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中国民用卫星四次发射失败,科技大跃进模式奏效? /

中国民用卫星四次发射失败,科技大跃进模式奏效?

资料照:2021年3月12日,一名参观者在北京观看中国天问一号飞船火星探测器复制品的展览。

近期,中国商业航天公司发射屡遭失利,引起了外界对中国民营科技发展进程的关注。在中国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为何中国商业科技进展不顺?在美中战略竞争的格局中,中国能否在科技领域弯道超车?

据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7月11日,双曲线一号遥八民营商业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失利。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双曲线一号第4次发射失败。

研制双曲线一号的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随后发布声明表示,火箭一、二、三级飞行正常,四级工作异常,发射任务失利。具体原因将于详细调查和审议后第一时间公布。

近期,中国民用太空技术屡屡受挫,引外界关注。本台日前报道,中国私营航天公司天兵科技上月底在河南省巩义市进行一子级火箭测试时,因试验故障导致箭体坠落并爆炸。

早在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兴起了大量的诸如星河动力、蓝箭、星际荣耀及天兵科技等商业航天公司。在民用技术的加持下,中国科技是否有望实现独立自主,并在与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中国商业航天受挫 专家:短期内难以参与国际竞争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航空航天安全项目副主任克莱顿·斯沃普(Clayton Swope)在接受本台采访时分析说,中国公司的失败推迟了其他公司,诸如美国SpaceX可能面临来自中国同行的竞争时间表。国际客户可能会放弃与中国公司合作,直至他们有更长的成功发射记录。

“开发大型火箭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大约十年或更长时间。中国商业发射公司只有八年历史。试图建造和发射火箭的中国初创公司正在学习美国和欧洲同行已经知道的事情——太空探索很难。”他说: “拥有资金和投资是关键,但掌握技术以可靠地大规模进行太空探索是最困难的部分。”

斯沃普还表示,民用航天技术的反复失败并不会阻止中国对其进一步投资,但中国商业航天公司能否成功复制SpaceX的发展模式还有待观察。

2021年2月24日,参观者在北京观看火星探测器模型的展览。

他说:“这既是为了声望,也是为了国内和国际的(航天)发射业务机会。如果中国的航天公司能够从这些失败中学习和应用一些有用的东西,他们很可能能够恢复过来。”

美国拜登政府前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和民主问题高级顾问林赛·戈曼(Lindsay Gorman)同样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商业航天业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企业最近才开始采用私营部门的运作模式,而不是简单地将国家模式和政府实验室的资产转移到私营部门,资金和创新模式也不尽相同。

中国加大扶持商业航天项目 以支持北京科技竞争议程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7月14日报道指出,中国政府近日启动“北京火箭大街”项目,吸收航天企业、高校院所、合作单位等加入,计划将项目所在地北京亦庄规划空天街区,打造成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报道还指,2023年北京共发射14次商业火箭,其中13次来自亦庄。北京亦庄目前已聚集70余家以航天为主业的经营主体,落地的民营火箭整箭研制企业占全国的75%以上,覆盖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卫星应用、型号配套、地面设备、技术应用等领域。

科技发展不以当权者意志为转移

美国纽约美中科技交流协会会长谢家叶告诉本台,科技发展需要教育、科研环境等基础机制联动,这是中国商业科技公司无法复制SpaceX等顶尖科技公司的发展模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是觉得美国马斯克(的SpaceX)走出了一条民间航空事业的道路,非常成功。”他说:“而中国有一个错误的概念,它认为只要我调动全部力量、有钱砸下去,就可以把事情办出来,这是一厢情愿。”

此外,谢家叶认为,科技发展如果仅凭当权者的意志为转移、走“大跃进”发展道路,则注定面临失败。

“科技发展并不是以当权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当权者让它出来就会出来。”他说:“首先要有这样一个环境、氛围,是不是有自由的思维、自由探讨科技的能力,是不是有科技基础。”

中国的航天野心

戈曼认为,中国仍在提高军事航天能力,投资于太空情报、监视和侦察、卫星通讯和导航,量子通讯卫星,以支持其军事现代化活动。

“民用和军用航天部门之间显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中国军民融合的环境下。”她说:“但随着中国通过数字丝绸之路扩大互联网能力,其商业航天野心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戈曼进一步指出,如果中国商业航天能力遍布发展中国家,让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SSF)有能力夺取网络,并在中国境外——美国及盟国的利益地区开展信息拒止行动,才是真正的威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