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猴哥救市,给华语影视带来5个启示 /

猴哥救市,给华语影视带来5个启示

发售半月,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热度远未退烧。

初见惊艳新鲜的“战斗爽”过后,目前玩家和观众们又将目光投向这部作品的细节设计。先是一段黄风岭灵吉菩萨的陕西方言说书片段已通过短视频平台走红,随后以四妹、哪吒、亢金星君为主的诸多游戏角色开始在全网高强度吸粉。

《黑神话悟空》高人气角色“四妹”

此外,这部作品独具特色的碎片化叙事方式也在舆论场形成激烈讨论,眼看“互联网猴学”已初具规模。跳出游戏领域,《黑神话悟空》还带起线下文旅、艺术收藏、书籍出版等产业的连锁反应,影响力蔓延至海外各主流平台。热热闹闹的氛围下,《黑神话悟空》的销量一路平推至1800万套,豪取steam平台全球四连冠。???????????????????

截至9月8日,《黑神话悟空》全球销量已超过1800万套

同为文化娱乐相关领域,刚刚送别暑期档的影视行业却处于一个稍显漫长的小冰河周期。几个月以来,影视圈很少听到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每逢登榜往往爆出的是此类消息:业内寄予厚望的某大制作电影遭遇失利;上映期间,某电影一次次下调票房预期。

是前沿技术停滞,或是营销陷入瓶颈,还是观众心态变化,创作团队对票房爆冷的现状总有归因。而在《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之后,《娱鉴》针对这部作品与影视行业的头部人士深度交流。他们也默默踏上自己“直面天命”的取经路。在这场宝贵的文化狂欢中,我们尝试在其中寻找一些对中国影视可被借鉴的思考与启示。

启示1:改编经典名著,核心是提炼精神内核

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尤其是改编《西游记》这类家喻户晓的驰名典故,在当今究竟还算不算一门好生意?这是影视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起一轮争论的话题。国民级IP的优势突出:数亿乃至十数亿的观众基础盘雷打不动摆在那里。但是经典作品也意味着珠玉在前,意味着观众更难被打动,用更严苛挑剔的态度审视作品。

86版央视版《西游记》经典师徒四人与白龙马

所以,改编经典故事的作品,在影视领域会有两种极端结果。????????????????????

其一类似于《黑神话悟空》呈现的状态。票房大爆好评如潮,荣登年度爆款宝座。

早些年有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去年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都是如此。??????????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剧照

其二则是走向完全相反的路径。不仅无法获得认可,还会沦为社交媒体笑柄。

远的不说,几乎与《黑神话悟空》同档期上映、同样取材于四大名著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外界一度传言投资超过两亿,仅获540多万票房便匆匆退场,短暂的上映周期风波接二连三,崩坏的口碑甚至直接殃及导演和演员。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网友:一黛不如一黛

原著书迷在批评“魔改”现象时,经常强调:最好的改编就是原封不动的还原。然而从过往的创作经验来看,这其实并不简单。文字为读者留出了充足的想象空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预设的角色形象,创作团队竭力遵循原汁原味的处理方式,也势必无法回应所有人的期待。

对于经典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我们在与某电影公司高管沟通中,总结出一条诀窍:忠于原著的精神内核,比忠于原文更重要。

《黑神话悟空》中的迷你款猪八戒广受好评

在对《西游记》的改编方面,《黑神话悟空》有不少过人之处。就以游戏中的二师兄猪八戒为例:他的身材全面迷你化,与原著身宽体胖的印象形成巨大反差。平时他跟在主角的身边絮絮叨叨非常可爱,却通过剧情叙事的铺开,让人们逐渐感受到这位“西游第一深情”的魅力所在。他与蜘蛛精有一场穿越三界的殊途虐恋,就连很多没看过《西游记》的海外主播都能与之共情。而面对花果山水帘洞物是人非的场景,他坐上大师兄的宝座,念出当年的对白,只需几句话便刺中观众泪点。

《黑神话悟空》的齐天大圣形象

当然,《黑神话悟空》的改编方式依然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人们还是对游戏中的孙悟空颇有微词:取经前后,他对老兄弟牛魔王一家多有亏欠,而白骨精则是沿用《大话西游》、《斗战神》等作品中“昔日爱人”的争议设定。

即便如此,大部分玩家只要一上手操作还是认可这个人“就是猴哥”。他的战斗观感符合七十二般变化的千变万化,古灵精怪外表下,那份向往自由、怜悯苍生的细腻,那份独属于“齐天大圣”的反叛精神也被充分保留。

所以,忠于原著并非完全死守一撇一捺,将作品吃透、提炼精神内核,选对呈现方式,把这份精气神妥善摆放在合适的位置,才是对各方而言的最佳答案。

启示2:内容创作不必被话题标签裹挟

早在2018年,《黑神话悟空》仅凭借一条实机演示视频便斩获5000万点击量,随后每年通过1-2条播片便牢牢把牵动玩家的兴趣。项目一经面世,众多媒体纷纷将《黑神话悟空》冠以“首个国产3A大作”的标签。这个概念对平常不接触单机游戏的观众来说有些陌生,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5A级风景区”,听起来很像是某种高大全的行业标准。

《黑神话悟空》的“3A”标签如影随形

所谓3A大作,即大量的金钱(A lot of money),大量的资源(A lot of resources),大量的时间(A lot of time),概念由1997年的游戏《最终幻想7》作为营销噱头首次提出。在游戏行业,原本不存在所谓的3A级标准。比较反常识的是,《黑神话悟空》制作公司游戏科学的核心团队其实很不愿意主动提及“3A”这一标签,甚至更希望将这个标签甩掉。面对镜头时,他们更愿意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游戏的关键,还是在于好玩。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谈什么是“3A”

回到影视领域再聊,整体环境难有爆款,暑期档票房低迷,这早已不仅仅是国内影视行业的特有状态。象征世界顶尖影视工业水准的“好莱坞出品”也已陷入创意枯竭,2024年,北美暑期档票房收入估计达到36.7亿美元,比 2023年同期下降了14%以上。以创新和突破为初衷,国内外影视剧作品不约而同的选择另辟蹊径,比如从营销手段方面入手,设置一些向场外热点靠拢的标签来吸引观众;或者干脆追逐社会话题的风口,用创作“标签化影视剧”吸引特定群体。大量案例结果证明,内容之外的标签无法担起雪中送炭的责任,从而真正推动电影、电视剧成为全民热点。口碑与票房俱佳的优秀电影、电视剧,即便拿掉附加项,仅从内容维度而言仍然是“好看”的。前文中曾提及的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上映前同样背负各式各样的标签,譬如“中国版《魔戒三部曲》”、“当今中国电影工业水准集大成之作”等,上映过后,最终留住观众的还是观看体验,是男俊女美的人物造型,是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是宏大惊艳的大场面演出。

《封神》电影殷寿烈火战马名场面

将影视标签化,是媒体与观众的客观行为,人们乐于为流行事物贴上标签,是为了便于群体讨论,易于制造情感共鸣。而将标签影视化,则是主观判断出现了偏差。创作的初衷看似是走捷径,实际上是走了岔路。电影、电视剧的关键,还是在于好看。

启示3:影视作品要想办法抓住年轻用户

在与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士沟通中我们感受到,《黑神话悟空》出现后,大家除了同为文化相关行业和民族情绪的兴奋感之外,也隐隐透露着一些焦虑。抛开一切内容形态和客观条件,单论消费吸引力,《黑神话悟空》以298元的售出超过1800万套,假如平行换算成票房则是高达数十亿,尤其在海外可达数千万美金的收入,可能是过往任何电影、电视剧作品都无法比拟的存在。这不禁令人联想到,电影、电视剧出现后,广播节目和有声电台集体走向没落,一种流行文化形式的兴衰可能不在自身,而在于外部新形式的崛起对其降维打击。正如《黑神话悟空》中有一句贯穿始终的名台词:既见未来,为何不拜。

《黑神话悟空》黄眉大王经典台词

事实上,《黑神话悟空》之于影视行业,既是未来,也是过去。玩家们常常传诵的一段话:我曾在北欧扮演战神,在海拉鲁平原成为勇士,在日本战国扮演忍者,以刺客之名游走在巴黎圣母院的屋瓦上,但是我还是想做自己心目中的那个齐天大圣。这款游戏的诞生,承载着国内千万级单机游戏用户的夙愿,是“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代表着单机游戏市场从零到一的巨大突破。在打开局面之后,单机游戏领域仍然面临很漫长的前进之路。在过去,国内影视行业已经历过自己的“悟空时刻”,如今的影视行业正面临“再入轮回”的新局面。这其中有长视频越来越难以抓住用户的原因:人们在习惯于短视频内容之后,无法再对长视频内容提起劲头。而更加严峻的情况是,一批零零后、零五后年轻观众正从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并且成为未来的主流观影群体。他们不仅阅览过无数国内优秀影视作品,甚至已经对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下的作品审美疲劳,还长期接触顶级游戏作品和一切互联网新式内容,对奇幻、科幻、玄幻的套路烂熟于心。

这一届年轻用户有极高的审美天花板

目前掌握影视行业核心话语权的群体来说,再依照旧的理念完成创作,可能已经不再能够打动观众了。所谓“一个行业最怕的就是年轻人不跟你玩了”,当新型的文化形态出现,年轻人可能会第一时间抛弃传统的电影、电视剧,转而投向更有吸引力的游戏作品。

如何保持不与年轻人脱节,这就是目前最直接摆在眼前的核心命题。如何让长视频再次抓住各个年龄层、各个维度的观众群体,在未来不至于成为一种小众娱乐方式,影视行业需要更加读懂受众的趣味,扎根创作的本质进行创新与实验。

启示4:影游联动,影视与游戏行业可以互补

不过,如果不以对抗和竞争的思路看待《黑神话悟空》这类游戏作品,影视行业或许可以与游戏行业互为补充。我们在《黑神话悟空》的流程过程中,其实可以看到很多两大领域的交集之处。几位角色采用了面部捕捉和动作捕捉技术,演员本身则来自于影视行业的熟悉面孔,譬如“亢金星君”的扮演者,则是曾出演过《雪中悍刀行》、《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的演员张艺上。

影视演员张艺上在《黑神话悟空》面部捕捉片场

此外,《黑神话悟空》的众多打斗分镜设计和剧情编剧策划,也与影视行业的创作路数非常接近。除了像《黑神话悟空》这类ARPG题材的动作之外,海外的单机游戏市场还有一类“互动式电影游戏”深受玩家喜爱。由索尼互动娱乐在2020年发行的大作《底特律:变人》几乎就是一部由玩家沉浸其中的电影,该项目也在制作阶段便云集了众多索尼旗下电影项目的决策人士和顶尖人才。不难发现,游戏作品与影视行业之间还有更多潜在门类的内容可供开发。放在广阔、成熟的文娱体系下,一部影视作品或游戏作品立项之初,或许就已经具备双向改编的功能属性。如全球流行IP漫威电影宇宙,游戏改编影视作品几乎成为标准配套流程,在电影票房大卖的同时,《漫威银河护卫队》、《漫威蜘蛛侠》等游戏作品也在对应领域连续斩获。而包括《古墓丽影》、《刺客信条》在内的成熟游戏IP也有过影视化的成功先例。

《底特律:化身为人》被称为“电影式游戏”

近日,也有媒体报道称影视导演陆川正在与《黑神话悟空》团队洽接,筹备将该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今年暑期档,我们也看到了《从21世纪安全撤离》这类以游戏为核心高概念去吸引观众的强烈风格化影片。目前,大型单机游戏市场毕竟处于新生阶段,众多模式与生态仍然处在后知后觉和亟待开发的状态。

启示5:影视出海仍在等待超级平台

《黑神话悟空》发售初期,steam平台的首轮销售结果公布,超过90%的购买群体由中国玩家组成。这一配比与广大网友所期待的红遍全球、文化输出有些落差。更有一部分日韩、欧美游戏大厂的游戏粉丝指出,《黑神话悟空》仍然是中国玩家臆想中的自嗨,根本得不到海外用户的认同。

而在《黑神话悟空》销量持续拉升之后,数据情况开始出现反常走势,海外用户占比逐渐达到25-30%,且仍有快速上涨趋势。按照1800万套的销量计算,仍有600万以上的玩家来自海外,这其实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业界公认的日本文化输出型游戏《只狼:影逝二度》首周全球销量仅为200万。

日本游戏《只狼:影逝二度》

抛开生硬难懂的数据,《黑神话悟空》对海外的影响力输出清晰可见,受到国内玩家喜爱的角色也被海外用户们广泛热捧。在youtubelive、twitch等主流的海外直播平台上,《黑神话悟空》已占据黄金时间的热度前二,更有类似“佛头在大英博物馆”这样国内外玩家都能会心一笑的网络梗流行起来。

《黑神话悟空》中的无首佛灵吉菩萨

《黑神话悟空》制作公司“游戏科学”的创始人冯骥在谈及游戏出海时,表示“出海的前提,是先最大程度争取本土族群用户的认同”,与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提出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遥遥相合。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新华社专访片段

营销出海、文化输出,这在国内影视行业也是近年来绕不开的问题。不仅视频平台和制作公司对此有需求,观众更是有期盼。对于这一话题,业内专业人士对《黑神话悟空》表示有些羡慕。游戏和影视领域,在出海的客观条件上存在差异,且短期内还看不到追平的空间。

面对东西方文化隔阂,国内影视人也曾如《黑神话悟空》的视角创作中国故事,将已经在国内影视市场得到过口碑、票房双重认证的作品向海外发行,甚至是尝试直接绕过隔阂,以绝对的西方视角进行内容再创作,结果往往总是不尽如人意。

《黑神话悟空》在海外已经爆火

《黑神话悟空》成功出海,其PC端海外发行平台steam居功至伟。目前,影视领域暂时没有这样对全球游戏公司和游戏玩家如此开放、平等且高度集中的平台。想要将优质的国内电影面向北美地区销售,就必须投入大量精力与财力在当地搞定五大电影公司,这对国内任何一家公司和团队来说,都是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也就意味着无法与海外电影以平等、哪怕相近的条件同场竞技。

打磨内容固然重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影视发行可能需要一次面向出海需求的全链路升级。换句话说,整个行业都在盼望一个能够搭载好故事、好内容的平台出现。

总而言之,这款游戏与影视行业进行类比,既是未来,也是过去。《黑神话悟空》承载单机游戏玩家们对国产世界级大作的渴望,以及每一个中国观众对《西游记》朴素的热爱,又在虚幻5游戏引擎的技术红利加持和多个发行平台的护航之下,实现时来天地皆同力的皆大欢喜。也正如网友们总结的那样,每一次文化产业遭遇停滞,总是需要猴哥出手相助。在过去,影视行业有过很多“悟空”时刻。齐天大圣一直都在,他曾经以身入画,在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中扮演自己,也曾施展七十二变的功法,化为人形登上飞船,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

无论如何,高潮与困顿循环往复。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我们将永远期待在未来与大圣重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