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学会它,你的晚酌也可以成为一种流派! /

学会它,你的晚酌也可以成为一种流派!

竟然是TA造就了美幸的“晩酌の流仪”!

再瞎的观众也能看出来,日剧《晚酌的流派》就是一个系列广告里植入了点剧情。这敷衍的职场冲突、草率的人性挖掘,愣是播到了第三季;那日复一日的平价听装啤酒,超市半成品排列组合,居然在动辄顶尖食材朴素烹饪、廉价原料九蒸九晒的泱泱吃货大国也有7.7的高评分。

为什么《晚酌的流派》击中了都市人的欲求靶心?又是什么让美幸成就了独属于自己的生活小确幸?不是对SUNTORY微醺的追求;不是对“晚酌准备三原则”的坚持;不是对食材餐具精益求精的挑剔;不是对生活仪式感的营造,而是她充分理解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名词——边际效用,它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额外满足程度。定义有点绕,拆开来理解。边际,可以理解为“额外增加的量”,效用,指商品或服务带给人的满足感,边际效用就是“满足感的增量”。

在微观经济学中,围绕着“边际效用”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边际效用理论”,其中和我们生活关联最密切的,也是成就美幸晚酌的那个TA,就是“边际效应”: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该商品或服务带来的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

举例来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会让你获得10分的幸福感,第二杯的幸福感也许就降低到了5分,第三杯可能已经让你乏味无感了,可见东西并不是越多越好,满足度的增加并不是和数量成固定比例的,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所以“边际效应”也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从以上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得知:持续进行某一种行为,理论上来说边际效用是会越来越少,那么美幸又是如何能从每日的晚酌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呢?接下来,咱们就分析一下她是如何理解并灵活应用“边际效应”的。

两杯倒入冰杯中的啤酒,四个精心烹饪的下酒小菜,是美幸晚酌的标准。触觉、视觉、味觉、嗅觉都打上“优雅”的标签,这既是形式上的仪式感,也是心理上的舒适区,更是她对“边际效应”的精准掌控。

我们已经知道满足度的增量(边际效用)是逐步递减的,也就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而我们为之付出的代价(边际成本)却是随数量递增的,是一条上升的曲线,那么两条曲线之间必定有一个交点。在这个交点处,边际效用=边际成本,此时你获得的效用与付出的成本达到了最大的比值,也就是实现了“边际效用”最大化!

好吧,以上的解释需要一定的数学思维,太过抽象了,让我们用文艺一点的语言来形容——存在这样一个数量X,当你购买X个商品时,你可以收获到最大的幸福感!少于X数量,你得到的满足感不够;多于X数量,你花的钱就太多了,不值得。

对于美幸来说,晚餐两杯啤酒四个菜刚刚好,少了,喝得不够爽,多了,准备时间太长,制作成本太高。她通过“边际效应”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那个“交点”——微醺。所以“找交点”也就是一个寻找适合自己的“度”的过程。

第二杯半价的奶茶到底应不应该买?如果你是小鸟胃,刚能喝完一杯,那么第二杯对你来说就是无效用的,哪怕半价也是额外成本,不如放弃促销。如果两杯是你的起步量,那自然毫不犹豫以总价七五折的成本拿下。那么第三杯如何选择?第四杯呢?请重复以上的思考。这就是“边际效应”在帮助你找到最适合的那个“交点”,那个“度”!

除了晚酌和奶茶,利用“边际效应”思维其实还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很多生活中的误区。在工作中、情感中、社交中、学习中……很多“内耗”的根源都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边际效应”的那个“交点”,做了很多无用功,相比源源不断的付出,收获却少得让人心酸。现在,不妨用“边际效用最大化”为标准,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

工作的“效用”:工作每天都在,但“能干”、“蛮干”、“苦干”、“巧干”还是有区别的。在行动之前先审视一下工作目标和自身能力,制定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案,执行中既不要敷衍了事,让人忽视了你的才能,也不要目标太高,疲于奔命却事倍功半。

情感的“效用”:感情的投入需要掌握分寸感,交往请尽量保持克制,否则只会提高对方接受的阈值,无形中降低自己的地位,让一段平等开始的感情,以不平等的方式收场。

社交的“效用”:人际交往中,不要只知投入不懂索取,时间一长,别人非但不会感恩,反而觉得理所应当。“老好人”看似朋友最多,但只会是众多圈子的公约数,走不进任何圈子的核心。

别误会,“边际效应”并不是教人功利,而只是建议大家多运用理性思维,平衡付出与收获,让生活的“边际效用”最大化,远离无用功的损耗,人生的路程本就该轻装上阵,风驰电掣!

美辛为观众们提供了一个生活样板:用白天高效率的工作,健身与桑拿的消耗,采购食材与制作晚餐的心思,换来最幸福的晚酌时刻。她展现了付出与收获的完美平衡,传达了一种正视“得与失”理智心态。

在社会心理学层面,“边际效应”归属于“剥夺——满足命题”,它揭示了“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这个道理。从逻辑角度来说,失去与获得,这两种感受是相互关联的,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定义。美幸主动“剥夺”了自己白天里的碳水、摸鱼的惬意、点外卖的轻松,获取了晚酌的“满足”,这是一种基于边际效用最大化的“取舍方案”,如果没有“失”的剥夺感,那么“得”的满足感就无从谈起,正确评估得失是把控“幸福感”的关键技能。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她的晚酌只会饮两杯啤酒,因为“如果今天没有节制地喝下去的话 明天的晚酌就会泡汤 要好好考虑明天 再来享受今天的晚酌”!

“失”是必须付出的成本,“得”是收获的效用,只有两者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边际效用”最大化。这个平衡点,在感性的冲动下很难捕捉,但却可以在理性的推演下慢慢找到。

所以,用“边际效应”修正一下你的生活。

然后,请开始你的“晚酌”吧!

Bon appétit~🍻

编辑:Yuri

撰文:鱼龙曼衍

排版:饼饼

美编:月明、JiaNing

图片来源:豆瓣、网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