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从无人在意到男女老少都在学,这进步是今年头一号大好事 /

从无人在意到男女老少都在学,这进步是今年头一号大好事

最近有一位在武汉送外卖的小哥火了,他每天背着一个“能救命”的贵重背包跑上跑下、在人流里穿梭。

包里面装的不是他自己的用药,也不是奢侈家当,而是一台自费购入的AED——这个大家越来越熟悉、拯救过许多人生命的急救用品。

外卖车上还常年配备着救生圈、破窗锤、抛投绳等急救设备,网友称他为“跑赢死神的AED骑士”。

@长江日报

作为外卖员群体的一员,他说自己熟悉路况,经常遇到突发状况,能在黄金四分钟内较快地做出反应,有人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上个月还有一位随身携带AED十年的健康行业从业者,救下了一名突发心梗的路人。

评论区很多人都不再询问“AED是什么”,而是列队称颂“天使背着的不是翅膀,而是AED”。

这个设备,终于不再那幺小众。

一个清晰可感又可喜的趋势是,受到触动、逐渐意识到重要性的大家,对急救的参与感有了一些新变化:

从“只能站一边干着急、生怕添倒忙”的状态,演变为大众参与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性集体行为。

施救者、科普者、记录者、正在学习者......当有人倒下,这些不同定位和能力区间的人们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希望自己下次能做得更好,又希望“派上用场”的机会越少越好。

01

救人一命的热心市民

不再只有白衣天使

每当有突发事情发生后,经常能听到“急救课程要普及,小学开始学起”“社区要定期开展培训”这样的呼吁。

其实改变正在发生。

一些家庭会报名亲子急救体验课,根据老年人、青壮年和小孩的常见突发状况进行针对性学习。

很多人在评论区晒出自己附近的AED地图,主动学习使用规范,跨过不会用、不敢用的障碍。

好心人奋力救下晕厥倒地陌生人的新闻里,以前的施救主角经常是医生、护士、医学生,现在经常能看到普通人甚至小孩子的身影。

体育馆里有人晕倒,身边球友快速取来AED,配合心肺复苏挽救回了一条命;

学生出操时心脏骤停,老师们急忙跑过来,轮流做胸外按压,直到学生恢复意识和自主心跳呼吸......

@美丽浙江

不少私家车里面一直备着一台AED,给心脏骤停的人增加挽救成功的概率。

车主们都是自己掏钱置办,车窗上贴着“紧急情况请直接敲破车窗”。

@美丽浙江

就像那位走红的外卖小哥讲的,不少人看到背包、装备之后会好奇、询问,他向人解释的过程也是在进行科普,急救知识得到了点对点的传播。

以自己为圆心向外发散,这样的点多了,就连成了线、组成了面。

急救不能单纯依赖医护力量,它需要调动起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作用,避免医疗资源不能及时到位的遗憾和无人顶上去的悲剧。

学习急救知识不是抢在前面救援而是评估情况和自身能力之后冷静应对和处理。

‍‍

@第一现场

现在很多学校、家庭都极为重视小孩的急救锻炼,用小剧场角色扮演、急救社团、快板口诀等形式教他们一些必备技能,以防遇到事情慌了手脚或是盲目施救。

处于全民参与、潜移默化的氛围里,小孩子们也成了救人的小英雄。

前段时间浙江绍兴一个小学生不小心冰块卡喉,五年级小姑娘及时用海姆立克急救法,6秒让男孩吐出冰块。

还有姐姐用海姆立克急救弟弟成功;篮球场上同伴突然倒地不起,中学生抓住黄金四分钟进行心肺复苏......

发布到网络上的现场救助视频只是一小部分,把急救这件事郑重对待、渗透进日常的人越来越多,成为整体性急救大环境的底座。

黄金四分钟、心肺复苏术、AED等专业术语从医学院课本里走出来,成为各个年龄段都在关心并主动学习的内容。

比起祈祷“旁边有医生就好了”,尽可能多的人“接触”急救,是更有把握的事情。

《林深见鹿》剧照 抢救心脏骤停员工

02

急救意识的养成

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

急救成功相关帖子的留言区,有特别多表示感谢和钦佩的声音。

还顺带着科普,比如海姆立克急救之后最好检查一下有没有内脏损伤、小孩子心肺复苏的标准跟成年人略有不同。

大家不是抱着看热闹的视角,而是认认真真当做一件关乎所有人的事情来对待。

这种急救意识和氛围的培养,是个既快速又缓慢、靠自己也靠环境的过程。

@央视社教

有时候发生得很快,只需要一个个人经历的契机。

武汉那位外卖员曾是被急救的光照亮的人,他21年在河南亲身见证了水灾救援队伍快速、精准的医疗救援,之后便自发地成为“急救侠”。

有网友说自己目睹过热心路人的“生命接力”,陌生人迅速分工、埋头救人,轮流做了将近30分钟心肺复苏。

她受到感染开始看很多急救方面的科普视频,还去专业机构学习,考出了红十字救护证。

而在更多时候,急救现状改变的发生需要漫长而坚定的投入和努力,离不开由上而下的指引。

很多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都配备了AED,却也发生过“跟死神赛跑”的时刻不会取用的事情。

现在一些城市地铁车站、博物馆、体育馆等地方的工作人员上岗前会进行急救训练;急救氛围比较好的学校、社区,会请专业队伍来教授急救课。

一方面比个人学习效率更高,知识更全面、更具备实操性;

另一方面可以在拥有大量经验的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有假人模特、AED设备等模拟情景要素,确认自己的动作是否到位、理解有没有偏差。

一直以来关于急救学习,摆在很多人面前的一个问题是:

学习之后缺少场景演练的机会,担心遇到能施以援手的情况时却缺少自信、果断。

尤其是综合应急能力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小孩子,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需要历练,在实践中找出漏洞,加深印象、增强体验感。

一个十分适合孩子们的学习形式是以赛代练,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参与感和驱动力。

前几天内蒙有一场“红气球挑战赛”,特意开设了亲子组,有不少小朋友们参加。

比赛全程3公里,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心肺复苏+AED操作、气道异物梗阻、应急救护知识问答、外伤包扎4项应急救护任务。

10、15后孩子们在争分夺秒的紧张氛围里,体会急救的时间紧迫和对快速反应、上手的要求。

严谨的事情也可以不死板教条、不流于形式,转而像披挂上阵一样闯过一道道的生命难关,小朋友们全程沉浸、汲取着知识。

@人民日报评论

急救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意识和品质。对年纪稍小的孩子来说,可能并不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学的东西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但心肺复苏应该怎么发力、担架搬运时四个人如何配合、包扎时绷带的系法,每个亲身参与的孩子都有自己最真切的感悟,那是课本和宣传片所无法教会的东西。

这场挑战赛是国内首个以应急救护为主题的团队式徒步运动工艺赛事,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伊利的支持下展开。

在运动中学习,基本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被加深、强化,急救成为生命体验和珍贵回忆的一部分,在孩子们眼中不再是离自己异常遥远、手足无措的事情。

这颗种子种下,至善之事就有了一个锚点,先跑起来、功用总会在日后浮现。

03

做自己的冠军

梦想需要被托举

完赛后的孩子们戴上了属于自己的金牌,它的美好寓意是“做自己的冠军”。

不只在急救场上、运动场上,更在每个人的“人生实况”里。

这群参赛小朋友中,有一组特别的参与者——

他们来自内蒙古、贵州、云南等偏远地区学校,在“伊利营养2030”体育主题梦想研学营的最后一站来到这里。

这35名孩子从“梦想村奥会”中选拔出来,靠着自己的体育天赋和努力被看到。

参观国家奥体中心等比赛场馆、在专业篮球教练的指导下集训,感受体育氛围下梦想的涌动和召唤。

之后去内蒙古参加公益比赛,是应急救护知识的接收者和未来的传播者。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孩子们是互救也是自救。

运动中突发意外如何应对,越发成为一个被重视的问题。

对于这批和体育相伴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刻苦训练、兑现天赋不必强调,他们心中有熊熊燃烧的梦想之火带着他们往前走。

但在此之外,还有着隐秘却极有必要让外界介入并引导的一点——

学习如何急救、提升急救意识,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身体状况。

体育梦想的守护需要及早布局,早进行、早受益。

基层体育建设一直是伊利长期注视的方向,守护的不只是运动成绩,布局的也不只是运动底子。

体育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被真切关注到,并得到实打实的帮助。

设备落后、缺乏资源的学校有了专业运动装备捐赠,专业足球场这种稀缺资源也在贵州山区小镇落地建成。

补充营养的饮品、知识书籍、运动与儿童健康科普,都是伊利投入资源去扶持的事情。

孩子们需要物质上的补给,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关注。

UCCA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有过一次关于孩子们的公益行动艺术体验展,展览展出了“伊利营养2030”公益行动启动6年来的360多幅图片和影像资料。

用公益跨界艺术的方式,让更多人走进孩子的世界。

目光连接到的远处,抵达了云南格咱乡海拔3123米的高原足球场、村超发源地贵州榕江县......

“伊利营养2030”已覆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投入超1亿元,近80万儿童从中受益。

“梦想村运会”上的参赛队员们,完成一棒棒交接,在阳光下奔跑,做自己的冠军。

像是在回答“体育之所以有魅力”这个问题,伊利希望的,是孩子们能够享受体育活动,喜欢的、擅长的,合二为一

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在正反馈中追求长线的发展,赋能孩子们的整个人生。

伊利希望公益力量是一种长期助力,“为梦想创造可能”

关注欠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营养健康,为孩子们坚持梦想持续注入动力、为实现梦想带来更多支撑。

怀着体育梦的孩子被托举起来,在可持续的成长模式中被全心全意守护着。

从一块训练场、一场急救赛出发,在运动中体验着拥有无限可能的人生。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2024 Vista看天下

V

“City ride”流 行,北上 广 开 始堵 自 行车

“高端 姐”走红,三句 话 让男 人 花百万

国 产 新 能 源 “转 折 点” 到 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