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加拿大都市报:跟随骑自行车警察出巡 /

加拿大都市报:跟随骑自行车警察出巡

(加拿大都市报)骑自行车巡逻的警察,在多伦多城区很常见,但是在北面的约克区却不常见。原因是多伦多城区建筑密集,每个分局辖区相对不大,适合自行车巡逻。而北面的万锦市等,几乎没有集中的城区概念,仅约克区警队5分局的辖区就覆盖万锦市和北面的Whitchurch-Stouffville镇,面积几乎等同多伦多几个分局辖区。每个主要小区之间都是由漫长空旷的公路相连,所以骑自行车跑起来真的是玩命。

记者 李海涛

即便如此,每年夏季约克区居民还是有机会看到这些艺高胆大的单车警员。今年的自行车巡逻从8月中旬才开始,约克区5分局组织了一个15名警员组成的“骑警”分队,其中9名都是华裔警员。在夏末秋初的时节巡视在万锦市的闹市、树林和公园内。《加拿大都市报》记者追随他们的巡逻路线,看看这个堪称唐人之都的万锦市。

小朋友高高兴兴得罚单

5分局警员刘米娅(Mia Lau)实际上是一名白人警员,她很自豪自己的姓氏会让人误以为是华裔,为此她开怀大笑。她也是单车巡警中的唯一一名女警,在巡警队中起着女性很亲和的作用。比如在和儿童、家长的交流中,孩子们很容易就和她混得很熟。

自行车作为一种便利的交通工具,能和普通民众一样自由出入居民小区,近距离接触居民。有的时候他们小组会站在小区的交叉口,检查过往汽车的守法情况,以及骑车人是否遵守交通规则,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种蓝色的罚单。起初记者以为这不过是罚单而已,没什么新奇的。但是后来发现他们对一些戴着头盔骑车,十分守规矩的小朋友居然也大开罚单,难道他们是疯了?

等小朋友们走后,记者才得以近距离看看这种蓝色罚单。原来这种罚单是约克区警队今年推出的新罚单,不过是表扬性质的。英文里所有的罚单都叫做Ticket,因此这种罚单叫做Positive Ticket。专门让警员如果看到小朋友有正确的行为时,用这种Ticket予以奖励,里面除了奖励证书之外,还有两张快餐汉堡的免费券,既光荣又实惠,怪不得孩子们吃“罚单”的时候都咧着嘴直笑。

家长们也是倍感荣幸,他们表示平时让孩子戴头盔说十遍,也不如警察说一遍管用。和中国的情况差不多,孩子就是听老师和警察的,甚至到了崇拜的地步。这张Ticket不但有警察总长的表扬信,还有免费餐券,孩子拿到学校秀一秀对其他孩子一是一种积极的教育。

刘米娅对记者表示,不要以为警察只会开罚单,类似这样的表扬单是约克区今年推出的新举措,可以拉近警员和青少年的关系。防止青少年犯罪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小区警务工作。大家提起来青少年潜意识中就是一群无法无天的坏形象,谁的话也不听,甚至和警察都有一种抵触心理。因此,这种表扬性的“罚单”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警察在看着他们身上优秀的地方,从而潜移默化朝着好的方向努力。

他们这个小组属于5分局的小区响应组,除了在热点地区维持治安之外,教育和联络的功能也相当大。由于单车警员可以从孩子一样的视角去巡视这个社会,而不是坐在警车里观光一样。他们遇到的事情是最直接的,看到的问题是更细致的,对所谓的热点地区了解会更深一些。他们不用像平时驾车巡逻那样,思路和目光都是在飞驰,有时想和路边的居民交谈,但很容易因为飞驰而过而错过。骑单车则不用停车就很容易和居民随时交谈,双方的距离随之缩小,关系却随之加深,信息的交换量也随之增大。

经验所知,很多案件的侦破都要归功于“知情人”的举报,他们站在家中却可以看到很多故事的发生。但是大部分知情者除非警察找到自己才会说一些情况,而不愿意主动花时间到警察局,或者因为自己诸多琐事而中断举报的念头。一旦面对警察的直接提问,他们却愿意说一些事情,警方把这些人称之为“窗口监视器”,他们的信息丰富而关键。

无障碍巡逻 草上飞

相对于马力强大、坚固无比的警车来说,警用山地自行车简直就是武侠书中的草上飞。自行车是一种有效的执法交通工具,因为很多犯罪并不是发生在马路边上,或者开着车就能看见的地方。一些建筑的背后、僻静的公园密林中、车辆无法通行的角落,往往是罪案频发的地方。

此外自行车又是一种无声的交通工具,往往在不经意间已经出现在违法者的面前,尤其是在城市交通拥堵的高峰时刻,经过训练的自行车巡警则游刃有余,为快速赶到现场赢得宝贵的时间。

约克区警队第5分局的代理警长刘天河表示,加拿大的夏季短暂,因此人们会利用这珍贵的时间到公园、林区小径等天然的地方尽情狂欢。与此同时违法饮酒、吸食、贩卖毒品的犯罪行为也随之增多。约克区警队由于受到城市布局结构的限制,不能像多伦多警队那样常年提供自行车巡逻服务,因此特别在夏季派出自行车巡逻队,在闹市、公园、密林中等警车不容易抵达的地区,进行巡逻,以便不留治安死角。

据刘米娅介绍,他们巡逻刚开始几天就抓到了5名涉毒嫌犯。都是因为可以近距离地在小区巡逻才可以发现的犯罪踪迹,比如他们一次在加油站给自行车打气的时候,就发现一名白人男子形迹可疑,于是就上前盘查,结果在他身上发现一批超过个人用量的毒品。他们怀疑这名男子涉嫌贩毒,随后呼叫警车把他带走。

另一名自行车巡逻对的越裔警员Rich Ho,也是5分局的摩托巡警。自行车队15名警员中有9名都是华裔,而Rich也把自己称为80%的华裔,因为在执勤过程中很多居民都尝试和他用粤语或者国语交流,后来才知道他是越裔,不过还是对他感到十分亲切,所以他也早把自己当作华裔看待,说自行车队有9.8个华裔警员才算精确。

他执勤骑单车和驾驶摩托各半,和记者也是老朋友,听说记者正在采访自行车巡警,就马上驾驶摩托车过来凑热闹,顺便多拍几张照片。虽说平时是威严的警察,但随和起来完全是孩子气十足。一看到记者他就兴奋地说刚抓了一个涉嫌吸毒驾车的人,原来他正在Hwy 7上巡逻,等红灯的时候发现前面一部车音乐开得震天响,他觉得司机有点异常,就到车边让他摇下车窗,马上闻到浓重的大麻味道。所以他就对全车进行彻底搜查,结果发现一批大麻。司机正在High的时候,没料到警员就悄无声息地来到身边,Rich表示如果平时仅仅是开车巡逻,不可能这么近距离地靠近其它车辆,这样的瘾君子就轻易地逍遥法外了。

畅游车河 英雄胆

在记者随行采访的过程中,因为装备和体力等原因,无法和他们一样骑着自行车巡逻,只有开着车尾随其后。但他们七拐八拐就到了一些公园的小路入口,记者的车辆就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此时才体会到一旦歹徒逃入这些地方,警察也得弃车徒步追击了,自行车的优越性就大大体现了。

在诉说自行车诸多优点的同时,其危险也随之而来。很常见的一种危险就是当自行车飞驰经过一部汽车的时候,突然打开的车门往往会是一种致命的打击。还有拐弯的大货车、公交车等,很容易忽视自行车的存在。

采访过程中其中有一段路程是在限速70公里的16街上,他们前往愚人村运动场进行巡逻。时值夕阳西下,高速西行的车辆在落日的余晖下,很难发现这些沿着路边行驶的自行车巡警。一辆辆高速行驶急于返家的车辆,呼啸着从他们身边驰过。他们只有靠着身上的黄色警察夹克反光,来警示自己的存在。换线、转弯、保持队形等,做得有章有法,在车河中谨慎穿行。

据统计,出勤时间和数量较多的多伦多警队自行车巡警是始于1994年,从来没有警员受到重伤,原因就是他们都接受了很严格的专业培训。相反,许多骑单车的市民却经常出事,原因就是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很多人以为会骑就可以了,自行车还要训练,对很多人来说似乎是多余的。

如何在当今复杂的交通环境下骑自行车而不出事故,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巡警自行车技术和普通锻炼的技术是不同的,他不是在专门开辟的林中车道上行进,而是哪里需要就要在哪里出现,即使是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也要游刃有余才行。比如和飞驰的汽车抢线换道、利用自行车弱小的闸片紧急剎车、面对突然而至的汽车如何保护自己。不但要在平坦的马力上骑,有的时候窜上马路牙子、上台阶、跳矮墙都是常事,甚至还有枪弹横飞的情况下如何飞车拔枪等等。

因此警员的自行车训练往往被细分为十几项科目,比如自行车控制、载重训练、编队行驶、追击、维修、巡逻程序、夜间巡逻、小区警务、交通法、体能训练等。这些仅仅是骑行训练的部分,警员的安全则是警方更注重的一个环节,需要训练如何制定复杂环境下的巡逻计划、分析犯罪特征及处置对策、在防护较弱的情况下如何使用武器、学员们需要学会即使在野地里也要如履平地的技术等。

全球来说,根据国际警察山地车协会的调查显示,79%的被访者在工作或训练中有受伤的经历,不过其中67%是轻微擦伤,只有4%是比较严重的骨折类的伤。11%的被访警察曾经被车辆撞过,好在一半人侥幸没有受伤,33%都是轻伤。受伤的人一般都是休息一周左右才上班,也有一半的受伤者一直坚持上班,总的来说伤势不重。

类似在巡逻中开枪、徒步追捕、举枪制服对方的惊险镜头,基本上寥寥无几。还是由3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骑单车参与追捕驾车嫌犯的行动,大多是嫌犯看到警察仅仅是骑自行车而已,从而产生驾车逃脱的念头。不过自行车警员只不过是执法链中的一个环节,他们随时呼叫都可以招来同伴的支持,包括各种形式的,类如地面、空中的警力。

小区执法 技巧多

据约克区警队的统计,辖区内的交通违法近来大有好转,2007年总共有2,695宗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相比2003年的3,353宗下降了19.6%。不过去年酒后驾驶的案例多达1,122宗,其中还导致1人死亡。危险驾驶359宗,导致6人死亡、8人受伤,竟然还有1,134宗肇事后逃离案。显示约克区的交通违法现象也不容忽视。

那么就骑自行车警员的巡逻而言,经常会违规骑自行车者并对其进行处罚,如果不受一些专门的训练,会遇到一些平时不常见到的困难。

例如自行车具有高度机动的特性,这是相对于车辆而言。很多车辆对路面的要求较高,马路牙子就有可能挡住它的去路。此外汽车转弯、倒车等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因此马力超大、坚固无比的警车追击和截停都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而自行车转弯调头非常迅速、对道路要求也不高,警员的自行车相对来说也毫无优势,在截停自行车的时候往往比较危险,大多数情况是以双方同时倒地为结局。

还有骑自行车的人身份界定也比较困难,因为大多数骑车的人可能没有驾驶执照或其它证件,法律也没有要求他们一定携带正规的证件。因此,当警员开罚单的时候,有可能得到的是一个假的姓名和地址,警员当时也无法查实,只有靠现场询问、观察来界定对方的可信程度。比如尽量多地问他一些问题,并详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再让对方快速地将自己所说的话重复一遍,说谎者往往不能很快地有系统地重复谎言。如果嫌犯是两个人就比较好办,将他们分开询问,就可以比对出破绽。让对方签名也是一个办法,说一个假的名字容易,但是签名的时候人们往往就很容易写出自己的名字,或者说签别人的往往不太流利。不过现在很多华裔签名都是签中文,这时候华裔警员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可能大家不太注意,实际上自行车违章的机会也是多多。比如晚上骑自行车没有灯或者反光物、逆行或者行对方车道、停牌不停或闯红灯、转弯错进对方线、 不做手势就突然转弯、太靠近机动车等,都有可能吃到罚单。

约克区警队副总长哈瑞奇(Bruce Herridge)是负责行动运作的最高首长,他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记者专访时候表示,自行车巡警是约克区警队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部分。约克区有众多的公园和小径,很多市民在夏季会选择哪里去休闲和锻炼身体,如果从来没有见到过警察在那里巡逻,他们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而自行车巡警这支高度机动灵活的队伍,就是为了让市民们放心地在各个僻静的公园和小径中娱乐享受,这是约克区全辖区的服务,不仅仅在第5分局辖区,每年夏天警队都会派出经过严格培训的警员执行这项任务。他也指出驻守万锦市的第5分局历来和辖区居民关系非常融洽,随着华裔警员的增多,华裔居民和警方的关系更为密切。该分局原局长现今调任约克区警队法庭分局负责人,原副局长升任局长,相信会和以往一样保持万锦市的一方平安。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了解约克区警队,他还将安排记者搭乘警队的直升飞机,了解高技术含量装备打击犯罪的奇功妙招。

《加拿大都市报》记者报料电邮地址:[email protected]

原文出自:

http://www.ccue.com/ccp_east/2008-08-21/1219367770d1237282.html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