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北美时报:北极离加拿大究竟有多远? /

北美时报:北极离加拿大究竟有多远?

在很多加拿大人的心目中,北极是加拿大的惯有势力范围。加拿大的国歌里面就有加拿大是一个北方国家的宣示。在这些年不断上涨的加拿大大国主义热潮中,强调北极的意义更能激发起加拿大人的爱国主义。但是,在诡秘的国际交往和国际生存环境中,北极在加拿大的意义竟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今年7月9日,在海军中将和少将的陪同下,加拿大总理哈帕在卑诗省维多利亚港的海军基地发表宣言声称将建造6至8艘战舰行使巡视北极海域的任务,这一计划来自哈帕的竞选承诺,但是哈帕做了调整,由原来的计划3艘破冰船改为多艘战舰。哈帕说:“在保卫加拿大包括北极地区的主权问题上,加拿大面临选择:要么利用,要么失去。”“没有错,本届政府打算把它用起来。”哈帕所说的和他在2006年1月26日说的话如出一辙,当时他也说:“主权是这样一个概念,就是要么你使用,要么你失去。”哈帕今次充满激情的高调很是满足了一些加人的爱国主义情绪,但是却被舆论贬为不过是另一场拉选票而已,而一些民众也认为是为了转移阿富汗战场的失利。不过笔者认为,加拿大的北方已经到了危机的时刻,所面临的挑战既巨大而且时间紧迫,哈帕的宣示有其独到之处。

哈帕 “舞剑”获得多番丰收

针对哈帕自诩为这是保护加拿大国家利益的强硬爱国主义路线,多伦多星报7月10日在头版发表专栏作家JAMES TRAVERS的分析文章,认为哈帕政府引入北极问题纯粹是为了政党政治的需要而已。文章称,比起哈帕所宣称的主权要求,他的政府关于增购6―8艘巡逻舰艇的宣言更关乎渥京游说集团利益的需要。TRAVERS的文章说哈帕的这个计划“最坏”的方面是该计划和保守党本身、船只建造业和防务游说集团的利益太过紧密,紧密的程度已超过了真正来赢得白色北极。“让人震惊的是宣布北极问题并非真正是关乎主权,这是关乎控制。”为什么这么说呢?蛭?绻?拙┱??嬲?匦募幽么蟮闹魅ǎ??缇陀Ω孟蠊?了档哪茄?amp;ldquo;要么利用,要么失去”的这一规则来吸引加国民众移入北方地区。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个出现在加拿大国歌歌词中的领土只是在节日时唱起来,却很少有加拿大人旅游或者居住在那里,也少有本国的科学家和现代的地藏资源开发者前来淘金。

另外,有关坊间传说的美加在北极领土问题争执也会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实际情况是美国仅是宣称北极的航行水域是国际公海,并未宣称那是美国一家所有,而加拿大坚持宣称那里属于加拿大。

尽管如此,哈帕的行动仍然不失为一个一石三鸟的好计划,一方面宣言首先针对与美国的领土之争,这样他打出来了加拿大民众希望看到的“美国牌”,哈帕通过这个方案会说,谁说我就是亲美主义者?二方面高唱爱国主义的调调,保卫加拿大北方领土,这是国歌里面所高唱的,也应是我们加拿大人所理应享有的。三方面满足了包围渥京的游说集团利益需求,解决了赞助、支持该党的一些利益集团的的烦恼事。其实还有一方面,就是试图转移选民的视线,把在阿富汗不断增加的加军大兵死亡的负面消息、让这个舆论和反对党天天吵得让哈帕政府焦头烂额的问题淡忘掉。只是,哈帕的这一如意算盘能否奏效,还有待民意机构的验证。不过,现在已经有民众认为哈帕此举仅是为了转换民众关于阿富汗战场惨败的注意力而已。更有民众挖苦地说:“如果碰到美国的核潜艇经过该海域会怎么样呢?因为美国并不承认我们在该海域的主权。”

说到好处,除了哈帕的那几个一石几鸟之外,这些舰艇确实好过华而不实的竞选中承诺的破冰船,因为这些常态的巡逻艇至少还可以用在加拿大其他两大海岸线,也能促进加拿大民众中隐现的国家主义逐渐抬头,而且,对造船业的好处自然也不在话下。

但是,在反对党眼里,哈帕和他的保守党关于“保卫北极”的终极含义恐怕还是拉拢选票,就像反对党经常说的,保守党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选票,这是他们的第一优先课题。

坚船外交是花架子

根据哈帕调整后的新计划,这新添的6至8艘巡逻舰将于2013年或者2014年正式下水,这些极地级别5的舰只可以续航4个月达6000海里。但是由于破冰能力有限,只能对1米深的冰有效,所以只能执行季节性的巡逻任务,而这个季节性的作业就将耗费加拿大31亿加币。

这些将由加拿大自己建造的战舰能起降新型CH-148飓风直升机,退休海军准将Eric Lerhe说这些舰只是够用的,还能监视潜艇、海面船只和飞机。这些武装舰艇的建造和投入使用将被视为加拿大向邻国发出的“保卫北极”的强烈讯号,就像准将Lerhe说的,“毕竟这些舰只的存在并不只是为了海上交通问题。”

这些舰艇能有多达的威力?能指望这些来代表坚船外交吗?

专家分析说,哈帕弃用竞选中承诺的破冰船,而改用轻型武装巡逻艇,首先就意味着每年加军将有数月无法在北极地区执行任务,而这对坚持要保卫北极的说法有点自相矛盾。试想如果一个军事力量要保卫一个地区,但是每年又有几个月只能是花架子,那谁又会在乎你呢?卑诗大学的教授、全球问题专家Michael Byers说哈帕在7月9日关于北极问题的演讲是一个“妥协”,这是因为“我们将要获得的舰艇并非是北极所真正需要的。”这些舰艇的购买、使用和维护将花费国家74亿加币,这样一来,加拿大也许就没有钱来替换掉国家海岸卫队那些个老化的破冰船了,而那些破冰船能真正担负北极的需要。显然,这些巡逻舰存在的主要作用看来只不过是把加拿大的旗帜挂在北极地区,而且还只能是在夏天出现。因为实际上谁也不可能指望这些舰艇来破坏加拿大与北约国家间的生死攸关的利害关系,哪届政府也不能。

而且,如果是针对有争议的国家,那么这不是单单宣布几艘舰艇就能了事的。特别是丹麦、挪威都紧靠这里,而且都有能力登上该岛,又都是北约盟国。而美国更是超级大国,如果加拿大想让军事力量介入,只怕事与愿违,也不可能达到目的。所以哈帕的宣示在某种程度上只能是一个吓阻,这个吓阻或许对国内民众有激励作用,但对国与国之间的事能有多大作为,还得拭目以待。这样一看,就可理解为何哈帕在为他的决定辩护的时候,避重就轻地只说他的新计划中的舰艇比竞选承诺中的破冰船更为通用,因为它们“有能力巡逻加拿大广阔的水域。”他还说会在那里的某个区域建造一个深水港,为军事及商业用途服务。

加拿大争夺北极需要花大力气

加拿大要赌北方一个未来吗?如果是,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未来?与加拿大人有何重大干系?哈帕在演讲时说“因为加拿大作为一个北方国家,加拿大的北极地区是我们国家特性的根本。”但是,加拿大的北极命运同北冰洋底一样深不可测,其志在必得有点玄乎。

这有四个原因,一是从历史上看加拿大的探险、研究落在人后;二是与丹麦、挪威这样的欧盟国家有北极领土争议;三是与俄罗斯这样的强悍国家有领海争议;四是与美国这样的北美国家、北约盟国对北极水域有不同意见。

先从历史上看加拿大在该水域得分最低。该个水域最早在1497年John Cabot试图探明,但是壮志未酬身先死。1848年到1849年间由于在此搜寻水上通路而失踪的英国探险家Sir John Franklin偶然发现这个捷径。但是第一次有船舶经过则到了1903-1906年,这一次是挪威人Roald Amundsen成功实现的。1905年美国的探险家Admiral Robert Peary也曾经到此。遗憾的是,加拿大第一民族在中世纪、以及1867年后的加拿大人在近现代代史上都没在这片海域有过惊天动地之举,插上加拿大国旗的事情是已经到了当代史,那是由少校Maj. Chris Bergeron在一个内岛海峡插上加拿大国旗的。

尽管加拿大建国后一致宣称对该海域拥有主权,加拿大的国歌也明确把加拿大自豪地称为北方国家,但是历届加拿大政府无论保守党还是自由党实际的政策则一贯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美国的潜艇和海军舰只在这个海域畅通无阻。

其次在与欧盟国家的领土争议上。据称,从欧洲到亚洲的海上运输路线选择经过北极海域,那么比起现在不得不通过巴拿马运河而言可以节省2480英里,而加拿大与丹麦有争执的汉斯岛(Hans Island)则由于是这个将成为新世纪航行水域的东边门户而成为热点,汉斯岛是一个只有美式足球场那么大的礁岛,1973年时,加拿大和丹麦曾经试图划定海峡界限,但是由于彼此不能同意包括这个汉斯岛在内的北极几个岛屿的主权,最后谈判无疾而终。

1984年,丹麦格林兰岛事务部长Tom Hoeyem曾乘坐特许直升机在该岛升起了丹麦国旗,并在国旗杆下埋下一瓶白兰地,说“欢迎来丹麦小岛”。丹麦人在17年间对汉斯岛访问了5次。在丹麦人宣示主权后整整21年,2005年的7月上旬,自由党政府不甘示弱,时任国防部长后任看守自由党主席的Bill Graham踏足该岛并宣布该岛属于加拿大。而在7月13日加拿大部队在此升起象征主权的加拿大国旗。马田总理也曾经访问北极地区并宣示主权。所以,哈帕政府说自由党并没有为北极领土做过什么贡献,显然是不正确的。丹麦为此向加拿大自由党政府递交了抗议信,但是加拿大没有理睬,在GOOGLE上刊登广告宣示主权,丹麦也刊登类似广告,彼此竞争。为此,有些激愤的加拿大人甚至说要对丹麦的糕饼进行抵制。相信今年的保守党政府的的舰艇计划将引起丹麦更大的反弹,特别是如果还未宣布的哈帕计划中的港口位置将靠近这个有争议的地区的话。

再次,与俄罗斯的争议方面,俄罗斯的步伐迈得比加拿大快多了,加拿大第一回合可谓失败。因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会议(UNCLOS,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一个国家可以确定距离其海岸线200海里的区域为其专属经济区,只要他们能证明这一大陆架确实是其海岸线的自然延伸,这一区域的主权之争将用10年的时间来获得批准。在新的有关大陆架内容的国际公约的准则下,激起了围绕北极地区的众多国家来抢夺被称作是地球的最后一大块土地。这一竞赛的激烈是因为他们都只有有限时间来提交新证据以明确北极海底主权。

今年6月,一队俄罗斯的远征探险地理学家经过6个星期的核潜艇海地探险测量,发布俄罗斯拥有120万平方公里的海底面积,认为有证据显示这是俄罗斯领地的大陆架自然延伸,而那个海底富含石油。这个最新的举动将构成加拿大宣示北极主权的潜在最大挑战。加拿大大陆架研究方面的领导者Dr. Jacob Verhoef说俄罗斯的研究并不出人意料之外,他的团队曾经与他们有过接触,并探讨过这一地区的海底山脉走向问题,但是“对达成一个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是俄罗斯人抢跑了,我们还不知道他们收集了哪些数据或者他们怎样推断出这个结论的。”BC大学教授Byers说俄罗斯的行动对加拿大来说是一个推动力,加拿大政府也应该努力开展针对北极大陆架的调查。但是Byers也说“这一标准太高,而且时间也已所剩无几。”

而反观加拿大方面,自从保守党上台后,才致力于推动地理描绘研究计划,根据加拿大政府的估计,北冰洋有17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属于加国,这相当于阿尔伯塔、萨省和明尼托巴省三省的地理面积之和。加拿大方面这一地理研究任务正是由Verhoef领导进行,他们和丹麦合作试图画出北极海底山脉走向的地图。加拿大的最后期限是2013年,正好是哈帕计划的战舰建成下水之时。不过在此之前,加拿大已经执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的做法了。俄罗斯在1997年承认联合国海洋法,并在2001年提交了他们的主权申请,不过联合国拒绝接受,认为俄罗斯的证据不足。现在俄罗斯的科学家的研究最终露出水面,还是支持了他们原来的方案。这一方案,沿着丹麦和加拿大直插北冰洋海底。

在与美国的争执方面,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并没有在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签字背书,因为美国人不会让自家的海军受控于联合国。客观上讲,北极地区是迟早会出现国家与国家间争执的。只要世界各国没有统一执行一个严格的全球气候变暖防御计划,那么北极的冰层迟早融化,北方的可工作日会逐渐增多,北极丰富的资源就有可能开采,北极新运输路线的问题就会正式端到台面上,这样,北方的领土迟早会更受关注。因此,哈帕政府在有一个事情上没有错,那就是在北极冰雪开始后退的今天,北极的战略意义和丰富资源必将引来国际间的争夺,而一个强硬的加拿大走在前面是势在必行的,这是符合加拿大的国家利益的,虽然能在多大程度上奏效尚不可知。哈帕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世界正在发生变化。在这个地区发现的资源配合全球气候改变引起的潜在影响已经使得这一地区引起更多兴趣和关注。”“毫不夸张地说我们需要宣布我们的主权要求,保卫我们的北极领土完整,这从来没有这么紧急。”

哈帕硬干主义会否虎头蛇尾

哈帕与北方的情结应该是由来已久,并非是当政之后才心血来潮。早在他竞选之时,就承诺应当重视北方,宣布北部是属于加拿大人所享有。刚一就任,他就飞到北方,宣称一个有争议的小岛属于加拿大版图范围。在2005年底的联邦大选中,哈帕曾经承诺未来要在北极地区增设三艘武装破冰船,他们能载500人的军事力量。

如果再回顾一下当时的大选激辩,2005年12月22日的CBC报道有真实的纪录,哈帕当时说,“马田在保卫主权问题上能言善辩,但是实际并没有和这些花言巧语相匹配。当关系到美国时,马田说他看到美国时会叫他们,但是当关系到美国穿过加拿大时,马田又实际上并没有看到任何东西。马田则说他将尽任何可能来将外国潜艇赶出加拿大。哈帕则认为:“你用不着用旗帜、便宜的选举语言、竞选广告运动来保卫国家主权,你需要在地面上有部队、海里有舰艇和恰当的监视。”

2006年1月26日,时为候任总理的哈帕就批评美国驻加拿大大使威尔金斯挑战加拿大关于北极领土主权的讲话,哈帕当时在渥京说:“美国捍卫他们的主权,加拿大捍卫加拿大的主权。我们从加拿大人民那里获得委任统治的权利,而不是来源于美国驻加拿大大使那里。”当时威尔金斯说他的政府反对哈帕关于派遣军事破冰船前往北极和宣称加拿大拥有该水域主权的计划。他说,“没有理由来创造一个并不存在的问题。我们并不认同加拿大的宣言,很多别的国家也不认同。”本周一,美国驻加拿大大使威尔金斯拒绝发表评论,仅由他的发言人说这是一个国际海域,是公海性质。

2006年8月12日,哈帕也曾经来到Nunavut区,重申加拿大对北极地区的主权,并发动了一个在该水域靠近加拿大东北部的巴芬岛Baffin Island长达12天的军事监视活动。他说,“把加拿大的存在显示在地面、空中和海域,并且加拿大政府发布这一事项。”当时的预测是北极该水域新通路最早可能在2015年会有商业运输的使用需求。尽管哈帕多次呼吁美国政府承认加拿大的这一主权要求,但是美国出于国家利益,每次都是断然否定。欧盟也不予承认。到时候,欧盟保护欧洲国家的利益,而美国则要作美洲老大,也不支持加拿大的要求,孤家寡人的加拿大如果硬干恐只会捉襟见肘。

虽然哈帕既说且做,但是客观的说,加拿大历届政府都没有放弃北极地区的主权要求,在这一点上,并非像哈帕说所说自由党的总理没有建树。上面说的刚刚结束的前政府马田时代就有和丹麦人针锋相对的访问、宣示和部队升旗行动,这些都是宣示主权的非常重要的一步。说到底,哈帕不过是延续前面几届政府的所作所为而已。

但是哈帕的特色在于他一贯的能排除众议,坚持己见,看准了就想方设法去硬干上马的精神。加拿大缺乏这样的精神,之前让人称道的执政长达16年的总理特鲁多有这样的精神。不幸的是,哈帕的计划却缺乏像前总理一样的丰富而果断的计划和安排,哈帕的计划经常匆匆出台且充满争议。最要命的是哈帕政府的政策没有连续性、全面性,经常东一篓子西一耙子。如果在这个北极主权争夺上也是这样的话,恐怕就像Byers对加通社记者说的,“现在这个北极的概念已经吸引了从商业经营到国家间的巨大注意力,但我非常担心最终无论何时何地加拿大都没有这个能力在北极地区运转起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