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县委书记网上“晒工资” 老百姓很郁闷 /

县委书记网上“晒工资” 老百姓很郁闷

8年前刚来定安工作时她的工资是600元,随着经济发展现在已有两三千元。3月27日,海南定安县委书记孙颖在回答“2008中国网络媒体海南行”记者提问时,主动晾晒个人工资。她同时介绍,去年该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835元,增长22.5%,农民人均纯收入3336元,增长16.6%。(3月27日新华网)

在过去8年之中,工资涨了5倍,这要是一个普通工薪族的工资单该有多好。月薪两三千元,对于县委书记来说或许并不算高,假如老百姓也有如此增速,去年那个“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的流行语还会流行吗?

群众钱囊变得丰厚,县委书记当然理直气壮地享受涨薪。然而令人郁闷的是,在包括定安在内的很多地方,工资能有5倍增速的人并不多。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1992年至2004年的12年间,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工资仅提高68元。更令人深思的,是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提供的一组数据:过去4年,城镇居民收入虽连续以12%速度增长,85.4%的人却认为其工资涨幅根本达不到平均数,甚至有7.1%的人认为不涨反跌。

85.4%的公众享受不到县委书记工资涨5倍的喜悦,是因为连续的工资增长,主要涨在了另外的14.6%群体身上――譬如垄断行业、金融行业的企业高管,中国平安公司董事长马明哲税前报酬居然达到4616.1万元,另有2000万元奖金直接捐赠给宋庆龄基金会,其收入相当于3300名农民工的年收入。原本共享的蛋糕,切割时却向富人倾斜,12%的增幅多装进了少数人口袋,光鲜漂亮的平均值下,公众却要面对比自己收入涨得更多更快的房价、药价、菜价、肉价、粮价、油价以及学费,身负生活之重,他们怎不产生工资如蜗牛爬行的焦虑和隐忧呢。

公众期待所有官员都能晒晒工资收入,并与更多草根“晒客”作一番比较,从中体会民意热望。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某些官员能像孙颖这样晾晒收入、与百姓作比,应该就不会出现“防止务工收入的过快上涨导致价格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降低劳动力成本所推动的通胀压力”这类的说法了吧。老百姓最怕的就是此类官员――由于自己拿着多少倍增长的工资,就认为老百姓收入已高得吓人,欲削之为快。过去是防火防盗,现在连为职工增加收入也防,这算什么逻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