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他们过得快乐吗?关心华裔老年人 /

他们过得快乐吗?关心华裔老年人

随着越来越多华裔新移民在加拿大落地生根,另外一个人群——他们的父母——也悄然登上这片新大陆。与受过高等教育的子女不同,这些老年人语言完全不通,生活方式也更趋传统。虽然加拿大有中国失去许久的清新空气和秀丽风光,但许多华裔老人的生活并不快乐。他们思念国内的亲友,怀念家乡的食物。更多的,还是那种想要落叶归根的情怀。有时候他们的子女忙于工作,把做饭、带孩子这样的家务都丢给父母,心灵的孤寂与肉体的疲累,令一些老人苦不堪言。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的父母也在加拿大和您一起,请多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令您全家可以真正享受天伦之乐。

买不到机票急哭了

一位读者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刘先生(化名)一家移民到加拿大后,两夫妻先后找到了工作,这样他们的孩子就没有人照顾了。如果把孩子送到全天的Day Care,每月至少要六七百块,这对新移民来真是不小的负担。于是刘先生把自己的母亲接了过来,办了一年的探亲签证,希望母亲可以感受一下加拿大的生活,同时帮忙带带孩子。

刘妈妈很高兴地来了。刚到这个陌生的国度时,刘妈妈觉得一切都很新奇,特别是纯净的空气与未受破坏的自然景观,令她觉得心情舒畅。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她开始觉得生活变得苦闷、无聊起来。刘妈妈整天在家里带孩子、做饭。儿子、儿媳工作很忙,加上经济因素,不可能经常陪她出去游玩。由于语言不通,她没什么朋友,有时候想找个人说话都没有。

几个月后,刘妈妈终于忍受不住,她要求回国,儿子儿媳没有办法,只得同意了。结果在买机票的时候发现,由于正是旅游旺季,要等一个月以后才有机票。刘妈妈一听买不到机票,竟然急得哭了。

像刘妈妈这样在加拿大度日如年的老人并不少见。另外一位老妈妈的情况和她差不多,只不过她能够体谅孩子的不容易,不能狠下心来要求回国。她只能跟要好的邻居发发牢骚,有时候流下悲伤的泪水。

怎能把老人当劳力

不少移民到加拿大的子女,都以为把父母接到加拿大“享清福”是一件孝顺的事。他们只看到这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却忽略了老人的内心感受。而且,中国近几代人的传统——祖父母带小孩——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他们觉得让老人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作为能够令老人“出国享福”的子女,他们理应得到这种回报。这样的念头虽然不会挂在嘴上,但却在行动中表露无遗。

在卑诗大学的Acadia Park,每天傍晚的时候,就挤满了带小孩出来散步的老人。他们的子女大都在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业紧张,根本无暇顾及老人和小孩,于是这里就成了来自中国各地的老人交流散心的地点。然而有时候,这样的交流是不够的。老人内心深处真正希望的,是来自子女的关怀与理解。终于有一天,一位老妈妈和女儿大吵了一架,第二天就坐飞机回国了。

大约一年前,在温哥华的一个网站上,一位女网友的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这位女士就要生孩子了,她希望她的母亲来温哥华照顾她,可是母亲说什么也不来,她觉得自己受了无比的委屈,觉得母亲的绝情简直不可思议。争论者有两派观点,一派对她表示同情,另外一派则指出,她只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母亲的感受。

结婚了之后,还让老人替自己做饭、带孩子的行为,是中国现代社会独特的社会现象。且不说西方社会这样的事完全不可能发生,即使在古代中国,做饭带孩子的也只能是儿媳。不能否认,有些老人愿意替子女分担家务,但子女应该抱着感恩的心,而不是认?理所当然。

目前正处于蓝莓收获季节,由于人力不足,卑诗省年年都有大量蓝莓烂在地里。不少华裔老人为了贴补家用,加入了采蓝莓的大军。每天腰酸背痛的代价换来数十元的收入。虽然热爱劳动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跨越大洋如此“享福”,却也不免令人心酸。

真正享受天伦之乐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同样有很多移民接父母来加拿大是?了让他们过更好的生活。王先生(化名)一家移民温哥华两年,有一个8岁的孩子。由于王太太不用工作,所以家务和带孩子都是由她来做。今年4月份,王先生帮父母申请了半年的探亲签证,希望他们来温哥华玩一玩。64岁的王妈妈说,几个月来觉得这边的生活挺不错。他们全家去多伦多和班芙国家公园玩了一圈,老两口整天“吃喝玩乐”,看小说、读报纸、下棋、去公园和海边走走,日子过得挺滋润。孩子完全不用他们管,只是做饭偶尔帮帮忙。

在生活习惯方面,王妈妈说没什么不适应的,因为家里一直吃中餐,有时候出去吃也是去中餐馆。温哥华的气候很好,比北京风沙小多了。可尽管如此,王妈妈还是觉得北京更好,将来也不打算和儿子一家团聚移民,用她的话说,“就是故土难离啊,老了还是习惯自己的窝。”她说,这次来看看觉得挺好,观察一下儿子的情况,趁身体还可以的时候,到各处走一走,“虽然这里很好,可不是自己的家。”

裴先生的岳父母来温哥华也有大半年了。老两口是知识分子,特别喜欢看书,因此图书馆就成了他们每天都要去的地方。他的岳母说,加拿大的图书馆中文藏书很多,很多书与国内的角度不一样,读起来觉得是另一片天地。每天早上吃完早餐后,老两口就去图书馆看书,中午回家吃过饭,下午再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老人家是厨艺高手,自然从儿媳手中接下了全家的饮食重任,每天变戏法似的做出各种地道家乡小吃,令全家人都赞不绝口。一个外孙女已经上小学,完全由儿媳负责,老两口没觉得有什么负担。

老人家并不觉得寂寞,“可能是兴趣不一样吧。我们喜欢看书,看风光,上网看新闻,每天忙得很。”在图书馆可以见到很多老人,老两口也交了不少朋友,有时候互相交换着看看华文报纸,回家看到活泼可爱的孙女,真正可以称为天伦之乐。

不过,两位老人家对移民加拿大也并不十分热心。她说:“无所谓吧。这里是家,国内也是家。在这里跟女儿,回国跟儿子,都一样。”

老年人的娱乐生活

不可否认,对华裔老人来说,加拿大的娱乐生活的确不如在中国那样多姿多彩。在国内可以扭秧歌、打太极、唱歌、跳舞、下棋、遛鸟、种花、养鱼……这些事情在温哥华同样也可以做,但总觉得少了一种文化氛围。近些年来,中国电视剧行业得到迅速发展,于是很多老人把一思乡之情寄托在一部部国电视剧上。

温哥华华埠江美影视城负责人宋小姐介绍说,该店客人中老年人占大约70%,其中大部分是居住在华埠附近的老移民,中国大陆来的新移民老人也有一些。她说,跟客人聊天了解到,这些老年人的娱乐基本上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有的老人子女回国或者去美国工作,自己孤身一人留在温哥华生活,虽然政府福利和子女给的生活费不少,但是难以填补的是心灵的孤寂。有一位老妈妈说着说着竟然哭了,说不要养孩子。有时候一名老人要回国了,说起来异常兴奋,而其他老人就会露出羡慕的神色。

宋小姐说,这些老人大都喜欢看民国和古装片,张国立、张铁林等人演的清装片是他们的最爱,有的老人三四天就能看完一部二十集的电视剧,可见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另外一些人喜欢打麻将,有一位老妈妈每天像上班一样按时去打麻将,有几天连续每天都输掉三四百块,然而还是非去不可,因为不打麻将也没有别的事可做。

同样是新移民的宋小姐说,她的父母不愿意来加拿大,因为爸爸每天要打太极拳,妈妈每天要扭秧歌。她的一些朋友的父母也大都是来了一段时间就走了,有的还把孙子孙女一起带走。

其实,温哥华地区的华裔老年人很多,语言不通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老人有兴趣和时间,同样可以在这里交到很多朋友,延续过去的兴趣爱好。另外,加拿大社区服务非常发达,每个社区附近都可找到游泳池、高尔夫球场等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而且收费相当便宜。一般来说,游泳每次3至5元,月票30元左右。一场18洞的高尔夫只需5至10元,老年人还有优惠。中侨互助会也有专门的耆英服务,通过“互助”、“自治”模式推行各类教育性及文娱康乐活动,包括耆英英文班、中西文化交流聚会、新移民须知讲习班、健康讲座、探访孤寂老人、社区参观及节日庆祝等。

小结

新移民家庭由于种种经济负担,往往把父母接来帮助料理家务,希望可以让父母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帮助减轻一些负担。不过,有时候作子女的会忽视父母的内心世界,把父母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而身在异国他乡的种种不便,使老年人内心的孤寂感与日俱增,甚至引发成为与子女的隔阂。也有一些老人很享受加拿大的生活方式,但这样的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较好,子女对父母也更关心。为了避免父母和子女产生矛盾,真正令老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子女应该尽可能减少父母的家务负担,另外也需要给父母介绍加拿大老人的生活方式,令老人也感觉“融入主流”。

小常识

探亲签证申请须知

由于目前加拿大移民部对亲属团聚移民申请的处理速度非常缓慢,往往要拖数年时间,因此大部分新移民都采取探亲签证的方式把父母申请到加拿大。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探亲签证的申请可以非常迅速,从最开始准备到办理成功,可以在两三个星期内完成。而递交了申请后,很快就可以拿到签证。

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的官方网站上规定,因私访问(探亲访友)需提供以下文件:

邀请人方面:

  • 说明访问目的的邀请函;

  • 邀请人的家庭成员名单;
  • 经公证的邀请人的公民或移民身份证件复印件;
  • 下列文件的原件或公证件:
    a) 由加拿大海关和税务总署(Canada Customs and Revenue Agency)出据的邀请人及其配偶的税收状况证明;
    b) 证明邀请人及其配偶收入情况的受雇信。
  • 申请人方面:
    • 一份由雇主出具的准假信,信中须包括以下内容:你的姓名、职务、现在的工资数额。信中还必须用中文注明你雇主的姓名、地址及电话和传真号码;

  • 反映目前存款状况的银行证明。
  • 不过,根据最近刚刚成功帮助父母申请半年探亲签证成功的陈小姐介绍说,在这些文件之外,还须出示父母的出生公证、无犯罪纪录和结婚公证。而在邀请人方面,还需提供自己的出生证明,即证明被邀请人是邀请人的亲生父母的文件。此外,还需提供近6个月的工资单和近6个月的银行证明。这些文件准备齐全之后,签证成功率将会非常高。以她自己的经历为例,由于不需要补交任何文件,递交申请后第二天即拿到了签证。(张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