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第一先生:有的大嘴惹祸有的乘闲偷腥 /

第一先生:有的大嘴惹祸有的乘闲偷腥

“第一老公”的酸甜苦辣

老婆贵为国家元首,老公是啥感受?最新一期的《欧洲日报》盘点了现任和往届各国女性元首丈夫的酸甜苦辣事,将“第一老公”们的难言之隐悉数曝光,让外界觉得家有名妻果然非同一般。

德国现任第一老公:我不当老婆的花瓶

今年6月,八国峰会在德国举行,在众多出席峰会的政要当中,德国总理默克尔身边的另一半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德国《图片报》以醒目的头条标题报道《女总理的丈夫首次随行出访》,接着又以较小的下文戏谑说:“不过他不能和老婆平起平坐,只能乖乖地和奥地利总理夫人坐在第二排”。之后,当默克尔和奥地利总理共商欧盟大事时,德国第一老公绍尔则只能参加专为各国政要配偶安排的“第一夫人”节目。

德国普通百姓可能会说,当总理老公好处多多,别的不说,光获邀参加平常人不敢奢望的音乐会就很值得,可德国第一老公绍尔可不这么想,这位在学术领域颇有成就的德国男人似乎不习惯扮演成功女人背后的另一半角色。

绍尔对外一再强调:“我是正式的头衔是绍尔教授,不是女总理的老公”,他的低调、痛恨曝光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老百姓对于这位德国“第一老公”也十分好奇。总理宣誓就职时,默克尔的父母亲人都到场观礼祝贺,分享荣耀,但在这个伟大的日子独缺绍尔教授。他的缺席又引起报纸杂志议论纷纷,《南德日报》的评论是“或许在家里看电视更清楚”。

事实上,德国“第一老公”是一个标准的绅士,他平时就很注重仪容,穿着打扮永远得体。再有,这位鸿堡大学的化学教授在国际专业同行中间享有相当的知名度,严肃认真,沉默寡言,不善言词,属于典型的学者。因此,不少人好奇:他如何和默克尔相处的?

对于这个问题,默克尔一脸羞涩地介绍说,她说和阿兴(Achim,这是她对先生的昵称)是1984年在大学生餐厅认识,“是为了讨论功课”,默克尔补充说,当时她是物理系博士生,题目刚好是绍尔的专长,默克尔经常向他请教,于是结下良缘。不过,两人结婚却是24 年后。对默克尔与绍尔而言,都是第二次婚姻,默克尔倒是从未生下一儿半女,而绍尔和前妻有两个成年子女,所以两人在很长时间里,觉得有没有那张结婚证书并不重要。

然而,德国人对政坛人物的要求和美国不同,根据他们实事求是的精神,你可以结婚五次、六次,无限次数,但是不能容忍暧昧的地下情,或同居不婚,因为在德国人观念中这是不诚实的行为,所以默克尔和绍尔之前已经同居好几年没事,但默克尔当选基民党主席后,树大招风之下,赶快到市政府悄悄结婚注册,取得合法名份。

成为党主席老公的绍尔教授并未成为公众人物,他极力逃避镁光灯,这更为他增添神秘色彩,不知情的人甚至以为默克尔仍单身。实际上,除了绍尔因专注学术研究为人低调,还有很难克服的心理障碍,因为一般四五十岁以上的德国人仍存有保守的“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绍尔正是这类典型老式人物,现在他被挤成配角,缩小成“默克尔的先生:”因此,可以想象绍尔心里多么不是滋味,他抗拒这个多出来的角色与头衔,更不愿改变生活现况,所以特别厌恶媒体骚扰,对媒体的采访从来不给点好脸色,一律给他们吃闭门羹。难怪记者们嘲讽他的姓真是名符其实,因为绍尔(SAUER)的德文意思就是“生气”。

所幸德国法律并未明文规定总理的另一半有履行“第一夫人(或先生)”义务,例如主持慈善公益活动、开幕剪彩或接待国宾的夫人,绍尔有权继续以“幽灵”的身分存在,所以默克尔也别指望来自“贤内助”的支持,只好接受事实,形单影只出没于国内外各种场合。

智利第一先生靠边站:选女内阁成员扮老公角色

智利女总统巴切莱特有一桩烦心事,那就是需要“第一先生”的外交场合时,她身边缺位——现任老公跟她分道扬镳。

没有老公的日子倒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巴切莱特曾在官方网站上用这样一段话形容自己:我是一个智利女人,就像上百万的智利妇女一样;我是一个上班族,我要养活一个家庭,每天送孩子去上学……

巴切莱特曾两次结婚,但都以分手告终。她亲手带大了3个孩子。媒体报道称,即便在2005年总统选举白热化的紧张时期,她依旧每天按时回家,为孩子们洗衣做饭。直到现在,她仍然坚持为家人做早餐,并每天送小女儿索菲亚上学。巴切莱特家庭观念很重,她虽然两次离婚,但对儿女的关爱充分证明了她的家庭道德观,这一点使她赢得许多智利妇女的心。

然而,许多外交场合少了老公在身边确实很不方便。比如说不久前她曾接待南美某国元首夫妇。由于没有第一先生在侧,来访的元首夫妇只能始终在一起活动,结果在巴切莱特与该国元首会谈期间,那位第一夫人哈欠连天,惹得那对元首夫妇回去后据说“大吵一架”。这使得巴切莱特深深地意识到,没有老公的公务日子不行,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找“第一老公”。

上个月,巴切莱特终于找到“第一老公”了,她就是前总统的妇女事务部长亚卓安娜·戴尔皮亚诺。据透露,巴切莱特最初曾打算内举不避亲,考虑由她的母亲或自己三个孩子中任一人担任“第一老公”,但最后仍由“外人”走马上任。

对于女总统找一个女性来充当“第一老公”,资深的外交观察人士认为,这是因应正常的社交礼仪,国际上有这个规矩,作为首长、市长、州长、总统,很多社交场合需要夫妇一起出席。没有另一半的总统,完全有权利找“第一夫人”、“第一先生”一起出席社交场合,不管是男性或女性元首,可视个人需求聘任,国际上有这个规矩,这是正式的官方职务,还有相关津贴。这位资深外交人士甚至分析,如果女首长是同性恋,她甚至可找另外一位“女首长夫人”,男首长是同性恋,也有权利找个“男首长夫人”,完全取决首长自己个人的喜好与需要。

菲律宾第一先生:贪污腐败连累老婆政治声誉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老公一直备受争议,这主要跟他的贪污腐败有关。

早在2004年总统大选期间,阿罗约就表示:“我先生自愿出国,我今天在这里提起这件事,是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的政府实现我们的改革大业。”此后,阿罗约的老公果然跑到香港呆了一个多月,直到阿罗约胜定后才悄然返回马尼拉。

阿罗约的老公麦可出身名门,具有律师身分,可他却被指控利用总统的保护伞在幕后伸黑手,从事特权游说。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他被指和阿罗约那个当众议员的儿子及亲家一起收受非法赌博业者分红。

最新的传闻是,阿罗约的老公麦克可能与数名女子有“绯闻”,只是碍于情面和政治需要,阿罗约一直很隐忍。不过,菲律宾当地媒体也只是泛泛地提及,算是给阿罗约总统留了相当的面子,但政治观察家担心,这样的传闻加上以前的贪污名声,阿罗约的政治声誉已经是大受影响了。

英女王第一老公:向以毒舌闻名

上个月31日,英国出版了《令人提心吊胆的公爵:菲利浦亲王的毒舌与机智》一书,历数了这个大英女王老公的大嘴惹祸经历。

比如说近日他在谈到2012年伦敦奥运时说,他越少管越好。这位85岁的女王之夫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谈及奥运的开幕闭幕时说,应禁止这类“烦死人”的典礼。当问到伦敦奥运期间,他会否履行王室任务?他回说:“愈少愈好”。

其实,菲利浦执行王室任务60年来,言语惹祸可谓不胜枚举,通常都是政治极不正确之言,一家出版社搜集他在世界各地发表的毒舌语录结集上市,书中一百页细数菲利浦的口无遮拦历史:

如1986年,访问北京时,他对英国学生说:“你们如果在这儿书念得更久,要当心成了眯缝眼。”有一回,在威尔士首府加地夫,菲利浦对着一群英国聋哑协会的年轻学员发表演说,这些学员就站在钢鼓乐队旁,菲利浦说:“你们站那么近,难怪要聋了。”在匈牙利,他对一位英国人说:“你一定是刚来匈牙利不久,因为你还没有大肚子。”在苏格兰,他对一位驾驶教练说,“让这里的人不喝酒,可以有足够清醒时间通过驾照考试,你是怎么办到的?”

除了大嘴外,他还偷情。不过,伊丽莎白善于把个人好恶、秘密藏在心底。菲利浦亲王爆发外遇后,大家发现,英女王还真能忍。

撒切尔夫人老公:无名妻心结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第一老公”都是烦人角色。

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女儿卡洛·撒切尔,最近为父亲丹尼·撒切尔写了一本传记,以女儿的角度,描述“第一老公”的生活。

在撒切尔家庭,母亲的名气响亮多了,何以卡洛为父亲写自传?身为作家的卡洛表示:“我的父亲丹尼在英国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是唯一能说:‘我的太太曾是英国首相’的人。我为父亲写传,是因为撒切尔毕竟是父亲的姓,只不过母亲加以发扬光大,成为举世闻名的姓。”

卡洛在书中写着:“1979年我的母亲成为英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首相,从此‘女首相与夫婿’的名称突然变得响亮。”撒切尔执政11年间,丹尼·撒切尔从未接受记者采访,也不刻意利用本身头衔所带来的诸多好处。他仍和以往一样,不因为妻子成为唐宁街10号的主人而有所改变。

丹尼·撒切尔温文内敛的作风,获得英国民众的尊重。据说一名美国民众写信给丹尼·撒切尔,告诉他他的妻子马上要成为一所学校的校长,要如何做才能全心全意支持妻子的事业。丹尼·撒切尔幽默地表示:“最好不开口,就算被当傻子或哑巴,总比祸从口出的结果好!”

原籍纽西兰的丹尼·撒切尔,祖父是当地重要的政治人物,因此至今纽西兰北岛的某些城市,仍有“撒切尔”街,并非因撒切尔夫人而命名,而是因为丹尼的祖父。

对丹尼·撒切尔而言,11年“第一老公”的生活云淡风轻,没有所谓的名妻心结。他给妻子最大的发展空间,并且给予鼓励与支持,但绝不过问妻子的工作,绝对公私分明。

沉默少言的丹尼·撒切尔,是唯一能对首相太太直言不讳的人,其他人都怕直言而得罪首相。丹尼天生温和的个性,能缓和紧张的气氛,提升士气。撒切尔夫人班底曾私下表示,首相若出国访问,如果丹尼亦随行,气氛总是比较好。

卡洛在书中偶尔会透露父亲生活上的小习惯。她认为父亲在生活上是个不自私、不挑剔的人,唯一可能抱怨的是食物。丹尼·撒切尔在吃的品味上很简单,但要求一定要熟的才吃。有一次在正式的晚宴上,侍者上了一道雏鸡。未料丹尼不慌不忙告诉侍者:“可不可以请您把这个小东西先杀了,再烤熟,再拿给我?”

对卡洛而言,父亲丹尼具有哲学家的胸怀,不会陷于首相夫婿的阴影中。她也不讳言,父亲与母亲结婚后,他展现非凡的适应能力,才能在三十年后恰如其分,扮演好第一先生的角色。

丹尼·撒切尔这一生中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是否长期承受首相妻子的压力?丹尼一惯的回答是:“我们人就活这么一次,所以,要尽情享受人生。当你是局外人时,政治生活绝对很迷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