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沉睡已久 《焦点访谈》终于坐不住了 /

沉睡已久 《焦点访谈》终于坐不住了

“如今的《焦点访谈》已不是朱荣基总理那时的《焦点访谈》了。”这是公众对《焦点访谈》发出的感慨。在网络力量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大、政府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的现实情况下,沉睡已久的《焦点访谈》终于坐不住了。

CCTV节目酝酿重大变革,这一轮的变革会涉及到全台所有部门、所有频道、所有节目。《新闻联播》将进行改版调整,包括进一步完善特约评论员机制,按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制等领域划分,邀请权威专家担任特约评论员,同时减少会议播出比例,增加舆论监督和批评的内容等。《焦点访谈》栏目也将加大监督节目的比重。(见2009年6月23日 四川在线)

朱荣基总理曾经在视察央视时,为《焦点访谈》写了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曾几何时,《焦点访谈》收视率在央视所有栏目位居榜首,被全国观众誉为“包青天”。凡是被栏目曝光的大案,基本上都有一个处理结果。因为栏目强大的威慑力,有些官员特别害怕被曝光。“找《焦点访谈》”是老百姓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电视台的领军者,它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力量是无与伦比的。这样一个庞大的新闻机器,如果在某些重大新闻事件中,不能一马当先而远远落在其他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后面,至多是拾人牙慧不痛不痒地叨念几句,不仅浪费了财力人力,同时也与自身新闻传播与舆论监督的属性格格不入。

作家冉云飞说过:“政府是拿来批评的,不是拿来供着的,批评政府是民众天然不可让渡的权利。”外国一位政要人物也说过类似的话。人民对政府有看法有意见,将问题反映到媒体,媒体进行曝光,从表面看对政府的形象有影响,实际上这样做可以提醒督促政府惩前毖后,改进纠正错误,对政府的工作是有利的。这从最近有的地方政府官员公开邀请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舆论监督,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怎样看待舆论监督,有人认为,要多报正面的新闻,少报负面新闻。笔者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一种迫不得已,骨子里还是希望不报负面新闻。其实,以为不报或少报负面新闻就可以保持良好形象,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各种监督力量交织的时代,任何矛盾想掩盖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过曝光积极纠改才是上策。比如发生在贵州的瓮安事件,媒体不仅曝光了事件的经过,同时也对当地政府正确对待事件,认真处理的态度进行了肯定。曝光的目的是督促解决问题,而不是跟被曝光者过不去。

《焦点访谈》曾经也有过加大力度的说法,后来不过是说说而已。这次欣闻《焦点访谈》将加大监督节目的比重,应该是真实的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