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四川地震灾区伤员大转移,举国接应 /

四川地震灾区伤员大转移,举国接应

四川5.12大地震造成数万同胞遇难,逾20万民众受伤,全力抢救伤员生命是眼下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地震灾区加紧救治伤员的同时,全国各地正加紧调派 火车专列、民用飞机,从震区向医疗设施完备的外省市运送伤员,八方支援抢救生命。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接力,进入争分夺秒的下半程。

「挑战生命极限的前半程,病人依靠坚强的意志自己完成了,他就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大英雄。」重庆新桥医院院长王卫东说,「我们医务人员要争分夺秒,完成下半程的挑战接力。」

21日,四川灾区转出伤员1,211人,此前已转送伤员1973名。这些数据变动的背后,是中国各地民众心手相连,齐心抗震救灾的真切写照。

重庆:生命强者截臂进食

以179个小时挑战生命极限的31岁羌族人马元江,是救援人员18日下午在映秀湾发现的生还者,他于20日下午3时入住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重症 监护室。入院后,经院方检测显示,马元江全身多处器官损坏,包括严重的肾功能损坏和多处皮软组织感染坏死,以及因挤压时间过长造成的左前臂坏死,伤情十分 严重。

据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周跃教授介绍,通过入院后12个小时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马元江的体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医院当即决定在次日凌晨2 点 40分,对马元江进行了左前臂截肢手术。21日早晨,手术后的马元江便进食了50毫升稀饭。目前,马元江的生命体徵平稳,他的妻子也已赶到新桥医院照顾 他。

截至21日晚,重庆市已收治灾区伤病员2,258名。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收治伤员按2,000元/人先行预拨医疗资助,生活资助费按月预拨。所有医疗资助和生活资助资金由接收的社会捐赠资金和财政预算安排解决。

西安:接运专列全天待命

21日清晨6时58分,运载着248名北川、绵阳、广元重伤伤员的「救12次」专列抵达西安。西安紧急出动200多辆救护车,800多人的服务团队进行现场救护,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将这批伤员从车站送往第四军医大学所属的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

据了解,今次到达西安的248名伤员,多是亟待手术的重伤员。西京医院和唐都医院已腾出8个病区的500张床位,抽调230名医疗骨干组成医疗救治 队,并将对所有伤员进行免费救治。从21日起,1400名四川伤员将陆续抵达西安接受救治。而为了更好更快接运地震灾区的伤员,西安铁路局已经整修准备了 3列专列共51节车厢,24小时待命准备发往灾区运送伤员。

广州:秘製靓汤去「湿气」

21日上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楼创伤科3号病房内一片欢声笑语。原来,7位「广州妈妈」自发来探望昨日刚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四川小伤 员。这些有心的妈妈还特地在家熬好「秘製」雪梨琵琶汁,为小伤员们去「湿气」。还有广州市民给该院的4名伤员每人送了一块吉祥玉,祝他们平安。有医生表 示,先期到达广州的100多名伤员,伤情多数较重,市民过于频繁的探望,会或多或少影响救治。

广东省卫生部门经过争取,得到治疗1000名灾区伤员的名额。截止21日,先期283人已经到达广州,22日晚180伤员将分批抵达广州白云机场。

珠海:绿色通道迎伤员

22日晚上9时,珠海机场以绿色通道迎来首批从成都机场运出的四川灾区36名地震伤员。珠海市派出数十辆救护车,投入上百医护人员将伤员分别运往珠海市两家骨干医院进行救治。

市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提前几天就腾出上百张病床,配备了一支素质较强的医疗队伍为这批多数为骨外伤病人。

上海:灾区女孩步出伤痛

上海接收的首位灾区伤员—北川中学高一学生颜丹正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治疗。目前女孩已无生命危险,伤势恢复良好,下周有望痊癒。颜丹因地震引起的强烈心理创伤,亦在医护人员的照料中逐渐癒合。

颜丹的主治医师、骨科主任李明告诉记者,地震惊吓让颜丹从原来的活泼变得内向警惕,初到上海她就如「一隻受惊的兔子」,比起全身多处软组织受伤,眼底出血的外伤,颜丹心理上的地震后遗症更严重。

为此,院方特别安排医生和护士各2名,专门为颜丹做心理疏导。为尽早消除丹丹的陌生和恐惧,医院还特地为她营造了四川气氛,主治医生李明尽量用四川话 和颜丹进行沟通。此外,颜丹身边24小时都没有断过看护人员,长海医院骨科医生陈自强脱产陪护小丹丹,医院特地将一名同龄病人小龚安排在颜丹邻床,希望同 龄人的开导让颜丹早日走出心理阴霾。丹丹笑着说,她和龚姐姐无话不谈,第一天见面就聊到半夜一点。说这话的颜丹,神情间似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和开朗。

据悉,上海接受四川伤员的专列已动身入蜀,三天内400名左右伤员将抵沪。

深圳:空姐折纸鹤祝福

22日凌晨,首批60位地震灾区的伤员搭乘深圳航空公司的救援包机到达深圳。这60名伤员大部分为四川广元市青川县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仅6岁,全部由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转送来,多半为骨伤伤员。

按原定计划,深航的救援包机应该在21日早上6时起飞,但从当日凌晨4时起,包机接连收到民航总局5次航班变更通知,起飞时间一再改变,最终首批转移 到深圳的灾区伤员终于在晚上10点左右起飞。面对地面频繁的变化,深航乘务人员表现坦然,反而利用这段时间的空閒,手繫象徵生命意义的绿色丝带,将祈祷与 祝福写在纸上,折叠成千纸鹤黏贴在机舱的各角落。「不抛弃,不放弃,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祝你们早日康复。」

22日凌晨0点50分,第一批飞机运送来的伤员终于运抵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过专家诊断,这些伤员的治疗及时展开。

福建:4万安置房赠灾区

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透露,除向灾区捐款逾6亿元人民币、派出700多人的救援队伍及运送设备投入救灾工作外,闽省将按中央部署,安排8家医院接受来自灾区的300位重伤员,并为灾区提供4万套安置房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据悉,300名伤者大多为伤势重、康复期长的重伤员,其中100人将通过民航班机运抵闽省,另外200人将乘分流专列抵达此间,日期待定。另悉,福建 省建设厅将为四川灾区提供4万套过渡性安置活动房,其中1万套由厦门负责,其他3万套将分配给闽省其馀8个设区市。建设活动房所需的约6亿元人民币由各设 区市与省级财政联合承担。4万套活动房将作为住房、中学、小学、商店等,分别在都江堰、彭州、崇州、乐山等地建设。

长沙:川籍医护塑家感觉

本月24日至26日,由四川地震灾区转出的500名伤员将抵达长沙。这些伤员将被安排在长沙的14家三甲医院接受救治。

据了解,接到任务后,长沙14家三甲医院均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腾出最好病房、配备最强的医护队伍、提供最优的生活服务。为解决交流上可能存在的障碍,湘雅二医院还特别寻找四川籍医护人员或会讲四川话的医护人员为伤员服务,让他们有家的感觉。

云南:伤者家属感动落泪

22日上午9点55分,载着首批243名地震灾害伤员的「救5次」专列徐徐开进昆明车站,一名脚缠着绷带的老太太在志愿者的搀扶下走下列车,记者上前採访老人来到云南疗伤的感受时,老人一句话没说,上前拉着记者的手含着眼泪坚定地说了两个字:「亲人」!

云南省卫生厅厅长陈觉民说:「我们计划接收1000名来自灾区的伤员,目前已经准备了1600多个床位。」来自四川江油县的屈明亮坐在红会医院的救护 车裡,不断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说着谢谢。他是陪同自己81岁的母亲一同来昆明的。老人在地震中被砸伤了左腿,伤势严重,之前已在乡医院治疗了数日。谈到赴昆 路上的感受,屈明亮眼睛有些湿润:「一路上对我们照顾得非常好。医生治疗很用心,对我们的生活也很关心,有时候感动得想掉泪。」

济南:收养灾区孤儿无望

来自四川灾区第一批36名伤员及36名陪护22日早上经空运抵达济南,下午第二批伤员也运抵济南。在21日的新闻发佈会上,记者从济南市民政部门了解 到,四川灾区民政部门表示,地震造成的70多名孤儿领养基本不会出本省,劝济南市民用「其他方式表达爱心」。许多港人也表示想要收养地震孤儿,但据此看 来,港界爱心人士领养地震孤儿基本无望,港人亦可「通过其它方式向灾区奉献爱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