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这次筹款晚宴,我要去给爱国侨胞照相 /

这次筹款晚宴,我要去给爱国侨胞照相

这几天,笔者一直被这件事情所困扰:本地史维会会长王裕佳医生近期要在多伦多举办系列的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活动,但在国语社区里,响应的人士似乎不那么多。是不是宣传的力度不够?为此,这几天,好几位参与这场活动组织的人士都频频给笔者打电话、发e-mail,恳求、请求、要求笔者,一定要在我们加国无忧网站上加强这一活动的宣传:是的,最近的一个活动就在这个周末,要举办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筹款晚宴,筹款目标为50万加元,但响应的国语人士似乎还很少。真是让人着急啊!赶紧推出强力的文章来促成这一活动吧!

于是,在昨天本网特意在首页推荐发表了《王裕佳呼吁国语社区参加史维会活动——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一文。把一条社区活动预告在我们首页作为新闻推荐发表,而不是发布在通常的社区活动栏目里,这在我们网站的确是非常特殊对待的了。但是,这管了什么用吗?

我不知道,是否有多少人看了这条消息以后给史维会去了电话。但我必须实事求是地说:这条新闻的点击量实在是太低了,它与同样放在我们网站首页推荐的新闻相比,点击量低了十来倍,而且论坛的评论也远不踊跃……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为何国语人士对这样的活动兴趣不大?为此,笔者不得不在此提出如下两点分析:

首先,史维会的这次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活动当然是有意义的,这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活动本身与我们身在加拿大的国语社区人士——大陆移民们的确离得太远了,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这一点,不知道极力推动该活动人士是否想到?事实上,笔者不知道这一目标为50万加元高额筹款目标是如何定的?通过这样的筹款,可能还包括政府的拨款,来举办系列的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活动,是否反映了我们国语社区人士普遍的愿望和要求?

其次,想想看,就我们国语社区,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就有许许多多需要救助的事情:如前天本网的新闻就报导了,华人社区为遭遇车祸遇难的吉林保姆高海燕家属提供捐款的消息。每年,我们本地华人需要捐助的活动总有好几起,但最多的一次捐款是给蒋国兵的,好象总额才刚刚超过10万。而这一“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筹款晚宴要筹款50万加元,是否很现实?还有,加拿大奥比斯眼科飞机医院多次呼吁华人社区给予捐款,以拯救中国落后地区的盲人,却得到华人社区很少的回应。后者却是对中国人的实实在在的帮助啊……

笔者之所以要在此提出以上两点看法,只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王裕佳医生这次呼吁国语社区参加史维会活动,其响应不够是事出有因的,因为这样的活动与我们国语社区移民生存的现状,的确有一定的距离。

但话又要说回来,无论如何如何我们也不能否定,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系列活动,是一件好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我们的处事原则,只能是鼓励人去做好事,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冷嘲热讽:不能认为某个人做的好事还不够好,还要求他理应做得更好,或者说某个人应当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对不对?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又是王裕佳医生的坚定的支持者:我坚决支持这次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活动。所以,这次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筹款晚宴,我是一定会去参加的。

为此,我还进一步设想,这次筹款晚宴笔者还要进而带去照相机,把国语人士的参加者都照上照片,然后犹如上一次国庆晚宴一样,把这些照片送上网,构成一个相片系列:“大多地区勿忘历史之爱国侨胞群英谱”,各位网友觉得如何?也许,这当中有人会有这样的疑虑: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照片公布于众,这也没有关系:凡是不愿意的,告诉我一声,我不会照的,或者照了也不会送上网的,这总可以了吧……

但愿这一筹款晚宴能吸引更多的大陆移民参与:也许,网友在期待,人们熟悉的面孔能在网上亮相呢?

(赵平波)

附录:多伦多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筹款晚宴

「南京大屠杀70周年」筹款晚宴餐券分为70元和120元两种,举行的时间为10月28日(周日),6pm,地址在Premiere Ballroom & Convention Centre,9019 Leslie Street, Richmond Hill。

查询晚宴详情请电:416-892-6573 或 416-222-5742 内线2,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