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老女排:半数定居海外 或成商界精英 /

老女排:半数定居海外 或成商界精英

1984年之后,第一代女排姑娘纷纷退役。退役后的她们大多成为处级干部。如今,“老女排”有半数定居海外,留在国内的也都进入体育界的领导层,或者成了身价不菲的商界精英。

曹惠英(副攻手)

“文革”后中国女排第一任队长。1982年,28岁退役后进入北京体育学院进修,毕业分配到原国家体委的中国国际体育旅行公司任副总经理。

90年代初,曹辞职随丈夫自办公司,从事体育文化领域内的经纪业务。她创办的“曹慧英国际体育文化公司”在北京颇有名气,还有一座颇有气势的“龙德行大厦”。

1997年,曹慧英全家移居加拿大。

孙晋芳(二传手)

女排第二任队长。1983年,因严重伤病,有“神二传”之称的孙晋芳,28岁退出国家队。

之后,孙出任江苏省体委副主任,分管全民健身和体育推广经营等工作。

2001年初,孙晋芳调至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担任主任。此后至2003年,中国体育彩票销售大幅度攀升,不到三年销售总额就达到570亿元,超过过去7年总和。

2003年,为备战雅典奥运会,体育总局又将其调入国家网球管理中心,担任主任至今。中国女子网球队之后取得重大突破:2004年,李婷、孙甜甜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了女网双打冠军;2006年,郑洁、晏紫在四大满贯赛事上两获桂冠;郑洁进入法国公开赛女单十六强,李娜摘下首个WTA赛事单打冠军等。

张蓉芳(主攻手)

女排第三任队长。世界排坛最矮的主攻手之一,但其强大的网前杀伤力被称为排坛奇迹。洛杉矶奥运会后,27岁的张蓉芳退役,出任四川省体委副主任,与中国前男排二传手胡进结婚。

1986年,中国女排因内部变故又把她推到前台。距世锦赛仅三个多月,袁伟民让她出任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当时不到30岁的张蓉芳既无执教经验,又怀有身孕,但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了“五连冠”。

1987年后,张任国家体育局训练局副局长、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丈夫胡进曾两次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如今,她担任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排协副主席。

郎平(主攻手)

女排第四任队长。世界三大扣手之一。1985年,25岁的郎平退役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读英语专业。

1987年4月以公派自费身份,赴美留学。1988年获攻读新墨西哥州大学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资格。1989年到意大利摩迪那俱乐部打球,次年应召回国参加第11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获亚军。

资料图:郎平在洛杉矶。

1991年回新墨西哥州继续学业,并任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队教练,率队获美国东部地区女子排球赛冠军。期间历任八佰伴全明星队和世界超级明星联队主教练。

1995年2月回到北京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当时女排成绩滑至世界第八。同年她率队获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三名;1996年率领中国女排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

1999年3月,因身体状况不佳而辞职。

此后出任意大利摩迪纳队主教练,同样战绩辉煌。2005年,任美国女排主教练。今年8月,郎平将带领美国女排参加北京奥运会。

陈招娣(接应二传)

因左胳臂严重受伤,吊着一只手坚持上场,获得“独臂将军”的称号。由于腰伤,1983年28岁时退役。

之后就读北京体育学院,毕业后担任过八一女排和国家青年女排的主教练。经历两次手术后,转任中国女排领队,协助当时的主教练胡进。1992年底,返回总政文化体育局。

199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文体局副局长,1998年升任局长。2006年中央军委正式批准陈招娣晋升少将军衔。

2007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同时兼中国排协副主席一职。

杨希(主攻手)

当年被称为中国的“山口百惠”,1982年26岁时退役。1985年开始从事商业活动。

后留学美国,攻读心理学研究生。回国后投身房地产,创办“腾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商多年。

周晓兰(副攻手)

由于拦网出色,被誉为“天安门城墙”,被球迷公认最漂亮的女排队员。洛杉矶奥运会后退役。

27岁退役后进入上海体育学院学习,之后就职于国家体委。

1995年,已是体委系统最年轻的副司级领导。

1995年辞去公职,随丈夫、前中国男排侯晓非定居美国。最初,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做排球教练,后在马里兰州爱德华市的一家医疗器材公司做工程师,目前是公司部门负责人。

朱玲(副攻手)

当年有“海曼克星”之称,1984年,27岁退役后任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带职入四川大学学习。与四川男排原二传手杨涛结婚。

1988年,被提拔为四川省体委副主任,一度分管体育彩票,四川成为全国的彩票销售标兵。2004年任四川省体育局局长。

梁艳(副攻手)

女排“五连冠”唯一全程参赛选手。1987年退役后,26岁的梁艳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到《新体育》杂志社当了4年编辑,后下海创办“梁艳体育广告公司”。

1992年和1996年两届奥运会,该公司都做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广告代理。目前,梁艳的君达广告公司业务辐射国内外。

侯玉珠(主攻手)

被中外记者称作中国队的“秘密武器”。

1986年退役,23岁的侯玉珠就读对外经贸大学。

1990年下半年加盟德国斯图加特俱乐部,1993年中止合同,代表福建女排参加第7届全运会。同年底,奉郎平之召,赴香港加盟八佰伴明星联队,1994年底回到内地。

曾任福建体育中心副主任,现任省体育局竞赛管理中心主任,兼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

杨锡兰(二传手)

1989年,28岁时退役,极欣赏她的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亲自挽留。后介绍其去瑞士洛桑奥委会总部工作。

再到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又到联合国在瑞士的机构工作,因身体原因辞职。近两年杨锡兰基本在治病,同时照顾家庭。

姜英(主攻手)

1988年,25岁的姜英退役。1990年6月与丈夫到澳大利亚,担任南澳洲体育学院女排训练队教练,连续6年澳大利亚女排联赛中获得冠军。2003年,当了13年体育老师,姜英辞职,相夫教子。2004年底,澳大利亚排协邀请她出任澳国家女子排球队教练。

与女排队员相关的一些人,也被女排的光环普照,人生的际遇因此改变。

1984年中国女排夺得“三连冠”之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亲自批示:提拔袁伟民。这位女排的主教练一步当上国家体委副主任——由运动队主教练直接升任到副部级干部,这在中国绝无仅有。

而作家鲁光描述中国女排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一出版,就获得巨大的成功。初次付印的5万册,一面世即脱销。当时身为原体委官员的鲁光一举成名,被请到全国各地作报告,各大报刊出版社约稿不断。

宋世雄的解说伴随女排获得“五连冠”,20余年之后,他的声音,仍然是人们记忆中的经典。有人说,“宋世雄的声音成就了中国女排,中国女排更成就了宋世雄”。解说女排比赛迎来了他解说生涯的高峰,1984年当选为第六届人大代表。

当年,《新体育》的排球记者何慧娴,因女排“五连冠”报道起家。历任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