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罕见老照片:1910年的俄罗斯,美得像油画 /

罕见老照片:1910年的俄罗斯,美得像油画

191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当时的俄罗斯,沙皇王朝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不过社会上的浪潮已经悄然形成。从1910年开始,俄罗斯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折点。

当时,有一名摄影师拍下了俄罗斯不同地区的风貌。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到处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犹如色彩斑斓的古典油画。

在一条大河边上,坐落着修道院。俄罗斯的圆顶建筑,外观极富装饰性。由一个或多个圆顶和若干尖顶组成,高低错落很有层次感。河面上有人在划船,一些当地人在河边休闲。

这是位于郊区的村落,建筑大多是斜顶木屋。房前都有院子,种植有蔬菜等植物。一名年轻漂亮的当地女子,手里端着一盘花生米。

乌发位于别拉亚河畔,风光秀丽。建筑依山势修建,高低错落。有尖顶的教堂,红顶的别墅,还有传统的木屋。都掩映在绿树丛中,远远望去五彩斑斓。

1910年,位于俄罗斯西部第聂伯河畔的斯摩棱斯克,有一处古老的中世纪堡垒和城墙建筑。用石头垒砌的堡垒,建在高地之上。看上去很有年代感。

美丽的苏纳河畔风光,河水清澈,岸边森林植被茂盛。有一座小木屋,屋顶上建有一座圆形的亭子。

1910年,几名割草工人,劳动之余坐在河边吃午餐。他们身上穿着俄罗斯传统服装,使用的是木制的钉耙。远处的河面上,有采砂船在作业。

罗斯托夫,位于莫斯科东北方向。站在高处远眺城区,彩色的斜顶民居建筑,五彩斑斓。远处,能看到教堂的钟楼和塔楼。

1910年,俄罗斯一艘小型轮船上,一群水兵正在合影。仔细看,在他们旁边,还站着一名厨师。

这是位于科斯特罗马的圣三一大教堂,看上去规模不小,有浓郁的俄罗斯建筑风格。教堂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俄罗斯教堂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文化符号。

在郊外一处空地上,一名女子脸上裹着围巾。她正和自己的三个孩子坐在地上。他们看着摄影师的镜头,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1910年,俄罗斯著名河流——伏尔加河。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知道这条河的人,想必都是来自那幅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吧。

这是位于沙特卡的一家工厂。高大的厂房、机器管道和烟囱,都说明了这里强大的生产能力。

这张照片里,一条大河两岸,分布着很多白色的建筑,尖顶教堂十分醒目。一座小木桥横跨在河面上,几个木排正从顺流而下。

位于河道上的一座小型水库。高大的水坝拦住了河水,在水坝的顶部,有工作人员在忙碌着。

这张照片,拍摄于锡尔河上游地区。在当地一个教堂附近,几名当地人坐在墙根晒太阳。

这是一座废弃的厂房,1905年开始就停止了生产。从此之后,厂房坍塌,机器设备随意丢弃在院内,一片衰落景象。

舒亚河,属于伏尔加河的支流。河道宽阔,水量丰沛。河两岸是茂密的森林,村民们的房舍健在河边。

1910年,摄影师一行人,乘坐四轮马车出行。在一个山坡下,摄影师拍下了这张照片。

这是秋明州的图拉河。摄影师站在修道院的高楼上,隔河看到东岸的秋明州风景。高大壮观的圣格鲁吉大教堂清晰可见。河面上有一座木制的浮桥,直通对岸。

1910年,一座码头正在施工中。一群身穿制服的铁路工人和士兵坐在木制栈桥上。要不了多久,这个码头就将建成并停泊大型船只。

这是位于郊外的一座大型体育馆。白色的建筑周围,有大面积的绿色草坪和茂盛的树木,环境优美。

这是一艘行驶在图们江上的小型轮船,正准备离开码头前往下游。船上站着不少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1910年,在当地一座小镇上,消防队员们在广场上进行演练。他们身穿整齐的制服,场地边上有竖起的云梯、消防水车等,看上去很专业。

这是一处修桥工地,河面上,已经铺设了木制的桥身框架。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一艘大船运来了建筑材料。从远处停着的火车看,这应该是一座铁路桥。

1910年,几名达吉斯坦人坐在自家额屋顶上。如今的达吉斯坦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的东部。这里是可萨人汗国的发源地。

这是位于俄罗斯的一家工厂,几台轧花机正在运转。轧花机是棉花加工机械的其中一种。从子棉中分离出皮棉的机械。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机械化生产,还是比较先进的。

1910年,位于波洛茨克的尼古拉斯大教堂。波洛茨克,是白俄罗斯北部的一座城市。这里风光秀丽,有建于十一世纪的教堂等古迹。

在一处森林边缘,住着一名独身男子。此时,他正坐在自己的窝棚前,看上去是一个农民。他的房子很简陋,用木头搭建而成。

这片风光秀丽的湖叫谢利格尔湖,它是俄罗斯的著名的湖泊,位于特维尔州和诺夫戈罗德州的瓦尔代高地西北部,面积为212平方公里。

写在最后:看到这些拍摄于1910年的俄罗斯老照片,用风景如画来形容也不为过。独特的建筑和人文风貌,令人眼前一亮。10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俄罗斯风光,和过去相比,肯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