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拼多多们的包邮大战,偏远地区有福了 /

拼多多们的包邮大战,偏远地区有福了

今年以来,各大品牌们不是已经去了县城,就是在去县城的路上。

随着网购的发展和“攻占下沉市场”成为新的流行,消费发展的“时区”正在被摊平。

无论是北上广的白领和老家的县城青年,都可能都在喝同一个品牌的奶茶、在网上购买同样的商品。

但却依然有一些地方被漏掉了,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为——偏远地区。

西藏人扎西顿珠的父母生活在海拔4500米的羊卓雍措湖畔,没去过拉萨,甚至平常去到最远的地方就是当地的浪卡子县城。

而这也是他的父母消费半径的极限:县城卖什么,他们就只能买什么。

以前因为护肤品难买,扎西的妻子只用酥油或者菜籽油来护肤;一家人日常接触到的水果只有橘子、梨这些常规品种。

虽说电商平台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但点进详情页,一句“偏远地区不包邮/不配送”足以把他们再次拦在繁华之外。

直到最近,他们第一次在家里吃到了刚从海南运来的新鲜椰子。

01

“偏远地区”,正在变成“包邮区”

当在网购平台的邮寄信息一栏看到“偏远地区不发货/不包邮”的字样时,绝大多数人会习惯性忽视它们。

但对真在偏远地区的人们来说,区区几个字却意味着不可言说之痛。

在物流语境下,偏远地区通常指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和甘肃,共同点是交通不便、人员稀少、地理环境相对复杂。

当地人能买到的东西本就相对匮乏,网购本应成为丰富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却又被高昂的运费拦腰截住。

过于贫瘠的消费选择不仅影响生活,还会带来习惯和认知的受限。

扎西顿珠回忆自己第一次在外地见到香蕉,甚至不知道要剥皮后再吃。

几年前他给家里添置了一台冰箱,结果妈妈把冰箱摆在家里好几年没用过——因为不了解,总担心放在里面的食物会产生什么有害的东西。

事实上,近年来的电商发展已经让扎西们的生活改变了不少。家人偶尔也会在网上买一些时髦衣服、日常用品。

但相比于中东部地区的方便程度,扎西们对网购的印象最多到“能用”。

由于当地的物流成本过于高昂,他们能买的东西限制重重。

最典型的是新鲜水果,“水果自由”已经被讨论好几年,但很多水果商家的页面详情里依然一刀切写着“偏远地区不发货”。

商家不是不想发,而是不敢发。

因为运往偏远地区的快递通常需要多次周转,运费成本贵不说,破损变质的风险也提高了。

拼多多上的一位水果商家曾提到,自己只有在活动大促,或销售榴莲等高客单、耐运输的水果时,他才敢对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开放销售。

另一种偏远地区很难网购的东西,是“大件”。

总重大、难运输,运费往往高到惊人。

之前就有宁夏的网友抱怨,自己在网上看好了一辆自行车,结果一看运费500块,吓了一跳之后忍痛放弃。

客观上明白是因为当地本身地广人稀,又常有大山大河的阻隔,让物流的成本指数级上升——

但“区别对待”造成的不方便和心理落差依然存在。

不过最近,包括扎西顿珠在内的很多偏远地区消费者发现,拼多多上对自家地址开放包邮的商家越来越多。

今年9月,拼多多宣布由平台承担运往偏远地区商品的物流中转费,以及从中转仓二次发货到目的地的二段运费。

这相当于把偏远地区的运费一下子拉到了主流市场的水平,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很多卖新鲜水果、大件货物的商家,开始尝试放开对新疆、西藏等地的销售和包邮限制。

最近扎西的妻子甚至能在拼多多上买到易损坏、难运输的瓷制餐具——而且还是包邮的。

还有开头说的椰子,从海南发货,两天内就送到了家里。

扎西在问妈妈“好吃吗”的时候,还不忘强调一句“这在浪卡子根本买不到”。

从“偏远地区”变成“包邮区”,带来的不止是方便,还让当地居民消费欲望得以释放。

新疆莎车县的一位快递店老板发现,新的物流政策颁布之后,他经手的快递数量,尤其是大件快递的数量也明显变多。

当地一位叫阿米娜的女孩家里新添了妹妹,她跟妈妈兴奋地在拼多多买了一大堆婴儿的衣服。

“看到喜欢的款式就直接买,不用再担心运费太高、不配送、凑不够起送价。

对于江浙沪的网友来说,这是早就习以为常的生活。

但对于偏远地区的人们来说——终于能够“想买啥就买啥”,才是对包邮自由这个词最直观的体现。

02

“想买就买”背后,是平台和商家的努力

相比于江浙沪地区的得天独厚,偏远地区想要实现“包邮”,本就需要迈过重重阻碍。

最直接的阻碍来源于区位劣势带来的高昂物流成本。

国内中东部地区早在网购诞生之前,就已经形成相对完善通畅的物流网,电商经济的诞生相当于锦上添花。

但新疆、西藏、甘肃这些偏远地区,由于人口密度小、城市距离远、地貌复杂等因素,至今尚未发展出足够丰富的商品流通网络。

《我的阿勒泰》中,李文秀需要靠铁锹清走门口的大雪。

规模化不够,就必然带来较高的成本——市场的规律很难通过某个商家、某个快递公司的“大方让利”来解决。

由大平台主动介入,撬动整个物流乃至消费链条的顺畅流动,或许是一种解法。

拼多多从2022年开始推行中转集运包邮模式,让商家将偏远地区消费者的包裹先送至指定的中转集运仓,再由平台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运营商统一发货至目的地。

本质是把分散的商品配送需求整合在一起,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后来为了解决偏远地区的消费者取个快递要跑几公里的问题,拼多多又跟第三方公司合作实现了进村服务。

新疆消费者到家附近的村快递代收点领取快递。

再加上这一次主动减免中转费,相当于直接揽过原本由商家和消费者承担的一部分物流成本。

一系列动作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网购买卖双方邮费的不断降低。

对于商家来说,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销售决策。

安徽一家花草茶店直发新疆的快递费用曾高达18元/公斤,但中转仓政策落地后,费用降低了7成。

如今二段运费和中转费也由拼多多承担,相当于他们只需要承担安徽到西安中转仓的一段运费,标准为2元/公斤。

“每单的利润上来了,销售们往新疆发货的积极性也上来了。”

一家国产美瞳品牌的商家,之前会刻意绕开甘肃、青海等地的市场。因为发往这些地区的整体快递费用,是其他地区的3-5倍。

如今在中转集运模式和中转费减免的政策鼓励下,他们下一阶段打算认真开拓偏远地区的市场。

而当越来越多的商家、越来越丰富商品开始进入新疆、西藏、甘肃……反过来又能进一步实现规模效应,促进当地物流网的完善。

更重要的是,商品的流通是双向的。

当快递成本降低,受益的不仅是想往偏远地区卖货的商家,当地的农产品也可以更方便地被运出去。

这两年“新疆海鲜”持续走红,产自赛里木湖的高白鲑鱼在入秋后成为拼多多的畅销产品。

需要全程冷链、对运输时效要求高的海鲜能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网红产品”,背后也正是越来越便捷的物流渠道的支持。

当平台推出一系列举措降低快递成本,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参与到了偏远地区与全国各地商品流转之中。

就像人体的血肉需要血液流动才能生长一样,商家和商品就像血液,在流通中为偏远地区的商品流通建立更强健的“动脉”。

03

偏远地区的他们,获得的远不止“包邮自由”

对于真正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居民来说,或许并不会从页面上越来越多的“包邮到家”“坏了包赔”,直接联想到区域发展、本地经济之类的大词。

但“包邮自由”对他们生活的改变,依然比想象中更大。

前面提到,网购难、快递费贵不止是让人买东西不方便,也限制了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

而当物流的路径被打通,被压抑已久的消费欲望释放出来,人们对生活的认知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

如今扎西顿珠的妈妈不仅冰箱用得溜,甚至开始学着在拼多多上直接下单电器。

扎西的老婆用上了护肤品,孩子玩起了跟内地孩子一样的玩具。

新疆莎车县的阿米娜大学毕业后回老家,曾经一度不适应老家网购的麻烦程度。

很多东西都不包邮,快递点也少,网购的商品只能送到镇上。有时候甚至要攒齐一批之后搭车去取,晚取还要交保管费。

现在她跟每个20多岁女孩一样,经常在拼多多上买衣服。

三四天送达、包邮到村,让她像当初上大学时一样,能跟上每个网上正在火爆的流行。

在西部大开发新一轮大战略下,如何更好地协调东西部发展,让西部地区也参与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红利中,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

答案之一或许在于——

让电商带来的便利覆盖更大的范围,使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得以进一步被填平。

作为重要的电商平台之一,拼多多一直试图用各种方式降低偏远地区的快递成本。

不止是简单让利给用户,更希望能够撬动生态中的更多商家和消费者,加入到偏远地区的市场与消费振兴当中。

当物流成本变低,更多商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有商家通过网络入局,盘活偏远地区的线上市场;也有商家借此发力线下,让更多产业生态得以生长。

新疆喀什有一家私房菜馆,老板是来自成都的年轻人。

他餐厅里很多特色菜的原料——野猪肉、冬笋、家酿醪糟……都是通过拼多多网购得来。

而在决定开这家餐馆之前,他曾为食材供应渠道做足了功课。

“发现拼多多推出了中转集运包邮模式之后,我意识到这会大大节约我们的经营成本,也因此对餐馆多了份信心。”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可以算是地区发展的基础建设之一。

而通过构建起由平台、商家、物流公司和消费共同构成的产业链生态,中西部偏远地区,尤其是当地农村的消费实现内循环,并逐渐与中东部地区同步。

作为国内重要的电商平台,拼多多不仅优化自身的消费生态,也在承担起大企业的责任。

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偏远地区的网购体验甚至也开始向江浙沪这样的“包邮区”靠拢。

物理上的距离无法改变,但电商正在尽可能拉近、甚至抚平生活方式的差别,让当地消费者共享电商平台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而这也是在互联网诞生之初,人们对它最真实的期望——让技术跨越现实的局限,所有人共享它的美好成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