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养老院”遍地开花是躺平还是疗愈?
中国经济持续恶化,失业率高企,面临躺不平和卷不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青年养老院应运而生,在中国各地遍地开花。年轻人不去奋斗,为何要提前“养老”?养老院真的能让人过上躺平的生活吗?与此同时,今年中国将迎来创纪录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中国的青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对此,中国政府有何解决方案?本期节目将就以上两个关于青年人的扎心话题,展开讨论。参加对话的嘉宾是旅美经济学者秦伟平。
青年养老院遍地开花
近几个月来,青年养老院陆续在河南郑州、云南大理、西双版纳、重庆、安徽合肥、浙江宁波等地的郊区和农村出现。青年养老院并不是传统上的养老院,有医疗看护等基础设施,而是一个体验退休“慢节奏”的生活,让年轻人暂时逃离压力、放松充电、身心疗愈的场所。
根据在西双版纳的青年养老院的创办人卢柏克的介绍,他所开设的青年养老院,45岁以上的不收,从来没有上过班的不收。在这里,没有生活作息的规定,没有职场焦虑,没有家庭矛盾,可以随心所欲。
为何有开设青年养老院的想法?卢柏克说,他以前在部队,后来北漂10年,一直跟青年人打交道,思考青年人应该用什么方式过活。后来在新闻里面看到一些年轻人入住到养老院,就灵机一动,想着如果把养老院变成年轻人会是怎样的情况?
卢柏克在开始青年养老院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嘲讽和质疑。老年人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说青年人养什么老,不务正业。一些中年人觉得这会让年轻人变得不负责任,成为社会的蛀虫。
卢先生表示,养老院运营至今已经一年多,目前常住人数在10-15人,入住人群大多是90后,也有一些00后和80后,本来以为顾客主要是自由职业者,结果发现上班族更愿意来,他们大多想按下暂停键,好好深度休息。
据介绍,淡季入住一个月是1500元,并且提供“义工换宿”,做一些打扫卫生,换取住宿费减免。这个灵感来自他从前“穷游”中国各地的经验。
搜狐网刊登一篇文章指出,年轻人面对无休止的工作,内卷到 “45度”人生,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整个处于仰卧起坐状态,在压力和茫然下,养老成了集体诉求
去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青年发展调查》显示,有28.5%的年轻人过着“45度人生”,躺平的只占12.8%,58.7%的年轻人处于内卷中。
青年养老院成为热门新兴产业?
青年养老院成为新兴话题,一群二三十岁年轻人打造的养老院,吸引另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此喝咖啡、种地、晒太阳、进入所谓养老状态。很多咖啡厅、酒吧、民宿、农家乐也都打出“青年养老院”的牌子。
北京青年报指出,从概念上讲,青年养老院似乎传达了消极处世的情绪,但另一方面也回应了当地年轻人的诉求,也成为不少创业人的新选项。
一方面,青年养老院必须找准定位拓展核心功能。事实上,许多青年养老院有很多从事摄影、艺术、写作、导游等职业的顾客,他们工作之余入住青年养老院,目的是增加社交机会。因此,将青年养老院打造成技能交换的社交平台,为年轻人提供学习拓展、充实自我的契机和场所。
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开发特色功能,深度挖掘当地特有的民俗、历史、文化等元素,结合科学运用创意化手段,打造更加多元的休闲产品。比如,对接乡村振兴项目,在满足青年需求的同时,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青年养老院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以当下的发展情况来评价其未来潜力还为时尚早。但不可否认的,随着越来越多提早觉醒养老意识,甚至参与相关养老领域时候,养老产业也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最近几年养老话题备受关注。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为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以上为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随着问题加剧,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在加快推进。
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中国政府如临大敌
面对经济低迷,工作繁重,住房高价,结婚和生养子女的经济重担下,一部分年轻人不得不无奈地选择躺平。对此,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日前表示,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暑期已至,今年将迎来破纪录的1179万高校毕业生,比2023年增加21万人,比2022年增加103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执政当局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中国人力资源部在六月中旬启动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希望在当前失业高峰,集中为高校毕业生提高超千万就业岗位。另外,从6月底,中国教育部组织开展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督导,有主要官员带队赴安徽、辽宁、河北、江西、北京、天津等省市进行督导。教育部要求地方教育部门加力拓展就业岗位,持续举办招聘活动。
中国政府除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外,各级政府部门也强调“开发新的岗位”,显然是回应习近平的指令。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被要求发挥作用,吸纳暂时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年。
中国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去年上半年创新高,在6月达到21.3%,引起海内外舆论关注,中国国家统计局随即宣布暂停发布该数据。直到今年1月官方退出所谓的优化数据,即剔除寻找兼职的在学学生,仅以离校、进入社会,寻找全职工作的3400多万的青年为统计对象。北大经济系教授张丹丹去年7月曾表示,如果包括啃老的年轻人,青年失业率会升至46.5%。
那么,最能吸纳就业是那些部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民营企业较国有企业更能吸收就业人员。截至2022年底,中国政府国有单位就业人员5612万人,过去20年累计减少1000多万人,从2004年到2022年,国有单位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总量的比重从25%下降到了12%。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吸纳就业2.95亿人,累计增加2.4亿人,占城镇就业总量的比重从20%上升至60%。根据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委会的测算,每开设一家小微企业,将创造3.4个就业岗位,每新创一个就业岗位,国有企业需要投入300-500万元,非国有大型企业需要投入50万-70万元,而小微企业仅需要投入不到5万元。
当前中小企业用工需求不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增。根据中央社报道,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长彭澎表示,中国民企信心低迷,大企业裁员,小微企业前瞻顾后,加剧就业的内卷。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针对中国1400多家民企所作的调查显示,近一半企业坦诚,未来两年无意大举招聘,26%不打算扩编,6%考虑裁员。
2024应届高校毕业生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专家警告失业问题将继续恶化,爆发社会动乱恐怕只是时间的问题。
生活服务
-
Galant@ 07-12 14:39您已点过赞应称为“养青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