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学者呼吁:警惕奥运流于形式折腾扰民 /

学者呼吁:警惕奥运流于形式折腾扰民

北京奥运会力求成为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盛会,但一向都是本着节俭的原则进行筹办的。5.12大地震发生后,这一原则更是得到了严格的延承。据《瞭望》周刊报道,不过随着奥运日益临近,一些地方举办的活动逐渐增多,部分学者呼吁应当防止流于形式的一些活动。

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北京就提出要坚持五个方针,其中就有贯彻节俭办奥运的方针,而且我们的国情以及现在面临的大灾难更不允许出现铺张浪费。不过虽然恪守着“节俭”原则,但仍有一些地方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举办一些流于形式的活动。比如任何活动都凑出个“2008”来,并出现了一些缺乏实质意义的“虚活”,花费更是不可小算。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善鸿教授对《瞭望》表示,若以迎奥运为名,搞得人山人海,就容易形式主义。他指出,如果形式过于排场的话,开销未免太大,喜庆的奥运会更要体现人类的博爱思想。“在大地震后,真正的奥运精神,是悲伤中要体现勇敢,喜庆中要表现一种深刻的内涵,用圣人的话说就是要适度——适可而止,分寸恰当,”齐教授表示。

对于一些地方不计成本的铺张做法,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成言教授的分析一针见血,他指出这些做法无非是想引起媒体的关注,给上级领导看,属于一种商业炒作。“有特色、高水平”并不是要一掷千金搞五花八门的活动、炮制华而不实的吉尼斯纪录。他表示,部分媒体的推波助澜对于这种流于形式的炒作更是一种助长。

李成言教授认为,有关部门在倡导和组织迎奥运的活动时,既要考虑形式更应确保针对性,要让群众自愿参与并从中获益。“要防止(办奥运、迎奥运中的)折腾、扰民。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不仅仅在于经济上不浪费,也还在于精力、时间上的节省,”李教授对《瞭望》表示。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杨钟红副教授更进一步指出,公众要科学、节俭、理智地迎接奥运,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以合理引导,多创造有利条件,科学统筹规划迎奥运的活动。

附:国内北京网民关于奥运扰民的抱怨言论

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反而感觉很郁闷,巴不得奥运赶快结束!!

(1)北京现在真的是一个大工地,天天到处都是乌烟瘴气!

(2)满大街都是警察,搞得像进了警察局!

(3)地铁连白酒都不让带!!靠,你家用白酒炸地铁阿!

(4)小区里面的路是修了一遍又一遍,原因,颜色和楼房墙的颜色不搭配!!靠,现在四川都吃不上饭了,丫还管颜色!浪费。

(5)7/20日~9/20日单双号!好啊,治理污染!丫就不知道想象其他办法么!!就知道单双号,给便宜了三个月的养路费,靠!!养路费才几块钱,大头是保险,你丫怎么就不能给便宜3个月的保险呢!?

(6)晚上10点多钟了,警察敲门,说要检查,靠!隔壁有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是到北京来闯荡的,可能没有暂住证,大半夜的被警察带走,人家也不容易,都把大学毕业证打出来了,还有工作证等,就这也不行,靠!!!第二天我用我的房子给他们办了暂住证。

(7)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生气了,北京下了快半个月的雨,小区里刚修好的路全部是水,一看,下水管呢?没有?靠!怎么修的路!?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