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十七大前微妙变化:林彪重列十大元帅 /

十七大前微妙变化:林彪重列十大元帅

亚洲周刊江迅/中共十七大前夕,党内外学者与军方将领呼吁公布林彪案件真相。而在解放军建军成就展览会上,出现林彪蜡像照片,他以微笑面孔亮相。官方称他是“十大开国元帅”之一,以出色的作战指挥才能对革命作出贡献。

中国当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第一大悬案“九一三”事件已过去三十六年了,当年被毛泽东选定为接班人的林彪被当局指认为“叛国出逃”,于蒙古国温都尔汗“坠机身亡”。随著时间流逝,人们要求重新尊重历史,重新评价林彪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中共十七大前夕,党内外一些学者和部队将领对这一悬案议论纷纷,呼吁揭开历史真相。三十六年后的这一天,二零零七年九月十三日,北京著名文革史研究专家王年一病逝。近年正是在王年一的指导下,中国大陆学界史界和政界“林彪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他的去世,令这一话题更热了。曾受王年一指教的北京毛泽东独立研究者陈小雅,日前透过亚洲周刊向当局提议,中国政府应该向俄罗斯、蒙古两国政府提出索还林彪一行遗体。她认为,这不仅体现一个政府对本国人生命的重视,对历史的尊重,也必将大大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文明与自信的形象,对于军队的团结、国家的安定更是有益无害之举。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二日深夜,“副统帅”林彪与夫人叶群、儿子林立果等驾机出走,次日摔死于蒙古国温都尔汗,身首异处,尸体至今遗留异国。林彪是一九五五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五九年出任国防部长,中共九大被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七零年九届二中全会上因讨论四届人大中国是否设“国家主席” 问题与毛泽东意见不合,招致两人反目。毛泽东在世时,林彪顶有“分裂中央”、“阴谋夺权”、“图谋暗杀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叛国投敌”四顶大帽子。毛泽东逝世后,中共中央已故前总书记胡耀邦曾提出平反林彪案问题,但被中共元老、实际掌舵人邓小平否决。近年来,本著实事求是精神,中共党史、军史逐渐恢复林彪的历史地位,纠正不实指控。

二零零七年七月中旬,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的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上,林彪被称为“十大开国元帅”之一的蜡像照片赫然在列,他以微笑面孔出现在公众面前。在叙述林彪的经历时,展览上明确以“出色的作战指挥才能”描述他早年的军事贡献。林彪以正面形象出现在军事博物馆,三十多年来还是首次,被认为是一种官方认可。一位观众驻足十大元帅的照片前楞住了,眼睛一亮,说:“没想到,没想到,这说明展览是以一种尊重历史和务实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如今,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有两次正面提及林彪,一次是一九五五年元帅授衔时,林彪作为“开国元帅”的第三位列在书中;另一次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时,林彪的名字作为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出现在课本中。由军事科学出版社于一九九七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中也记述了林彪的功过。

林彪一九二七年参加南昌起义,凭借出色的作战指挥才能,在革命战争年代作出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彪率部挺进华北前线,首战平型关,重创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五师,取得全国抗战开始的第一个大胜利;国共内战中,林指挥辽沈战役,又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了平津战役。

读史引发强烈耻感

陈小雅提议中国政府向俄罗斯和蒙古国索还林彪遗体的想法,产生于她研究林彪事件的过程。阅读有关史料时,她曾产生出一种?烈的耻辱感。首先是孙一先《在大漠那边——林彪坠机现场纪实》描述的林彪一行的盖棺情况。当时,由于死者身体僵硬而形状不一,有的盖不上棺盖,掘墓人不得不将死者手臂折断。孙一先曾清晰地听到手臂折断时发出的“咯嚓”声。此外,澳洲记者汉娜姆有描述说,前苏联克格勃医生盗取林彪夫妇头颅后,带回前苏联,并将之置入沸水中煮熟,然后剥去头皮,露出头骨,以验证头部枪伤。这些情节令陈小雅十分震惊,乃至呕吐。

陈小雅接受采访时说,索回林彪遗体这件事有两重意义:第一,索还林彪遗体,可以使历史悬案得到一定程度的澄清,对于躺在天安门水晶棺里的毛泽东来说,是一种平衡。第二,对于死者尸体的尊重,是人的“类”的共同感情,是文明的标志。由于本国历史的不幸,而使本国人的尸体遭致外人侮辱,不能不是流有相同血液的中国人“族”的耻辱。她曾设想,在适当的时候,与王年一探讨此事的可行性。但王年一的不幸过早离世,使之成为不可能而深感遗憾。她认为,今天提出这个建议,是自己纪念这位正直、顽?的军界学者王年一的最好方法。

著名文革史研究专家、前国防大学教授王年一因大面积脑梗塞发作,于九月十三日上午八时四十分在解放军三零一医院去世,享年七十五岁。他生前留下遗愿:丧事一切从简,不搞任何形式的告别仪式,不给领导和朋友们添麻烦。尊重家属意愿,王年一的同事、朋友、学生未举行任何追悼仪式。

王年一,一九三二年生于江苏扬州,四九年参加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六零年大学毕业后,担任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共党史教员,七九年开始从事文化革命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发表有独到见解的中共党史论文五十多篇。八八年出版《大动乱的年代》,还主编三部《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文化大革命时期》。他曾被评为优秀教员,九二年患脑中风后,他依然坚持不懈,与文革研究者何蜀共同发表研究成果多篇。他透过自己独立的研究,对文革中很多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提出了独到看法。在对待林彪问题上,他多次公开发表独立见解。

在王年一的支援下,近年来林彪案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军队女作家舒云在香港明镜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林彪画传》,由王年一作序。他毫不含糊地向读者郑重推荐:“我十分敬重林彪。我向所有为林彪立传的人致敬。在‘九一三’事件发生以后,中国第二号‘神’成了中国第一号‘鬼’。一切污泥浊水泼向林彪。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何况是官方故意为之。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子成了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被颠倒的历史应该颠倒过来!”此前,他还曾为独立学者陈小雅出版的《中国“牛仔”——毛泽东的公案、行为及心理分析》作序,称该书“可以传世”。一次,王年一谈到“林彪案”研究中三位女性作者引人注目的事情。这三人一位是张聂尔,一位是舒云,另一位就是陈小雅。他赞扬丁东在大陆民间文革研究中所发挥的组织作用,希望“林彪案”也有一位这样的学术组织者来担起责任,他提名由陈小雅担当。

王年一去世前一段较长的日子里,已因脑梗塞而昏迷,九月三日再度昏迷,原未偏瘫的一侧肢体已无知觉,十二日晚,王年一瞳孔放大,此时正是三十六年前林彪夫妇和儿子乘坐三叉戟飞机升空而神秘坠毁之时。令人惊叹的是,他去世的时间,正是“九一三”林彪神秘坠机事件发生整整三十六周年。

另一巧合是,林彪秘书、多年来努力澄清林彪案真相的张云生,是在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三日逝世的。陈小雅等学者说,王年一二十年前就公开提出,林彪死因未明,应该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谜案与冤案“林彪事件”,澄清真相并给予平反。他呼吁了近二十年,现在离瓜熟蒂落的日子不远了,没想到他却远走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