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出售美邦证券 花旗百年帝国正加速裂解? /

出售美邦证券 花旗百年帝国正加速裂解?

尽管已经两度接受联邦政府纾困,美国花旗集团(Citigroup) 2008年第四季财报预料仍将出现严重亏损。如今面对政府及华尔街投资者的压力,花旗集团已展开重整计划,这个陷入经营困境的金融王国,其自我拆解过程正在加速进行中。

据消息人士透露,花旗打算将其业务分割为“核心”与“非核心”两块,而13日宣布将旗下的美邦证券(Smith Barney)以27亿美元代价让摩根士丹利公司取得控股权,只是出售其资产的第一步。不过若干华尔街分析师及投资者质疑缓不济急,并不能解决花旗亟需资金的燃眉之急。

非常手段止血 恐仍缓不济急

花旗预计在元月22日公布2008年第四季财报,预料将出现一百亿美元的营业损失,今年增加的潜在亏损也以数十亿美元计算,22日同时也将公布其正式的重整计划。熟悉内情人士表示,美国联邦监理机关一直逼迫花旗厘清其商业策略、改善财务结构及改组董事会,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去年花旗在金融海啸中损失惨重,10月接受了政府 “不良资产援助计划”(TARPP)250亿美元资金挹注后,11月底再度获得270亿美元纾困。不过据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贝尔女士在二度出手相救时,郑重警告花旗,若是再向政府求援,可能导致联邦监管机构强制接管并标售其业务部门。

如今花旗被迫采取较为激烈的措施以阻止集团继续失血,显然默认上述说法,只不过是它主动提出。花旗将其业务拆解为“核心”与“非核心”,使用不同的名称与管理团队,日后可能将其业务强项出售,甚至全盘易主,而且区分业务,比较方便投资者注意到其基本业绩。

下一步可能卖消费金融部门

花旗执行长潘迪特原本认为美邦证券是花旗皇冠上的珠宝,集团不可能将它割舍。但联邦监理机关敦促潘迪特迅速采取行动。从去年秋以来,他们便一直要求花旗集团更换若干主管并重新思考其经营策略。官员们关切投资者对公司所推计划的反应,要求银行厘清其经营模式。

美邦并入摩根士丹利共组证券合资事业,应该有助于填补花旗的资金缺口,潘迪特表示,这项交易获得的资金将用于其它核心业务。

双方合资的新公司命名为“摩根士丹利美邦”(Morgan Stanley Smith Barney),摩根士丹利将拥有51%的股份,其余49%股份为花旗持有。新公司将拥有二万多名员工,客户资产规模将达1.7万亿美元,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公司。

花旗出售美邦证券是其重整计划的第一步,这也预告十年前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历史性合并的终结。1998年保险业巨擘“旅行者集团”和当时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银行合并为“花旗集团”,成为集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于一身的“金融超市”。

花旗下一步最可能出售其消费金融部门(CitiFinancial),预料也会缩减旗下资本密集的自营部门、出售不符其经营需求的海外证券和资产管理部门。而花旗的核心业务包括:全球投资及消费银行特许经营范围,以及私人银行。非核心、导致亏损的业务则有消费金融、自有品牌信用卡,以及3060亿美元泰半获得政府担保的非流动性资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