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海通证券核心人物姜诚君被带走 10天前还在讲廉洁 /

海通证券核心人物姜诚君被带走 10天前还在讲廉洁

7月18日姜诚君在海通证券“廉洁文化作品展”上致辞。图片来源:海通证券党建

作者 | 温世君

编辑 | 王伟凯

出品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

7 月 31 日,海通证券发布公告称,副总经理姜诚君“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与此前海通证券发布的高管辞职公告不同,这份公告言辞简单,没有以往惯常的对离任高管的大篇幅致敬内容。

10多天前的7月18日,姜诚君还在海通证券举办的“廉洁文化作品展”上致辞,称“廉洁从业是证券行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职业道德要求”。

8月1日,《经济观察报》报道称,姜诚君早在上周即被纪委监察部门带走。最迟在7月30日,海通证券公司发现已无法联系到姜诚君。除姜诚君外,海通证券公司还有个别部门负责人在配合调查。

2023年才晋升为副总经理

2023年,受境外实体海通国际(0665.HK,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在港股的退市等因素的影响,海通证券净利润浮亏3.11亿元。

这是这家沪上老牌券商进入本世纪以来,首次录得净利润亏损。如果计算归属母公司股东口径,海通证券2023年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虽然是个正值,但2.7亿元这个数字,依然是2007年IPO以来最低。

2021年,海通证券净利润还高达13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依然有124亿元。到了2023年,业绩已经不及当年的零头。

两年之间,百亿级的利润降幅,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就2023年财报数据看,中金公司加上申万宏源两家券商,扣非归母净利润之和,不过106亿元。

伴随着业绩风暴,2023年,海通证券原副总经理任澎、原总经理助理林涌、原首席风险官李建国、原副总经理兼合规总监李海超先后离任。与此同时,多位干部获得了提拔,基本都是“老海通”。

三位老将晋升为分管核心业务的副总经理,除原总经理助理、原董事会秘书姜诚君,还有原总经理助理潘光韬和现任财务总监张信军。三人在海通证券均有20年以上的工作时间,分别成长自投行、自营、财务条线。姜诚君在2000年8月,就已经担任海通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姜诚君的董事会秘书职位,由卸任的副总经理裴长江接任。4月12日的这场业绩说明会,正是由裴长江主持。裴长江1965年出生,2003年就已任华宝兴业基金首任总经理,是“初代”公募基金负责人。此次与姜诚君对调,是为“一正三副”让出了一席。

2024年1月,裴长江又卸任了海通资管(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截至目前,他仍是富国基金(海通证券为第一大股东)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

接任首席风险官的,是海通证券稽核部门负责人侍旭,他于1999年加入海通证券,从职员逐步成长为部门总经理。

新任合规总监赵慧文是监管出身,曾任证监会稽查局干部、副处长、处长,发行监管部处长,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处长。在加入海通证券前,任东兴证券副总经理、首席风险官、合规总监。

潘光韬、张信军、侍旭、赵慧文都是“70后”。即便大多已经年过五旬,但他们的走马上任,也被市场认为是海通证券干部年轻化的变革动作。

当然,这些专业干部2023年的薪酬都在百万级别:姜诚君197.74万元(另有递延薪酬140.27万元),潘光韬197.26万元(另有递延薪酬126.15万元)、张信军185.51万元(另有递延薪酬126.52 万元)、侍旭115.18万元(另有递延薪酬40.67万元)、赵慧文95.63万元。

赵慧文是其中唯一不足百万的,但其2023年7月末才正式出任合规总监,就已经比其前任李海超(同样证监会背景)2022年79.20万的年薪高出不少。

人事的巨变验证了一个常见的规律:在公司业绩出现波动的时候,往往是人事布局的节点——改变的阻力更小。这个时候,技术干部拿不出业绩的谈判筹码,“老人”容易萌生退意,管理层也可以将“改革”作为提拔新人的理由。

IPO业务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监管曾点名姜诚君

投行业务是海通证券的优势领域。特别是IPO业务,2023年成绩不错。就募资金额排名,当年海通证券A股IPO承销22家,累计规模466.15亿元。这是全市场排名第二的好成绩,虽不及中信证券的500.33亿元,但比排名第三的中信建投的394.02亿元也高出不少。

科创板IPO的优势更突出。2023年海通证券完成的22家A股IPO中,有10家是在科创板上市的,募资总额379.70亿元,全市场排名第一,比第二名的中金公司募资总金额多出164.61亿元。

但这样的业绩也是有代价的。其科创板业务优势的另一个侧面,是海通证券在的投行业务领域相对较高的风险偏好,敢为敢做。这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和更多的项目,但也多次触及了监管红线。

仅上交所,就在2023年6月、2024年1月两次针对海通证券发布监管函。2023年6月的监管函件明确提出,海通证券的惠强新材、明峰医疗、治臻股份三个项目,保荐核查工作履职尽责不到位。

2024年1月的监管函,更是直接点名海通证券投行核心人物姜诚君及海通证券内核、质控两位负责人。不仅给予上述三位人员监管警示,还明确要求“海通证券主要负责人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本所接受监管谈话”。

保代更是被频频点名。仅2024年1月,海通证券就先后有陈城、景炀、晏璎、谢丹四位保代被深、沪交易所通报批评。在监管“长牙带刺”的大环境下,投行业务增长更加不易。但更大的压力,来自IPO数量的压缩。

2023年“827新政”后,“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阶段性收紧IPO节奏”成为主流。2024年初,监管“特急”调研券商IPO承销保荐项目费用,投行降费的讨论更是甚嚣尘上。春节前,证监会“换帅”,2024年IPO市场整体趋紧。

此次,随着在投行核心人物姜诚君的离任,海通证券或将迎来一次涅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