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加拿大华文报纸应削尖脑袋服务华人 /

加拿大华文报纸应削尖脑袋服务华人

本网注:此文摘自万维读者天下论坛,作者署名:上官天乙
________________

加拿大环球华报召集专栏作者和一些社会名流开茶话会,讨论如何把报纸办得更好,用意显然是不错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俺在会上没有发言,只好会后补写几句,算是礼尚往来的一个表示。

古今中外的报纸大体可分为三大种类,一种是天天出版的日报晨报晚报,一种是隔三差五定期出版的时报周报月报,还有就是不定期出版的什么报。环球华报一周两次,定期出版,属于第二类。

第二类跟第一类报纸相比,出新闻争先求快明显不占优势,重大新闻有所遗漏也在所难免。在这个意义上,日报晚报堪称新闻正规军,时报周报月报是游击队。找最新消息,人们一般听广播开电视上网站看日报晚报。

但是劣势也可以转变为优势,关键在于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抢新闻抢不过人家就少抢点,不可避免有所遗漏也正好不搞求全责备,从而把大量人财物力节省下来,集中使用,重点突破,做到高度机动灵活,出奇制胜。

所谓重点突破主要针对那些影响重大而读者又特别感兴趣的事件和问题。比如中国SARS,台湾大选,加拿大大选,留学生赵巍遇害等等。对这些大热的题目,时报周报月报有时间有条件做大做全做深做透,与日报晨报晚报相比,不居劣势反而有优势。应该拿出不怕挂一漏万的大智大勇,舍得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舍得拿下其它不关紧要的内容,给足版面,予以优先突出强调。

时报周报月报的新闻,大部分实际上是旧闻。这里就有个如何变旧为宝的问题。俺的想法,可以借鉴读者文摘等文摘类刊物的成功经验,去粗取精去浮存实,精选荟萃日报晨报晚报内含保存价值的有用信息,以及时效不强趣味醇厚的形形色色鸡毛蒜皮。如果人力足够,再把它们浓缩提炼成三五百字的短小条目,分类罗列,体系一贯,简明扼要,阅读方便,报纸自会透现出老成持重扎实实惠的成熟魅力。

当然,不管日报晨报晚报或者时报周报月报,还都仍然是新闻纸,多少都得有最新时事动态的反应,作为一家新闻单位立足社会,也需要应对方方面面的新闻发布需求。其中关键,在于同时保持头脑清醒,坚持有限力量分配和投入的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说一千道一万,报纸的根本目的是服务读者,无论衡量须重点突出的重点还是实用信息的是否实用,都以读者好恶为出发和依归。因此有两个根本问题需要先弄清楚。一个是环球华报面对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读者。依个人经验见闻和主观猜测,大陆移民居多,而且恐怕年龄偏大的人对它较感兴趣。年轻人忙于工作谋生,看报时间相对较少,信息来路也比较多元,网站广播电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报纸不是特别必需。俺家附近有个免费取报点,见到大清早起跑去取报的,多为老年人。还有就是,越是新移民,对华文报纸越感兴趣,以后时间长了,周围环境熟悉了,消遣娱乐花样多了,就慢慢变得可有可无。移民第二代对华文报纸更是很少留意。以在下为例,刚来的时候,中侨互助会的“松鹤天地”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现在,好不容易买份星岛明报世界日报,也一般就是一目十行翻翻而已。

再一个问题,也是根本的根本:读者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我看华文报纸主要看本地新闻,以及原创作者的言论文章。其它内容,多在网上早有涉猎。顺便说说对座谈会的看法,在下觉得让我们这些有关人士出谋献策,也主要就是从专业角度敲敲边鼓,或者班门弄斧一番,大家彼此彼此,很难谈出新道道。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如直接向一般读者投石问路,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兴趣何在,来得切实得力。

现在报纸也有网站,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接触了解读者已经变得容易多了,只须巧立名目,贴出一些调查问卷。如此轻而易举就能做成好人好事,何乐不为?

只不过由于登陆新闻网站的网民大致以中青年居多,文化程度较高,生活可能比较优裕,与报纸读者群的特征不完全吻合一致,网上调查的误差范围难免要大一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