需8万美元(约64万元人民币)。如果是中国客人,涉及到其他相关服务,收费将高于15万美元。

如何“死而复生”冷冻之前先过“三关”

在“阿尔科”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了这一机构所坚信的“人体冷冻学”能起作用的三个依据:

1、如果人体基本结构能够完好保存,人可以被停止,也可以被重新“启动”;

2、玻璃化,而不是简单的冷冻,可以非常好地保存人体;

3、生理结构在分子程度上的修复技术是可以被预见的。

基于这三点,“阿尔科”认为,“虽然人体冷冻法听起来简直就像科幻小说,但在现实科学中却是存在依据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阿尔科”运行主管坦尼亚·琼斯介绍了“人体冷冻”的操作过程:“当一名‘阿尔科’会员去世时,一个冷冻运输小组已经在附近等着他。医院宣布这名会员死亡的第一时刻,运输小组马上开始行动,会立即把人体送到装备齐全的地方。在那里,病人生前的协议将正式生效———他将被实施‘冷冻’。”

“首要的一件事是用冰水使其表面降温。”坦尼亚·琼斯说:“第二件事是,我们将对他进行心肺支持,当然这并不是为了让他重新活过来,只是为让他的血液继续循环,同时也有氧气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注射一系列的药物,以降低因心脏停止造成的人体破坏。第三件事,病人会被带到附近的火葬场进行血液冲洗,在那里,血液将被器官保存液所替代。这样就可以保护器官24-48小时,使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对人体进行冷冻保护,所以这是非常关键的。”

“阿尔科”机构的成员相信,某一天,等科学技术成熟时,经过“冷冻”的他们能够再次“苏醒”。

质疑“死而复生”专家称这是探索性工作

“我认为复苏成功的可能性,是值得怀疑的,毕竟目前还没有任何例子或者证据表明这会成功。”虽然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江基尧教授在低温实验中,曾让一只被宣判“脑死亡”的猴子死而复生,但是对于“人体冷冻后死而复生”他还是抱怀疑态度。

“虽然‘人体冷冻’和我的研究在原理上有些一致,即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在脑还没发生不可逆转死亡前,将其冷冻、再‘复苏’。但我们实验成功的是一只被冰冻一小时的猴子。至于人被冷冻那么长时间,几个月甚至几年,细胞是否完好还是一个问题。”江基尧教授表示,这种“人体冷冻”只能看作是一种探索性的工作,“最后真正能否实现复苏,是值得怀疑的。”

同时,江基尧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尚无这种提供“人体冷冻”服务的机构,“毕竟它是否有效还未知,所以在未得到科学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广泛推广是不可能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