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车欲进军美国加拿大 作秀时露怯 /

中国车欲进军美国加拿大 作秀时露怯

万维读者网上官天乙综合报道:昨天世界日报刚刚披露中国吉利汽车进军加拿大的消息 ,今天,环球时报又说中国车进军美国,在底特律车展上作秀露怯。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希望开拓海外业务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谨慎而稳健地接近美国市场。大多数中国轿车在安全性和环保标准方面仍落后于日本及欧美厂家。美国一些汽车业人士和媒体记者对中国厂家展出的车型提出了批评意见。但由于定价较低,这些汽车吸引了俄罗斯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买家。同时,中国汽车的质量也在迅速提高。几个中国厂家的展台设在主展厅的楼下,这种待遇就好比在家庭聚餐时被安排在儿童桌旁。

参观了中国厂家展出的汽车,丰田汽车美国销售部门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Yukitoshi Funo说,比他预想的要好很多。但中国企业仍需要证明他们的销售和服务能力。产品本身并不能确保销售的成功。

据环球时报记者李洁思报道, 1月13日在底特律的北美国际汽车展上,中国公司引起了格外关注。诸多媒体在惊呼“中国制造商向美国市场进发”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国汽车商从制造技术到售后服务的诸多问题,有的还嘲笑参展厂商把名片上的名字印错、说明书的英文很蹩脚,读起来“很痛苦”。专家指出,中国汽车品牌无论硬件还是软件的建设都还不具备“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某些企业盲目参加国际车展,可能会对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吉利、比亚迪、长丰、李氏汽车设计公司和中美汽车合作公司组成了此次参加北美国际展的“中国军团”,这也是中国历来参展规模最大的一次。因此,诸多媒体在报道此次车展时,都不忘提及“中国汽车”,认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试图通过参展来达到“进军国际市场”的目的。

加拿大《多伦多星报》报道称,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到底特律来“炫耀自己的模型”,但这只能体现他们的热情,因为一些模型的投产至少还需要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洛杉矶时报》报道说,“环保车”和“混合动力车”是底特律车展的一大改变,但这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廉价滞销品”。

在美国《机动车社区》网站,一篇名为“中国人还没来”的文章详细描述了“中国军团”的参展现场,认为“中国人的准备实在不够充分”。“比亚迪公司美国副总裁迈克尔·奥斯汀名片上的名字还印错了”,而另一件需要长丰和其他中国公司考虑的事情则是:雇一家美国当地的公关公司,因为今年的新闻稿看上去和去年的一样痛苦和搞笑。《今日美国》网站则报道说,尽管长丰集团老总李建兴用英语做了演讲,但发言中却充满翻译上的歧义。

“倘若一些中国汽车品牌再这样盲目地、准备不足地参加国际车展,将很有可能损害中国汽车业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汽车工业专家贾新光说。中国汽车企业在国际车展遭到国外这样的负面评价已经不是第一次。

专家认为,参加国际车展的中国品牌中,有一些并不是中国的龙头品牌,这些汽车制造商参展的目的更多是寻求“展示、宣传效应”,而对于其展示产品的质量、实用性却并不在意。“许多参展企业在参展前根本没有对国际市场有所了解就匆匆上阵,导致参展车型并不符合国际标准”,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汽车的整体形象。

环球时报指出,中国汽车要想真正登上世界舞台、真正“占领欧美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专家说,实际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中国汽车品牌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出口世界”,质量和售后服务是中国汽车品牌的“两大硬伤”。“有一些生产企业在外销国际时没有任何售后服务,可以说是‘赚了一笔钱就跑’”。对于中国汽车制造商而言,当务之急是“扎实地提高生产水平和技术创新实力”,而不是一味地想着到国际车展“秀”上一把。

吉利汽车跃跃欲试进军加拿大

据世界日报消息,中国吉利汽车公司和中美汽车合作公司(Chamco)已经宣布,將从明年起在加拿大以低廉的价格销售吉利汽车。具体操作安排中国汽车进入北美市场的中美汽车合作公司表示,將在加拿大销售的车款,是吉利公司生产的小型卡车(pickup)和多功能车(SUV),起价1万3500美元左右,准备第一年销出1万5000 辆。这样的价钱,比目前加拿大市场上同类汽车中最便宜的都要低20%。

中美汽车合作公司执行长薄勒克在底特律说:“品质、式样和价格,將使吉利汽车公司能够达成在加拿大的销售目标。”

报道说,作為中介和推销商的中国汽车合作公司,在帮助外国汽车进军北美市场方面很有经验,最近二十年来,已帮助许多外国品牌顺利地进入了美国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韩国现代汽车曾与 CHAMCO 公司合作把现代汽车成功地打入了美国市场。 但北美汽车市场是全球竞爭最激烈、标准和都要求最高的地区,经济和科技实力均比较低下的吉利公司,是否能在这个市场站得住脚,值得观察。

从价格上看,吉利公司以1万3500加元的价格在北美出售汽车,应该仍有利可图。问题是吉利公司有没有能力在北美设立庞大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纲络,因為卖汽车不像是卖皮鞋,你付我钱、我给你货,银货两讫,交易便完成了。

出售汽车的公司,一定要有完整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以便向顾客提供保证和维护、修理服务。在北美出售汽车,还有一项不容忽视的服务,那就是否能够提供汽车贷款服务,因为很少有一下子掏得出一万多元现钞能力的购车者。

吉利公司是1980年代中期才起步的乡镇企业,最初以制造冰箱配件起家,1994年涉足摩托车製造,1997年才开始著手制造微型汽车。虽然该公司发展迅速,然而不要说在全球的排名,就是在中国的汽车行业內,规模和財力也都相当靠后。 可见吉利车正是环球时报所谓非中国龙头品牌。

世界日报说,回顾北美汽车销售市场,有多少国际著名的汽车公司在此锻羽而归,如法国的标致、义大利的飞亚特、俄罗斯的拉达。

勇闯北美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其实不止吉利一家,至少在五年前,美国商界名人布瑞克林即开始為在美国销售中国奇瑞汽车公司的产品布局。布瑞克林当时扬言,他將从2007年夏季起,在美国出售零售价预期為1万9000美元的奇瑞中型轿车,並將在美国各地设立200家经销店,未来还要进军加拿大。可是,中国奇瑞进军北美之事在前年底即无疾而终。

相对於奇瑞公司和其美国代理商布瑞克林,吉利公司的进军北美策略比较保守,採用的是渐进策略,即先在其它国外市场尝试外销,在取得经验后再进入北美。

中美汽车合作公司执行长薄勒克表示:“吉利汽车已在52个国家销售,他们生产的汽车在最恶劣的气候下接受过严格测试,吉利汽车是经得起考验的。”

中国五款车登陆巴黎

另据环球时报2006年9月30日的报道 ,已经举办了108年的巴黎车展是世界五大车展之一,当年巴黎车展的亮点之一就是,来自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首次在巴黎车展亮相,引起各国媒体的关注。

中国参展的主要是陆风汽车和长城汽车的五款车型。虽然这些中国车与来自日本、韩国及欧美的一些著名品牌汽车同台亮相,但受到的关注一点都不比后者少,许多专业人士都以挑剔的眼光将该品牌汽车与欧美同类车进行比较,并用数码相机拍下车体及内饰的有关细节。

法新社评论说,陆风汽车和长城汽车仅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先锋,在不久的未来,中国车将在全球奔驰。分析认为,到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就将占世界首位。

陆风是第一个登陆欧洲的中国汽车品牌,在2005年法兰克福车展上遭遇“碰撞门”事件后,欧洲人曾一度将中国车称为“危险的铁皮罐头”。在这次巴黎车展上,参观者对中国车的关注多多少少带了点“好奇”和“怀疑”。事实上,在正式开展前,中国车已经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和记者的关注,他们中也有人认为它的塑胶、油漆、门闩都还不够理想。一位参观者坐在造型时尚的车中说:“它开始看上去像辆真正的汽车了,不是吗?”一位谢绝透露名字的法国经销商边用力拉车内的毛毯边说:“质量的确不太让人满意,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会迅速改善。”

陆风代理商伊莉莎白·扬说:“我们看到了日本和韩国汽车在欧洲的成功,我们同样相信中国汽车也会成功,而且它的成功速度会更快,5年内情况就将有大改变,中国的汽车厂商将在欧洲大出风头。”

日本本田汽车展台的负责人说:“中国要赶上欧美和日本的竞争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日本的汽车工业也走过很长的路,我们先是模仿,然后改良,这都需要时间。”但是他也承认,现在日本的汽车厂商已经非常重视来自中国的竞争。

法国《世界报》则称:“尽管中国人只展出了少量车型,不少欧洲厂商已经感到了竞争的压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车商说:“虽然现在中国车对欧洲品牌难以造成威胁,但是欧洲中低端市场将最终成为它们的领地。”

比利时Eurotax汽车公司的专家伊迪斯·巴尔德认为:“中国汽车厂商做得比日本厂商更好,因为他们学习得更快。我相信,不出3年,中国品牌将能同福特、本田等品牌相媲美,从而在欧洲市场上同过去的垄断者们一争高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