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共中央军委还可以对台独先斩后奏 ? /

中共中央军委还可以对台独先斩后奏 ?

依照近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来看,在 2005年三月北京所颁布的“反分裂国家法”可说是一个分水岭,其特殊意义就是原本的政策已被法制化了,同时,中共中央军委还可以面对台独先斩后奏。而在实质上,由于台湾选举频繁,两岸情势乃绿营最佳的炒作议题,目前两岸关系的框架未变,但是危机重重,值得关注。

在2000年的 “台湾问题白皮书”中,北京对台动武的三个原因是:台独、外国侵占与久拖不决。经由2004年“517声明”以来的听你言、观我行、争取谈、准备打、不怕拖的过渡阶段,在拖的部分已经产生变化。而在2005年的“反分裂法”第八条中明确规定的新红线则为:台独事实、台独重大事变以及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等。

依照北京的判断,目前已不存在外国侵占台湾的可能性,因而该项动武的原因已被去除,不但如此,北京甚至还需要假外力以制独。比如在2004年民进党以公投绑大选之际,美国、俄罗斯以及法国等不同程度的反对立场,就是最好的实例,此乃与北京往常反对外力介入两岸事务的立场差异极大。而久拖不决乃意味着不独仍武,但是,依照“反分裂法”第八条的规定,应可总结为不独不武。由此可见,从2000年以来主动的不独仍武,过渡到 2005年被动的不独不武,其变化不可谓不大。

在上述的演变中,由久拖不决过渡到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也值得注意,其实,后者的意涵十分难以掌握。比如,泛绿政党不断赢得选举并积极主张台独,其所可能触及的则是第八条中的前两项规定。因而,只要泛蓝政党还存在,那统一的可能性就不会完全丧失。此外,若台湾的局势因蓝绿对决而失控引发动乱,是否也算是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那就比较难说。

再者,若不独则不武,这是否意味着是一种保持现状的政策?进一步而言,若泛蓝在2008年执政,也继续在立法院占有多数且又再度宣布反独,因而不会触及“反分裂法”的红线,那两岸是否可以和平共存?其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北京正要积极把握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先发展国力再谈其它,乃胡锦涛目前的策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反分裂国家法”乃大陆的法律中少有不冠以国名者,其意义如何?可以确认的是,此乃第一部对台湾有效的法律,意味着以大法(反分裂国家法)制小法(公投法),以防台独;以合法(反分裂国家法)制非法(台湾关系法),牵制美国。当美国都可以以法律的方式来规范美台关系,为何北京不行?但为避免美国不悦,后者的说法已被消音。因为一般大陆的法律均对台湾无效,故此法乃破解大陆与台湾无任何法律关联的论述,同时这也是 “一个中国原则”的具体呈现,这是否意味着北京对于中华民国的容忍与默认?因为中华民国宪法也同样是一中宪法,而不冠以国名,是否也意味着未来统一后的国名也可以有讨论的空间?反之,若冠以国名,那是否意味着其对象是香港?若真的针对台湾,那是否意味着将并吞中华民国?这对于台湾民众会产生极大负面的作用。

继之,与已往不同的是,目前中共已逐步承认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除了在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内的事实陈列之外,其内部甚至悬挂中华民国国旗,并称当时是由中华民国代表中国。再者,前年北京还以扩大庆祝台湾光复六十周年来凸显中华民国的存在,以及强调在日据时代台湾人民与大陆之间的关联,其规模之大,也是中共建政以来的第一遭。考其原因,一则乃由于中共自信心的增强,北京已不必再以批判国民党来支撑共产党的合法性。再者,若是中华民国真的被民进党推翻,那就逼使北京必须摊牌,此乃其极不愿见的场景。

若确定了上述以不独为前提的和平共存的战略目标,原本反独促统两条腿走路的政策,也已被改为反独优先、促统再议,尤其反独是维持现状,而促统则是改变现状,当然,美国乃对前者积极赞成,但对后者仍有意见。目前,泛蓝与美中等三方的交集,就是保持现状与和平共存,易言之,也就是台湾不独、大陆不武、美国不统的另类“三不政策”。整体而言,北京对台政策已较往常更为细致,原则毫无改变,但手段极为灵活。

值得注意的是,自国、亲、新三政党在2005年陆续登陆以来,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大陆人民清楚认识到台湾内部反独的力量仍旧不小,三个在野党所代表的乃国会的绝对多数,同时也代表着过半数的台湾人民的民意,因而大幅改善了两岸人民之间的关系,更缓解了大陆内部给于其领导人在反独方面的压力,增加了北京在制定台湾政策时的理性思考空间。再加上,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近年来三次大规模的访问,更是对于两岸的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以及给于绿营台独人士迎头痛击。

可是,在台湾方面的情势,则比较令人忧心。2005年六月修宪之后,已为未来再次修宪设下了极高的门坎(3/4立委同意,以及840万公投票赞成),因而给于法理台独设置了极高的障碍。但绿营执意修宪或制宪,目前已完成三个修宪版本,因而明显有意再度藉由公投绑大选,以达催票的目的。这个招式德国希特勒就曾使用过,当时他是以退出国际联盟与国会大选绑在一起,也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而绿营人士也自己承认,若2004年没有公投,民进党一定败选,可见公投的重要性。

目前,而除了依正常程序修宪以外的可能方式,则还是三年前的老招,利用公投法第17条所谓总统可以提出防御性公投的权利,不必经过公投审议委员会,直接将制宪或修宪案付诸公投,而这个以公投来表决宪法的招式,法国代高乐总统在上世纪六零年代也曾实验过,结果也十分成功。值得注意的是,公投法的门坎则比较低,只要420万票就算通过,刚好是修宪案所需票数的一半。然而,若真的通过,虽然这种方式并无法定拘束力,可是这种形式与气势,将让绿营向制宪又迈进一大步。

另外,目前绿营谢长廷的情势看涨,但他的弊案甚多,虽然他并未因特别费案遭到起诉,但他在担任高雄市长任内所涉及的弊案极可能使他被起诉与判刑的机率升高。正如吕秀莲所言,若民进党2008败选,则将有更多弊案会被挖掘,也会有更多的人会被判刑,因而目前民进党领导阶层面临极大的压力,因为胜选过关、败选被关的情况可能应验,增加民进党走极端与孤注一掷、背水一战的可能性。若再以2004年的逻辑观之,两颗子弹是否会变成两颗炸弹?以制造动乱,来营造对绿营有利的选举情势。

当前海内外反独的政治态势逐渐扩大,一个中国原则大格局在国际上进一步得以确立,前国民党马萧配之后,泛蓝的气势为之一振。可是,两岸僵局依旧无法改善,但时间与情势都对台湾不利,目前扁政府内外交困,势必会有所反制,必须提早因应。(作者 汤绍成)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