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还权于民:深圳变了,让农民工温暖了? /

还权于民:深圳变了,让农民工温暖了?

这座城市,越来越让人感到温暖了

“这座城市和我们刚来那时候比,越来越有人情味,越来越让人感到温暖了。”曾振海感叹道。

无论身份怎么改变,曾振海永远无法忘记自己刚到深圳的那个时刻。1988年3月8日夜里2点钟,那个夜晚天气很冷,他用毛毯裹在头上,“就像难民一样”,从坐了20多个小时的汽车上下来,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

在那些年里,他做过搬运工、酒店服务员、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他多次因为没有办理暂住证,夜里从被窝里被抓进“局子”,也曾因为生病几个月找不到工作,一个大男人“毫无尊严”地四处向工友借钱填饱肚子。

如今,在深圳市内外的各类摄影比赛获奖名单上,常常可以见到曾振海的名字。他的相机对准的,都是那些劳务工——那些曾经的同事、邻居和朋友。

曾有一个摄影家同行很认真地问过他:“我也想拍劳务工,可为什么我拍不出你这样的片子?我进不去那个圈子,即使去了,人家也不理我。”

“我并不是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的。”曾振海同样认真地回答他,“我从他们中来,他们的快乐是我的快乐,他们的痛也同样是我的痛。”

在曾振海刚开始拍劳务工照片的时候,只是不满足于打工的身份,希望能够借这个机会改变人生,但拍着拍着,他突然感觉到,“自己对记录下这个阶层的历史,是有责任的”。

于是,他相机镜头里的那些劳务工,都有着自己的籍贯、姓名和职业,有着一个个被镜头凝固下的故事。

一组名为《码头搬运工》的照片,拍摄于宝安的西乡码头。这里是深圳水泥、砖头、沙石等建筑材料重要的集散地,每天都有上千名来自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的务工者,从船上将水泥、砖头背到车,挑到岸上,一吨能赚3块钱。

《同一首歌·2003》,描绘的是一群没钱回家的劳务工人过年时的情景,他们来到公园一角,围着坐在一起,讲讲话,唱唱歌,算是过年了。

十多年来,曾振海一直在为他身边的这些劳务工照相,并把洗出来的相片送给他们,希望他们把照片寄给家人看看。因为,拍照对于城市里的很多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对于这些劳务工来说,却并不容易。据他所知,他们中有的人,来深圳近10年,除了登记照,从来没有照过相。

曾振海跟拍摄对象聊天时,几乎每一个人都要说到生活的艰难。尽管他们的声音,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显得那样微弱,但在曾振海眼中,这却是一种“动人的坚韧”。

他的镜头里,也并不全都是伤痛。今年中秋节,他到一个工地采访拍照,两个年轻工人开着铲车经过身边,他顺手把镜头对准了他们。

曾振海吃惊地发现,这两个原本素不相识、满身泥泞、衣衫褴褛的劳务工,突然停住了铲车,冲着他的镜头微笑地摆起了V字形的手势,大声地喊道:“师傅,中秋快乐!”

“他们那么卑微,却创造了那么美的场景——劳动的美、和谐的美、信任的美。”曾振海说,这个场景,给他带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如果我们还不能正视他们的存在,漠视他们的权益,那才真是我们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痛。”

通往公民社会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28年前从深圳响遍全国的口号。

“公民社会,共同成长。”这是深圳政府如今在城市里打出的宣传标语。

建设公民社会,某种意义上在深圳已经成为共识。这里许多民间观察人士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这里已经率先从内部滋生出一种力量,一种推动它迈向公民社会的力量。而深圳官方,也适时地有所呼应。市长许宗衡2006年即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出深圳正向公民社会转型;今年,深圳更是将“公民社会”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

有人说,“深圳这个地方首先生长观念,其次才生长高楼大厦。”这里诞生、培育和输出了诸多观念,也许这一次,有一个观念就叫做“公民社会”。

一个人可以怎样参与他所在城市的公共事务?不同城市的人也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深圳人的答案往往能拓展你的想象。

比如,这个城市里有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的CEO,和他手下两名财务分析人员,怀着某种“天真”的理想,试图去了解“政府花钱的秘密”,接连向十几个地方政府和十几个中央部委发去申请,想查看预算案。

这个在许多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举动,竟然在今年5月得到了历史性的回应:深圳市财政局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将那本粉色封面、厚约300页的《深圳市本级2008年部门预算(草案)》从资料室调出,摆在这3个“不务正业”、好管闲事的普通公民面前。

三人用数码相机将这本16开的大书从头狂拍到尾,回去做出一份有趣的评读报告,不仅对他们所在城市的政府预算评头论足,指出其中种种不足,还把它公布到他们的网站上广而告之。

“至少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深圳市是全国第一个向公众公开本级部门预算的城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首次。”这三位自称“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的人士说。

上个月,北京一位读者从报纸上读到这个故事时,忍不住惊呼:“原来还可以这样!”

这就是深圳。如果你曾经了解到,这座城市里有过一个叫李红光的中年女子,自掏腰包1万多元,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广告,寻找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推销”她收集的12条有关公共事务的建议;如果你曾经听说过,有位叫林敬成的年近六旬的市民,连续 10多年里写信给市长,提出自己琢磨出来的治理深圳河污染的方案;如果你还听说,几年前深港之间讨论两地边境河套地区开发时,这个看起来跟普通市民关系不大的话题,不仅吸引了一位巴士司机的关注,他还就此写出一本书来;或者你很可能已经知道,还有一个卖高尔夫用品、名叫邹涛的商人,先是发起“万人不买房” 运动,号召市民持币待购,对抗炒家,后又发起万人团购运动集体侃价买房的事情,那么,也许你就不会再对深圳人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方式感到惊讶。

“在深圳,关注这个城市发展的人太多了。”一位叫呙中校的知名深圳观察人士说。

就在几年前他还觉得深圳人每天忙忙碌碌就只为挣钱,但现在他发现,这个城市“主体公民早已经跳出了最初对物质追求的时代”,开始自觉关注城市公共事务。一个“新深圳人”群体正在出现,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正在形成,而某种程度上,这将“是一个城市迈入公民社会的征兆”。

“深圳主义者”

呙中校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这位曾经的证券咨询公司分析员,在2002年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要继续留在当时颇显冷清的深圳证券业发展,甚至还要不要留在深圳。他决定用实证来解决这个有关个人前途的困惑。他本打算写一篇理论性文章来分析一下深圳的金融证券业发展,结果最后写出来的却是一篇洋洋万言探讨这座城市命运与走向的雄文:《深圳,你被谁抛弃?》

这篇署名“我为伊狂”的网文在这座城市里引发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关于深圳未来的讨论。经由当地一家媒体牵线,这位小分析员在2003年初跟时任深圳市市长于幼军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平等”对话。

这种主旨宏大看似与个人切身利益不大相关的严肃讨论,在深圳这个城市绝不曲高和寡。也因为这篇网文,呙中校结识了同道,一群“深圳主义者”。

这些人聚集在一家叫因特虎的BBS上网议深圳,这里几乎搜罗了所有关于深圳的资料和讯息,探讨有关深圳各行各业发展的话题。

从2004年底开始,连续4年里,因特虎集合虎友们网上网下的议论,每年推出一本“深圳报告”。从此深圳有了两个版本的城市蓝皮书,一个由官方智囊深圳社科院出版,另一个便是这份因特虎系列报告。深圳也因此成了中国内地唯一一个诞生出民间版蓝皮书的城市。

报告纵横捭阖地探讨深圳的区域定位和发展战略,也探讨这个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诸如城市化、治安困境、人口问题、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等等。这样的报告一经面世,竟然畅销深圳各大书店,一度还登上了深圳书市排行榜。

随后,从2005年开始,因特虎每到深圳“两会”前,就召开“深圳圆桌”会议,召集官方和民间学者,对政府施政进行点评,提出建言。

有人戏称,因特虎的这些活跃分子们,“操心”的是深圳市委书记和市长操心的问题。但因特虎的创始人老亨则说,“关心深圳,其实更多是从关心个人命运开始”。

这个湖南人1997年来深圳发展时,一些深圳人已经开始迷惘,要留在深圳,还是去别的城市寻找机会。为了跟老家的女友说清楚到底深圳是什么样,这位硕士研究生开始研究这个城市,收集一切关于深圳的资料。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要给自己一个解释:“ 我的选择对不对?这个城市将会往哪个方向走?它还会有什么样的机会?我把自己的一辈子放在这里是不是值得?”

2001年当他掏出两万元钱创建因特虎网站时,只不过想把它办成网上文摘,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此前收集的有关深圳的资料都贴上去。他那时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跟他有一样的困惑。

果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聚集到这个BBS,从最开始仅仅提供资讯的文摘,到虎友之间互相碰撞生产出的观点和创意,直至上升到某种学理性的探讨,一个“发酵”的过程产生了。现在,因特虎给自身的定位是:要做立足深圳的民间智库。

眼下,这个严格进行会员筛选的网站已有注册会员8000多人,绝大多数都有高等学历。“是一个对这个城市的未来说不清看不明,又有时间和精力,需要对社会事务发表自己意见的群体。”老亨说,“深圳虽然没有供西赛罗演讲的广场,但网络就是广场。键盘啪啪地敲,就像是西赛罗在海边用小石子练舌头一样。”

在一位叫周晔的研究者看来,这群活跃的网上议政者,“已明显具有了一定的内在社会责任感和自主参政、自觉参政意识,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公民意识的觉醒。由他们开辟出来的议政渠道也体现了一定的‘批判功能的公共领域’的特征,表现出一种向成熟公民社会靠拢的趋势。”

老亨则把他们叫做“知识市民”。这些人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各自拥有知识专长,在这块拥有中国最发达市场经济的土地上,他们经济独立,更少行政束缚,某种意义上也更能“思想独立”。

“不错,是知识市民,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这位剃着小平头的“深圳主义者” 说。他们大多已经不同于这个城市早期流水线上的打工仔和打工妹,并非想赚一票就回老家,而是要在这座城市安家扎根,因而关注这个城市何去何从。他们“有表达能力,乃至有研究能力”,但更多的,“不是为别人献策,而是为自己谋出路”。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