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旧文回放:赵平波揭露杨澜的“不经意” /

旧文回放:赵平波揭露杨澜的“不经意”

杨澜的“不经意”——就“吴征杨澜事件”与网友的对话之五

赵平波

众所周知,吴征和杨澜夫妇的财富主要源于2000年3月,杨澜担任主席的阳光文化收购了良记集团之借壳上市以后,他们投入的3500万迅速飙升到了8.4亿。但从阳光卫视成立的这两年的经营情况来看,他们提供的历史文化题材的纪录片库,以及杨澜的采访名人节目所取得的成功,都是有限的。电视节目成功与否,一个重要参数是观众的收视率,但笔者迄今没有找到任何关于阳光卫视节目观众收视情况的确切报道,只是发现在阳光卫视的网站里有如下文字:至今已覆盖国内约2.6千万户电视观众。显然,这段文字只是说明了,有2.6千万户电视观众可以收看得到阳光卫视的节目,但实际选择收看的人数有多少?并没有具体的数字。倒是有一些报道间接地表明了,阳光文化的电视节目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赢得了观众的认同,如《21世纪经济》近期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就是《阳光文化“骑虎难下”?》,文章暗示了阳光文化的“钱”途渺茫。

可见,阳光文化公司目前的成功,只是股价暴涨意义上的成功。这种暴涨并非来自其经营业绩,而是依赖于人们对吴征和杨澜夫妇的信任:因为他们的过去是成功的,他们现在也是很有能力的,这必能导致他们将来的成功。也正因为如此,吴征和杨澜夫妇一直在通过各种手法吹嘘他们过去的成功、夸大他们现有的能力。

例如,杨澜简历中有这样一段文字:“1996年夏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2000年那一班》两小时纪录片,在哥伦比亚电视网晚上7点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之先河,并获评论界好评。”这一谎言已经被曹长青先生的系列文章彻底揭露了:杨澜不是共同制作导演了两小时的纪录片,而是只是作为记者报道、制作了上海高中生的12分钟的部份。显然,凭此就“创下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之先河”,实在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但是,正是许许多多的这种吹嘘哄抬了阳光文化公司的身价,使得这家没有任何特殊技术和市场占有率,仅仅只有“纪录片库”的这样一个想法的阳光文化公司,居然被《福布斯》评为“世界300最佳小型企业”之一,大中国区唯一一个入选“20个未来之星”的企业,等等。可见,吹牛的效果不可低估。

这当中,让人不可理解的一点是,吴征杨澜纵然有天大的吹牛本事,能吹到这一地步也是不可思议的:虽然这一对夫妻的极度夸张的故事虽然起源于他们自己的简历、作品或口头表述,但大量复制和传播这些故事,还是要靠记者、编辑和媒体的支持。吴征杨澜是凭什么本事,能够让他人不假思索地相信他们的故事,并甘愿为这对夫妇四处传播呢?这是本文要分析的核心问题。

例如,为何以上《2000年那一班》的这一神话般的故事,会不负责地大量出现在许多关于杨澜的报道之中?因为报道杨澜的中国记者不大可能看过英文版的《2000年那一班》,他们怎么可能会过分渲染这一纪录片的成功呢?同样让人不可理解的是,为何相当多的采访杨澜的报道里,也都要大篇幅地歌颂吴征呢?很难想象,记者在向杨澜提问时,会对她的老公
的所有细节问题都如此关注,以至于许多关于杨澜的报道里,都要把她的老公吴征所作的一切大大赞扬一番,让人们都知道吴征是最成功的商人。显然,《2000年那一班》的这一神话般的故事,以及对吴征的成功商人之吹捧,对于哄抬阳光文化公司之身价,功不可没。

骗子的本事并不在于他们敢于行骗,而是更加体现在他们能骗得让人相信,骗得能让其他人自觉地去传播。为此,笔者这些日子以来,仔细研究了近年来大量的采访杨澜的报道,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杨澜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某种“不经意”,可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兹举以下典型的两个例子来说明之。

例一:且看杨澜如何吹嘘自己的经历。

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在香港答记者问时,被克林顿点名第一个提问的人是杨澜。事后,有人问杨澜为何如此幸运地获得了提问,杨澜答道:“大概是他看了我的《2000那一班》”。

这一“不经意”的回答实在是太妙了。严格地说,这只是一个逻辑推测。这不是欺骗、不是误导,甚至连吹牛都谈不上,但效果比欺骗、误导、吹牛都要强的多。正是杨澜的这种“不经意”的表现,才使得人们觉得,她拍的《2000那一班》肯定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节目吧。瞧瞧,大概美国总统都看了,并记住了杨澜的这张脸,然后在香港答记者问时,一眼就认出了这张脸,所以被克林顿点名第一个提问!杨澜女士的确是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明星啊!

杨澜被克林顿点名第一个提问这件事,不知网友们怎么看。在本人看来,这要么是偶然的,要么是出于男人遇到了漂亮女人的正常心理。笔者当年在大学当助教,遇到漂亮的女孩来提问,回答时总要热心一点,这有什么奇怪的呢?更何况,克林顿还是个色鬼。但杨澜女士偏偏能“不经意”地把这件事往她过去的成功上引。笔者只能用“佩服”二字来形容。

以上例子是一个网友给我的e-mail中讲述的。当本人回复这位网友,要求提供确切来源时,他只是肯定这个故事登在一份小报上,但他现已无法找到这份小报了。但不必怀疑其真实性,笔者发现《美洲文汇周刊》第131期有一篇杨澜女士亲自写的文章《承认幸运》,该文也谈到了被克林顿点名第一个提问之事:“近日来香港报纸纷纷猜测,说克林顿总统之所以
首先请我提问,是因为他在美国见到过有关我的报道(《纽约时报》和《新闻周刊》都曾登过有关我的大幅文章和照片);还因为我曾与哥伦比来广播公司(即CBS,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联合制作并主持了一部纪录片《2000年的那一班》。该节目在黄金时间向全美播出,收视与评论都很不错。”

如今,“吴征杨澜事件”在海外已经沸沸扬扬,我们却很少看到哪家香港的媒体报道了此事。但这么一件被第一个提问之事,居然当年会惹得“香港报纸纷纷猜测”,而猜测得如此“高雅”、“自然”和“具体”,大家能不佩服杨澜女士说故事的能力么?

例二:且看杨澜如何把吴征推向前台。

1999年3月12日,《北京青年报》有一篇报道《杨澜耐人寻味的另一面》,采访记者在文中写下了这段文字:“采访中,手机里传出吴征的声音。杨澜不经意的娇嗔和明媚在她示人的形象中甚是少见。‘吴太’的幸福挂在脸上。”

人们可以想象么?99年的杨澜已是年过30、孩子她妈了,与老公吴征不是久别,而是经常在一起。一个神经正常的人,有什么理由在接受记者采访之际,要表现得如此“娇嗔”和“明媚”呢?很明显,如此“娇嗔”和“明媚”并非不经意,恰恰是经意的,或者说是前述的打了引号的“不经意”。

杨澜正是通过这种“不经意”,把自己的老公推向了前台,也成了公众人物。于是,这篇《北京青年报》的报道之三个小段,就有一段名为《做“吴太”的感觉挺好》,把吴征之成功大肆吹捧一番,并有了如下“娇嗔”的文字:总有人把杨澜划入名人“嫁大款”之列,每每令她忿忿。“他是博士呀,是学管理做咨询出身,是靠自己脑袋瓜子吃饭的,如果我要
是光为一点钱,就把自己一辈子交出去了,我对自己太不负责了……”在我看来,杨澜是个很适度的女人,话到兴头上,她也不忘了叮嘱这个可别写,惟独说起吴征,她的津津乐道和妩媚一览无余……。

至此,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绝大部分原本是采访杨澜的文章,总会有一大段文字来描述吴征的成功。这大概都是杨澜的“不经意”的暗示所致吧。也许人们要问,把吴征推向前台,成为公众人物有什么用?对其他行业的人士或许用处有限,但对于企业家,用处太大了,这可是要花大代价才能买来的无形资产。笔者从国内移民加拿大之前,曾在一家公司打
过工,老板为了得到一个版面的记者专访,可是耗掉了整个公司一千人的近一个月的工资。吴征先生从事的是传媒业,这个行业更需要成为公众人物才能有利于经营。

杨澜的这种“不经意”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在给大学生做讲演的时候也不放过。2001年9月29日,杨澜在清华大学讲演,在讲了7句话的开场白以后,从第8句话开始,就是如下话语:“刚才李主任在介绍的时,谈到我先生,的确是他跟清华传媒学院的同学交流过,他非常得意,他告诉我说,有些女同学说我是他们的偶像啊!我说男同学呢?”在默认自己是清
华大学女同学的偶像以后,还要暗示一下吴征应当是清华大学男同学的偶像。怪不得讲演完以后,就有学生问起吴征是如何运作的。这当然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广告性问题,问和答都在迅速在网上广为传播了。

记得笔者早年读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谈到厚黑学共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吾等可以理解;第二部是“厚而硬,黑而亮”,这亦不难理解;但到了第三步“厚而无形,黑而无色”,此等“无形无色”之境界,连宗吾先生也举不出实例了,说是要到古之大圣大贤中去寻求。笔者古史知识有限,对此无形无色之境界始终只停留于想
象阶段,而无具体实例。今天,笔者总结出来的杨澜女士的“不经意”,大概最接近于“无形无色”之境界了。

“不经意”,无疑是极品骗术。

赵平波 于2002年1月24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