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有志者事竟成 多大华裔教授获社会认可 /

有志者事竟成 多大华裔教授获社会认可

在刚刚公布的加拿大首席研究员(Canada Research Chairs) 名单中,多伦多大学地理系教授陈镜明榜上有名。他获得由联邦政府资助的为期七年、总数为 140 万元的研究基金。陈镜明昨天向华人朋友传授经验说:“你只要花别人三倍的努力,做到好上加好,你就一定能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陈镜明在多伦多大学任职仅四年,之前他是联邦自然资源部的高级研究员。在这十多年时间里,他获得了来自各方面的研究基金达 500万元,目前是全加知名的地理学家。

他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发明了光测森林结构的仪器与提出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理论。光测森林结构仪能够又快又准地测量森林的结构组成,目前已经被许多国家采用;而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理论更曾在环境界引起极大重视,也使陈镜明在科学界真正一举成名。

独立反抗京都议定书

那是 1997 年底,“京都议定书”推出不久,当初联邦政府尚不能决定加拿大是否要签署此一协议。于是责成自然资源部提供谘询。该部的森林局那时比较倾向加拿大不要参加签署“京都议定书”,理由是之前曾请国内两名著名科学家对森林进行调查,两名科学家经研究后认为,目前森林的状况是释放二氧化碳比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严重,否则森林的火灾、虫灾就不会如此频繁。当初在自然资源部任职的陈镜明得知情况后,立即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尽管森林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存在,但森林同时也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且吸收的作用远大于释放,同时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环境部当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安排两组科学家面对面辩论。在科学界尚无名望的陈镜明与两位国内泰斗级科学家辨争了一天一夜,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政府只好召开全国专家会议,由与会专家做结论。专家们听取了双方见解后,仍无明确结论,但普遍认为陈镜明的研究成果“更全面”。

只要努力必有成果

这件事传到国际上,欧美的科学家大多支持陈镜明的观点。这件事更对联邦政府的环境政策发生了深远影响。后来加拿大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如今,陈镜明已是加拿大地理环境研究方面的领头人。目前他正带领四位博士生、一位硕士生、四位博士后一起重点攻克全球气候变化的课题。现加拿大的有关研究领先于国际水平。

陈镜明同时也是中国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和地球系统科学所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每年他都花一、两个月时间到大陆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的陈镜明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国家公派研究生,他于1986年在英国里丁大学取得气象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到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院任职。1989年到卑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从此定居加拿大。他说他的心愿就是将才能贡献给自小生长的那块土地中国与第二故乡加拿大。

作为在科学界闯出一片天的陈镜明认为,加拿大基本上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只要非常努力,且加倍杰出,就一定会得到回报”。(沈丹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