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六四悲剧:大学生和解放军都是牺牲品 /

六四悲剧:大学生和解放军都是牺牲品

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录音遗言被整理翻译出书的新闻,经《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和在线录音试听,一时间成为全世界主流媒体爆炒的热点,“死紫阳吓坏活胡温”,此举一下子炒热了六四20周年的纪念活动:连本地的电影院里也开始放映着正被前学生领袖柴玲起诉的英文六四电影《天安门》。

在纪念六四的一系列新闻中,因不畏恐惧而坚持调查六四真相、寻找六四死难者名单的“天安门母亲”群体,也令人意外的在北京公开举办了“在京难属六四惨案20周年祭奠”:2009年5月17日下午二点半,在京的50多位六四难属顶着国安和公安部门严密监控的压力,从京城四面八方来到张先玲女士的家里,为“六四”死难者举行集体祭奠仪式。

天安门母亲举办“在京难属六四20周年祭奠”(来源:天安门母亲网站)

以丁子霖、张先玲等六四死难者家属彼此相互搀扶帮助维权而自发形成的“天安门母亲”群体,因其温和但毫不妥协坚持调查真相的百折不挠精神,成为目前最受海内外关注、也最具人性和现代文明的六四代表,十多年来,他们不仅奔波在寻找死难者、联系难属的征程上,更坚持举办六四死难者的祭奠并在打压中上书中国官方,为六四悲剧中的死难者寻求真相和正义。“天安门母亲”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感动了东西方人民:在西方她们获得了无数的褒扬和奖项,在东方她们则赢得了六四一代的佩服和敬仰六四北京屠杀之所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悲剧”,除了中国政治进步的挫折之王,还有就是现在还没有弄清楚总体人数的国民死亡,在这场政治对抗演变为军事镇压的过程中,中国的军事寡头超越了政治寡头,成为六四惨案的屠夫;1989年天安门的清场,都严重惨烈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证实了共和国不过是一个隐形军阀的国度。

但是当我详细浏览“在京难属六四惨案20周年祭奠”这条新闻以及“天安门母亲”网站时,我仍然能感受到这场悲剧中隐藏的悲剧:最人道的“天安门母亲”群体在祭奠六四死难者时,还仍然是那些他们所调查到的、被中国军方所打死的平民死难者,而没有包括中国解放军士兵中的死难者。

这样的祭奠,从某种角度上看,有点像毛泽东祭奠在国共内战中死去的共军士兵,至于国军士兵是不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人民、百姓,那就根本不予考虑了。这个在敌我斗争、内战废墟中所建成的共和国,就是这样在重视自己、忽视对方的祭奠中,展现着丛林的思维模式、价值观,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国离文明还有点远。

六四死难者名单不包含解放军士兵(来源:天安门母亲网站)

1989年在所谓的“天安门平暴”过程中死亡的解放军战士,其实跟六四后落马的中共开明派一样,绝大多数都不是杀人不眨眼的屠夫;他们中的许多人,与绝食在天安门的学生,有着相同的青春年华、也有着相同的远大理想,就这样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些怀揣枪杆子的士兵之所以死难,或许是因为他们相比于其他士兵,更少点残暴,更多些人性反而惨遭不幸。

农民子弟刘国庚是六四悲剧中死亡最惨烈的解放军士兵(来源:qoos.com)

当天安门母亲在悲伤着自己死难儿女的不幸之际,那些六四中遇难的解放军士兵的母亲,恐怕也在泪水中迎来他们儿子的忌日;不能因为他们是解放军士兵、因为中共曾经把他们表彰为“共和国卫士”,而否认他们也是母亲们的儿子、他们也有人性,因为他们同样也是那场民族悲剧的牺牲品。今年六四,那些青春年华就被凝固了的解放军士兵,还有谁会忆起他们?只有,母亲们悲伤的眼泪。

六四已经过去二十年了,如果血的教训和经验,仍然没能给这个多难的民族带来一份人道、一丝理性、一个现代文明的话,那么,六四的悲剧终将会在中国重新上演。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