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帝国衰落中国渐强 单极世界走向消亡 /

美帝国衰落中国渐强 单极世界走向消亡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1-2月号发表文章,题目是“帝国的衰落”,作者是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 佩普。文章说,美国处于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在21世纪头10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从罗马帝国、中华帝国、法兰西帝国、大英帝国以及苏联到现在的美国,大国的兴衰主要取决于其相对的经济实力。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处于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创伤、不断增加的政府债务、日益糟糕的经常项目收支余额及其它内部的经济疲软使得美国在当今这个知识和技术迅速传播的世界当中付出了实力的代价。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我们回过头去看看,就会发现布什政府执政的那几年就是美国霸权开始走向衰退的时候。

过去8年中,我们的政策都是建立在这些错误的观点之上的,然而自布什政府执政之初,美国实力的根本基础———美国经济在全球的相对优势———就在走向衰退。有充分的理由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实力的衰退会急转直下。诚然,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相对衰退期还很短暂。如果美国领导人正确地评估我们目前的状况,有可能会制定出能够缓和危机的政策,如果不予纠正,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国经济会进一步走向衰退。另外,美国在全球经济产出中所占比例的减少已是既成事实,重新调整美国的大战略对于防止美国全球地位的加速衰退非常必要。

从罗马帝国、中华帝国、法兰西帝国、大英帝国以及苏联到现在的美国,大国的兴衰主要取决于其相对的经济实力。正如保罗·肯尼迪在其经典著作《大国的兴衰》中所阐述的,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的国际义务越多,其实力就显得越发重要,因此也就需要拥有更大的相对经济优势。

相对实力不断下降

尽管学者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就其细微差别进行争论,但实力在国际政治中的具体定义非常简单:实力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目标可以支配的总体资源,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捍卫国家利益。但是,重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拥有多大的实力,而是它相对于其它国家拥有多大的实力。

从根本上而言,美国的实力是由其经济实力所决定的。生产能力———财富、技术和人口规模等指标决定 ———是建立一支适应现代化需求的军队的先决条件。美国像其它国家一样可以选择拿出多大比例的生产能力来创建其军事资本。但是,其总体经济状况会限制其选择。它相对于其潜在对手的经济规模将会最终决定它在国际政治体系中的实力范围。

那些赞同进一步扩大美国单极优势的人深知美国实力之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并且通常会拿出美国在世界经济产出中所占比例的具体统计数字。基本概念很简单:用美国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除以世界所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在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时,那些主张扩大单极优势的人喜欢以现行美元汇率折算来比较每个国家的产出,这一方法往往比其它衡量方法更容易显示出,美国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按照这一方法,2006年美国占全球产出的28%,而其竞争对手中国,仅占6%。看起来,美国相当不错,不是吗?

为了便于讨论,让我们从主张扩大单极优势的人喜欢的衡量美国霸权的方法开始,但请关注一下这一数据的发展轨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按现行汇率折算的GDP统计数字,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增加了它在全球产出中所占的比例,并在2000年达到顶峰,然后,在布什政府执政的8年期间开始稳步衰退,在21世纪头10年结束时,美国的相对实力最终将下降近1/4。与此同时,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如果看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截至2013年的预测,情况会变得更糟。预计美国将会继续衰退,而中国在不断增强。在21世纪的头10年,美国没有比以前强大,而是衰弱了很多。

影响美国战略前景

简言之,美国现在是一个正在衰退的大国。这一新现实对美国大战略的前景有重大影响。

美国力量支柱的销蚀是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率不平衡的结果。尽管布什政府大谈特谈要支持经济,但事实是,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长率比克林顿时期的增长率几乎下降了50%。随着始于2008年秋天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的经济增长率曲线几乎肯定会进一步下行。

更糟糕的是,美国的衰退早在经济衰退之前就开始了。美国正在失去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工业国中的技术霸主地位。

正如法里德·扎卡里亚在新书《后美国世界》中所述,技术和知识在当今的传播速度更快了,而且它们在全球的迅速传播是造成其他国家与美国的实力差距缩小的深层次原因。比如,尽管以许多衡量人均尖端技术水平的指标来衡量,美国仍然遥遥领先于中国,但是这极大低估了中国的知识经济规模要比美国大这一点。虽然在2000年,美国的计算机销量相当于中国的3倍、网民数量相当于中国的5倍、宽带接入量相当于中国的 40倍,但是到了2008年,从整体看来,中国在以上每个方面都赶上或几乎赶上了美国人。美国以人均水平衡量仍然领先于中国这一点的确很重要,但是人口数量相当于美国4倍多的中国能在未来培养比美国多得多的知识型员工。

因此,美国的衰退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全球的技术推广、美国在布什当政期间的经济颓势、以及中国超群的经济表现?

尽管不可能找出准确答案,但是通过就统计数据问几个简单的、和实际所发生的事实相反的问题,你就能粗略了解什么才是造成美国生产力相对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假定美国经济在布什执政期间以和克林顿执政期间相同的速度增长,情况会怎么样呢?如果假设世界经济一直按照原来的轨道运行、但是中国没有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情况又会怎样?

答案很明了。如果美国经济在2000年到2008年间以克林顿时期的年均3.7%的速度增长,而不是以布什执政期的年均2.2%的速度增长,那么美国经济的绝对数值本来可以更大,美国也本可以保持更多的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的优势。假定世界其他地方的经济以实际速度增长,那么美国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本可以升至25.2%,而不是实际上的23.1%,这两者相差2.1个百分点。从 2000年到200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下降了7.7个百分点。因此,按照假设情况本可以多增加的份额(即2.1个百分点)占到美国衰退(即7.7个百分点)的大约27%。

最棘手的是,每当权力平衡发生重大改变时,冲突通常会随之而来。研究历史纪录,就能发现一个重要模式:面临最严重相对衰退的国家也易于成为机会主义侵略的目标。而且这无疑不是相对衰退带来的唯一可能危险,实力正在衰退的国家历来还倾向于发动先发制人战争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表明,重大的相对衰退通常都伴随着极度危险的国际环境。因此,这些衰退之所以意义重大,不仅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影响,还因为它们会破坏稳定。

显然,国际体系中力量平衡的重大改变常常导致动荡与冲突。而且,美国当前的困境比以往更加严重。这一次,当我们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下跌32%的时候,与我们实力相当的对手非但没有出现更严重的衰退,相反,中国经济所占的比重增长了144%。而且,技术和技术创新的迅速传播意味着一项重大科技发现已经不足以使一个已经强大的国家再凭借这一优势独霸世界几十年了。

单极世界走向消亡

单极世界国际体系的独特特征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唯一的超级大国比肩。一个真正的世界霸主应该比所有第二梯队的国家联合起来的力量都更为强大。根据这些标准,美国的相对衰退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政治体系,而且与1850年左右的俄罗斯或者1910 年左右的英国都有本质区别。

以美元计算,美国已经远远不能作为一个世界霸主,单极世界本身正在瓦解,因为中国将很快像冷战时期的苏联一样,拥有制衡美国的经济能力。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不仅比任何其它单一国家的实力都强,而且比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所有其它主要国家加起来的实力都强。尽管美国的经济增长幅度不大,但美国几乎具备了一个真正全球霸主的必要条件———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接近 50%。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产生了一种安全感,认为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冷战时期的动荡与威胁迅速成为遥远的记忆。

2008年和2013年左右的世界力量平衡显示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的确,美国仍然比其它任何一个单一国家都强大,但是它对抗这些国家集体的能力正在大幅度削弱。尽管这些国家只是潜在力量,还没有形成积极的制衡联盟,而且这种联盟可能永远不会形成。尽管如此,美国的相对力量还是在减弱,以至于只需要这些大国中的某些国家采取一致行动就有可能产生足够的军事力量,而且在挑战美国军事政策方面有一定胜算。

事实上,如果当前的趋势持续到2013年甚至更久,中国、俄罗斯再加上其它任何一个主要国家就会积聚足够的经济实力从而在军事上形成抗衡美国的力量,这种对抗力度至少与苏联在冷战期间的对抗力相当。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苏联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未达到过美国所达到的程度,可是,中国一个国家就有可能在未来十年达到占世界生产总值一半的水平。对于单极世界的批评可以就此歇止了。因为世界正在慢慢趋于平衡。这是否将成为另一个权力更替伴随战争风险加剧的时代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如何对待自己的衰落。决策者们必须在这个新时期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否则有可能招致国际社会的反对,从而带来更大的损失和更大的危险。

显然,美国并不是第一个遭遇长期衰退的大国———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现实主义泰斗、曾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几十年的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对于一个处在衰退过程中的社会,第一个也是最有吸引力的反应就是消灭导致问题的根源……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霸权战争。”

美国不只在衰落。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华盛顿对外必须承担更为现实的义务。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