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评论:我算看到了赵本山的低俗与丑恶 /

评论:我算看到了赵本山的低俗与丑恶

今年春晚同前几年一样,舞蹈是那么的炫目多姿,歌曲是那么的动听,小品是那么的搞笑,当然节目很多反映的是2008中国人的喜与悲,喜的是奥运会的金牌大战,航天员在太空挥动国旗等的那一瞬间,悲的是春运大雪对回家的折磨、五月的大地震对四川等灾区的摧残。但是在众多的节目当中,却总有那么一点的低俗与丑恶。

赵本山的小品让他一举成名,但是,春晚中这个老人却在小品中的搞笑中失去了对人性的最终追寻,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适时的反映,而是为了搞笑而搞笑。“不差钱”表面上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可是在内容上,却会给观众的内心中植下那邪恶与丑陋、低俗的种子。

第一种邪恶,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当“毛毛”初见老毕时,赵本山叫她那一跪。只是这轻轻的一跪,跪的是多么的自然。中国人的跪拜礼此时不想多说,古人的礼节自有他的道理。中国古代本来就是“三六九等”的等级制度严格的社会,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生者对死者,跪拜可以说是一种礼节,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礼节。当初英国使者马夏礼尼与清朝皇帝乾隆的跪拜之争都已经烟消云散,正如小品里说得,现在真正还存在的跪拜只保留了生者对死者的追忆,只有那死去的人才值得活着的人的那一跪。跪要跪的有意义与价值,有对人类世界的反思,从古到今有多少人跪下——为了权力、金钱、美女。但我只记得西德总理在波兰二战纪念碑前那自然的一跪,跪下的是整个民族的反思与进步。而“毛毛”这一跪,虽然同样是那么的自然,可是却折射出中国人对不平等的习惯与自然接受。现实中也还存在对这种关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礼节的吹捧,好象前一段时间,有一个什么私塾要学习古人的跪拜师礼,还特意叫几个小学生穿着古代的服装,一个女老师装模作样地坐在椅子上,很是自然地接受小学生的跪拜。可是很搞笑的是古时候是没有女老师的哦。还有一个叫什么“疯狂英语”之类的大师,好象是叫他的学生向他下跪。等等,所有这些跪拜的狂妄与自大,却在赵本山中很好地诠释了。

第二种是丑陋,丑陋的惨不忍睹。而正是这外在的刻意的丑化,才博得观众的笑声,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赵本山的小品中,丑陋就是他的主题。“小沈阳”一出场,不知是到了泰国还是苏格兰。如果不是有“苏格兰”等几个字和穿着苏格兰裙子,还真以为是到了泰国。我们不应该对那些双性人有什么歧视,更不应该把他们那在现实中的痛苦放在舞台上,放大夸张。或许本山大叔——“这样称呼他说明我也老大不小了”是经常关心人类的发展,好象有一个研究说明,不知多少年后,男性这个性别终将失去,剩下的就只是女性与双性。这一点说明本山同志——“这个称呼请读者不要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对科学前沿是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并能把这个深度再次运用到小品表演中去。

第三种低俗,而且是俗不可耐。星光大道一个造星的节目,本身就很俗,当然不是低俗,而是通俗。可是一在本山爷爷——“引用于小品自身”的小品中,就很俗了。做爷爷的还是贼心不死,看见老毕一下子要了两个去星光大道的名额,也心动不已,也认了一个姓毕的姥爷。这个镜头好象在“官场现形记”中也是有的,一个有钱人到一太监手中买官做,一进门就喊他“叔叔”、“伯伯”之类的,当时这个太监就说了一句,“你要知道,当年你父亲也是这么叫我的”,此人才如梦初醒,连忙喊声“大爷”之类。还有老毕也俗,好象里面就是一个道具,没有一点作用。

不过,“不差钱”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充满着的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色彩。一个人活着的痛苦,不应该只是用钱来衡量。当一句“一个人死去的最大痛苦,就是钱没有花完”,而另一句“一个人活着的痛苦,是没有钱花”。这就是中国文艺界的低俗与丑陋,当一个文艺作品中,对人的理解只用金钱来说明问题,就恰恰反映这个作品作者的对人生的理解。记得英国的罗素说过“我愿意这样死去,当我正在进行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时,而且知道即使我的死这项工作不会停止,有人会继续下去,同时想到我能做得都已经尽力去做了。”,这样对人生的态度才是一种教育的意义。至于功利主义,也不想多说了,对星光大道的不折手段的追求,不就是“赵本山们”的真正的目的吗?

当然有些人会说,没有必要对一个小品如此苛刻。那么我就还有话说,当我们看桌别林的“大独裁者”是对集权主义、法西斯主义的讽刺,“摩登时代”是反映当时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压迫,能够让我们在笑声中反思人类的生活的真正意义。难道我们就不能追求同样的小品艺术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