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慈善捐款骗局 令人对慈善事业失去信心? /

慈善捐款骗局 令人对慈善事业失去信心?

慈善在西方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社会价值观提倡。在西方社会,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美德,人们普遍养成“乐善好施”的习惯,回报社会是一种义务。很多人的宗教信仰也使他们坚信,给予能使他人快乐,也使自己幸福。付出的同时也意味着收获。其次,仓廩实而知礼节。西方社会生活水平高,人们有能力奉献。如果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哪里还有心思管别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捐款可以得到退税补偿。这笔钱不捐,也得用来交税,交税是义务,不能算什么美德;而捐款是美德,会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自己内心的满足。既然这笔钱不捐款就得交税,那为什么不捐掉呢?

本文并非要质疑西方人的道德水准,而是要强调,退税制度确实是人们踊跃捐款的一个重要因素。税收制度如此严格,与其挖空心思偷税漏税,不如行善来造福社会,反正自己也不损失什么。企业也一样,赢利交税,那是义务。而如果把该交税的钱捐给慈善事业,则会为企业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尊重,从而为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力。

目前加拿大有多少慈善机构?8.2万多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难免鱼目混珠。慈善是一种文化,也成了一个产业。是产业就有竞争,有竞争就难免不择手段。

加拿大税务局曾经披露过一家“不择手段”的慈善机构。这家Banyan Tree Foundation(榕树基金会)的促捐手段包括:你捐2,900元,基金会给你开1万元的抵税收据。政府的规定是,你捐1万,政府给你退税46.4%,也就是4,640元。你实际上只捐了2,900元,却从政府那里拿回了4,640元,一来一去反倒赚了1740元。

来自中国南方的人们都很熟悉榕树,这种树盘根错节,从一个根延伸出去,能长出很多小树,这些小树长大后,又延伸出另一批小树,这样延伸下去,千百年下来,一棵树就能变成一片森林。这棵树的寓意,也就是“榕树基金会”的宗旨:我们扶持一批慈善机构,他们成长壮大后,再去扶持另一批慈善机构,最后在我们这棵大榕树下,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小榕树成长起来—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但是,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调查发现,这棵大榕树下,充满了阴暗和腐臭。他们不仅给捐款人开假发票,还贷款给捐款人,以提高它们的捐款额。而提供贷款的这家Rochester Financial公司,与榕树下基金会属于狗打连环。两个机构不但地址相同,而且榕树基金会的总裁Robert Thiessen同时也是Rochester Financial公司的行政人员之一。

在过去6年里,榕树基金会共开出了2.08亿元捐款收据,骗走了政府近1亿元的退税。

但是,当税务局指出榕树基金会的捐款是圈套(sham)时,Thiessen却说:“他们是错的。”他还大言不惭地说:“我将人类的贪念转为慈善事业,无需为此道歉。正是因为这些慈善捐款可以避税,所以那些从来不肯捐款的人才会掏腰包。”

Robert Thiessen将人们的捐赠行为视为“贪心”,是对捐赠人善心的一种侮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无法否认,这里面确实有“贪心”在做祟。你捐2900,却拿回来了4640,天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稍微动点脑筋,就能看出这是一个骗局

骗局一旦被戳穿,占的便宜都是要吐出来的。税务局已经开始了追回退税的行动。打个比方,你捐了2900,得到了1万的抵税收据,并因此从政府那里退回了4,640元。现在,这4,640元退税政府要找你收回,你还要支付利息。你那2900元,这回是真捐了,连这部分的退税也没有了。更倒霉的,当初没有钱捐款而向Banyan Tree贷款来捐的那些人,不仅退税要被追回,还要偿还贷款。也就是说,你贷款10万元捐给榕树下基金会,得到10万的退税收据,从政府那里得到了46,400元退税,现在,不仅这46,400元政府要收回,你还要连本带息还贷款公司10万贷款。真是偷鸡不成反蚀了一大把米。

Greg Madden是加航的一名飞行员, 他在两年时间里先后购买了5个2900元的Donation Package,共14500元现金,还贷款捐了50000元。每一次,他都从加拿大税务局得到退税,得到了比他捐的钱多得多的回报。“我的一些亲属以前也参与了这种捐款,都没出什么事,使人相信这是真的。”他说。现在,他和其他3400名参与榕树基金会捐款的人一样,都将被要求退回这笔不合法收入。

反过来我们再来看看,Thiessen说他把人类的贪心转化成慈善行为,他没必要为此道歉。事实上,他是利用了人们的贪心,来满足自己的贪欲。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披露,2003年,他在多伦多高尚住宅区买下价值230万元的住所;2005年,他花210万元买下一幢度假屋;2007年,他用60万元在Burlington买Condo。他的座驾是一辆2008年款的奔驰汽车和一辆2005年款法拉利汽车。

人类本来就一半是善,一半是恶,就看哪一面被引诱出来。就象一个有吸毒冲动的人,你拿着毒品在他面前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榕树基金会是要付法律责任的。事实上,一些捐款人已经准备对榕树基金会采取法律行动了。一对Oakville夫妇已经向安省最高法院递交了集体诉讼(Class-action suit)申请。这对夫妇向榕树下的捐款包括:1.69万现金,1.7万元Security Deposit),10万贷款。

有意思的是,笔者查了一下资料,多伦多星报在2007年9月29日的一篇调查文章中,就列出了一批税务局正在核查的慈善机构名单,在这份名单中,Banyan Tree赫然在目。不知道从那时候到现在,又有多少捐款人上当受骗。

其实,Banyan Tree的慈善骗局只是冰山一角,真实现状比我们能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星报07年的一份调查报告就指出,已有20多家慈善机构被查,涉案捐款人十万多人,慈善骗税使国库损失14亿元,慈善机构根据捐款人的个人收入,开出比实际捐款数高出4—10倍的虚假发票。一家规模很小的希腊东正教教会,4年期间,每年开出的慈善捐款收据数额由7,000元狂增至2.73亿元,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还有一位叫Copland的人,开了至少6家慈善机构,他的通常做法是,选一种病,最好跟孩子和老人有关的,拿到联邦慈善许可,找一家Telemarketing公司,就开始打电话要钱。在2年时间里,他通过这家公司就筹了540万。这些钱都花到慈善上了吗?没有,80%都成了这家Telemarketing公司的费用。而他本人,根据筹款比例从这家公司提成。有意思的是,他被税务局查,是因为他成立的好几家慈善机构,用的都是他在Muskoka湖滨岛上的度假屋做地址。

其实星报揭露的也只是冰山之一角。加拿大有8.2万家慈善机构,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长,过去5年就增加了4000家,每年新增800家。而加拿大税务局慈善管理司(Charities Directorate)只有40名雇员,也不扩编。以现有人手,每年只能选1000家慈善机构进行审计,有多少漏网之鱼可想而知。

(原题为:我们什么时候对慈善事业失去信心?本网转载时对题目有所改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