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冼岩专稿:“多维判断十七大”的正与误 /

冼岩专稿:“多维判断十七大”的正与误

由于中共人事运作的神秘性,海外对十七大的人事谜局作出了种种猜测。最近几天,多维连发“判断”,对十七大人事安排作出系列独到分析。一些看法确实独具慧眼,但也有的说法根据不足,失之草率。

“多维判断”的主要与众不同之处有三,分别是:1,李克强不备位总书记而是总理,习近平有望储君;2,曾庆红将退;3,吴邦国走,贾庆林留。前二个推测很可能正中靶心,后一个推测则明显证据单薄。

很多迹象表明,颇具团派色彩的李克强是胡锦涛一系重点培养的接班人;相对而言,习近平成为第五代核心更易于为江泽民所接受。李、习的储位之分歧,实际上代表了胡、江两种权力意志之分歧。虽然在十七大前,江已放弃最后的政治决定权,但其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仍在。由于有着“邓小平钦定胡锦涛”之先例,江插手下届接班人的安排也颇具政治合法性。反之,胡锦涛关注的重心则是对未来五年的掌控权。在确定接班人这一点上,胡很可能拗不过江。第五代核心的确定,将更多体现江的意志。但作为一种交换或自然的平衡,江将不再大力干预十七大其它的人事和政策安排。

正因为如此,曾庆红在十七大的退出或可预期。当然,即使在十六大9常委内,曾也是重量级人物,无须江的支持就拥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如果没有年龄界限这一硬指标,没有人能够令曾退位;但有了年龄界限,曾的退出就成为顺理成章——时至今日,除非特殊情况下的真正核心,没有人能够挑战这种硬性的程序化安排。

但“吴邦国走贾庆林留”的说法就颇勉强。20多天未露面,不足以证明吴已“出事”。多维推测“贾庆林留任”的理由,主要也是他与江的关系够“铁”。但再 “铁”的关系,也不需要以“留任常委”相酬——以这些人掌握的资源之多,拥有足够多的表达“亲密”之方式。更重要的是,如前所述,江已不可能再过分干涉除第一接班人之外的十七大人事布局。如果常委人选都要由江来主导,那么十七大与十六大又有何分别?种种迹象都显示,十七大确立胡的主导地位已无疑义,多维似乎过度估计了江所剩余的政治能量。对于急须在未来5年真正大展拳脚的胡来说,应该会希望十七大常委中出现尽可能多的新面孔,实现新陈代谢。

多维推测周永康、贺国强将入常委,也是从他们与江泽民的关系来推断的,因此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不排除此次周、贺入常委的可能性,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只可能是他们与胡的关系、以及胡对他们的看法,而不会是他们与江的关系。

海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某某腐败、害怕被清算,所以非得要呆在高位不可。其实,且不说在常委一层要免于被清算有多种方法,从近20年的政治运作实际看, “反腐止于一定层级”似乎已成为党内潜规则。在陈希同以前,反腐是止于政治局;陈案以后,反腐止于政治局常委——常委已是最后层级,不可能再后撤了。

如果说这种潜规则确实存在,那么它产生的机理或许类似于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将轮到谁,那么干脆给大家都买保险吧。这是一种特殊的最高福利——越是高层,越需要可以预期的安全感。而营造高层的安全感,正是邓小平在经历文革劫难后所确立的政治目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