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移民风雨路(录):我的加拿大生活(1-3) /

移民风雨路(录):我的加拿大生活(1-3)

1. 打工求职学英文

初到多伦多的时候,怯生生,闹了不少笑话。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事情一件一件办妥,新鲜劲就过了,摇身一变,就成了如今的老油条。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谈不上多姿多彩,但是我的加拿大生活也有不少值得回味的地方。

话说当初登陆后,把该办的证件办完了,孩子的入学也差不多了,我开始考虑自己的工作。

由于带的钱不多,花积蓄的日子不可能持久,于是也开始找工打。住的附近有个越南社,是免费介绍雷波工的,但也不是什么时候去都有的,要看运气。即使没有工作介绍,那里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与你一聊就是半天,权当打发时间,最后把电话黄页拿出来,叫你给不同的餐馆或制衣厂打电话,问他们要不要人。

有时拿着报纸,让我去试试做演员或模特,这种广告报纸上天天有。有时候,给个地址,让你去,去了以后才发现,他们根本不要人。有时运气好,一去就有地方要人,当天就去上班的也有。由于我住的比较近,在没有找到工作之前,就在那里做义工,接电话,复印证件,帮忙新移民填表。每天上午都还是有不少工厂打电话要人的,有的工作不错,有的太远或者活太重。

有一天我正在前台,一个工作人员说,有个工很适合我,让我与另一个朋友一起去了那个厂。去的当天就开始上班了。是给袜子贴标签和价格,这些袜子都很漂亮,从韩国,中国,和其他国家进口的。工作是坐着的,不是很累,也没有规定数量,也没有人看着你,就是很乏味,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

老板是个白人,很和气,也很淡漠。管工是个越南人,对我们很友好。由于是季节工,只做了两个来月就结束了。这是我的第一份工,虽然是雷波工,但是让我拿了第一份工资。有工资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至少能够缓解一下钱越来越少的压力。

后来找工,就直接奔中国人办的中介去了,交10%的中介费,然后拿个地址去找地方,有时候信息是假的,或过期的,让你白跑一趟,费了时间,费了车费,却一无所获。又跑一趟中介,把中介费要回来。

同时,登陆过后不久,我就报了个药物分析班。每周星期天学一次,算是个长期目标。虽然老师在国内是个博士,在这里的一家药厂做RD (Research Development),但一直用中文上课。班上的学员多数是没有入籍的新移民。

由于广告上说的很好,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进入制药领域,只好在打工的同时,学点什么,碰碰运气了。基本上有半年的星期天都没有休息,去上药物分析课了,上到一定的时候发现找到工作的机会很小,就又在校方工作人员和老师的鼓动下,加几百块钱上了后来的食品检验课。

其间还零零碎碎的打了不同工厂的工,也在一些稍微“老”一点的中国移民的鼓动下,试了其他的方式作为学习和努力的目标,但是都行不通。日子在渐渐变冷的冬天里,过到了圣诞节之后。

元旦过后,附近的一个社区要办一个为期三个月的教师语言培训班。我就报了名,准备在学语言的同时,了解安大略省的教学系统和教学方式。这是我第一次静下心来学习。 由于这个项目是政府资助的,所以只要是新移民,在加拿大以外的国家做过教师的人,英语达到一定的级别就可以免费参加,还提供公共交通的车票。

这次的培训有三个收获,一是做了很多presentation;二是了解了要成为老师,需要什么条件;三是明确了自己到底能不能再成为老师。 在安大略省,公立学校的中小学老师要安大略省的教师资格证,去私立学校教书就不需要。去大学和社区学院教书,就是要硕士或博士学位。我在国内教的科目,只有这里的community college 和university 才有,至少要读个PhD才行。

教中小学的话,第一步要考证,第二步要选要教的科目。虽然这里教科学的老师需求量很大,但是至少一个老师要能教两到三门课程才行。比如说,我女儿的高中的数学老师是物理硕士,她的化学老师是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博士。他们要教中学的科学的话,就要教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的任意两门或三门。

对我来说,资格证书,学位都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每个学科的语言,不只是读与写的问题,更是说的问题。所以要想再做回老师,对我来说,至少是一个五年的职业规划的问题,教书,肯定不是能够马上挣钱过日子的一份工作。

2. 求职与思考

这个教师语言培训班的后期就是求职技能的培训,如简历,求职信,面试,长期目标和短期职业目标的策划。由于这个班有个安置问题(placement), 也就是下一步的走向,这个过程不可能像我们那个年代在国内读完大学的工作分配,所以下一步并不是是直接就业,因此去向就各有不同。

有的在社区的帮助下,去中小学做义工,辅导学生的学习或课后活动,或去LINC 或DAY CARE实习;有的又回去打工去了,由于要生存;有的按照程序去申请安大略省的教师执照去了;有的去申请读Teachers College 了;有的去读教育学学位去了。

至于我,曾经想到考一个TESL(Teach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证书。由于提高英语是求职的基础,提高语言的同时拿个证书,至多一年,最少几周,这是是我当时能够想到的一种快速学习和就业的方式;并且ESL 课程在中学,小学,学院和大学都有,还有很多社区和LINC教学点都有。也曾想过去读一个教育学学位,一年就可以拿个学士学位,由于我在国内有教学的经验。还有一个出路,就是先找专业工,要是找不到的话,就把自己的专业在这里再用英文学一遍,一年就可以拿个文凭,然后进入当地的这个领域。

再说说我找专业工作的经历。周日的药物分析班和食品检验班在坚持了几个月后,在语言班上到一半的时候也结束了。其间也发了几个简历,并有三到四个实验室工作的面试机会。虽然工作的要求比我在国内做过的还要简单,但是,在面试中,一旦问到你在加拿大的公司工作过没有的时候,我老老实实说没有,结果就没有结果了。

也想过去参加一些政府资助的项目,去工厂或实验室做CO-OP,来取得所要求的加拿大经验,这也是进入到一个专业领域的一个途径。但是由于那个项目所在的学校,离我家很远,也没有车。并且觉得还是要以孩子的学习生活为主,就放弃这个想法了。再说,后来知道,有认识的朋友,做了三轮的CO-OP,也没有被录用。一轮的三个月的话,三轮就是九个月。九个月做事,没有任何收入,那日子怎么过?当时的想法就是,工是可以打的,可以缓解生存压力,了解社会和环境;但是如果长期打工的话,就看不到前途了。

这个时候,一个老乡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广告,广告说,“本人的一位朋友那里急需有生化背景的女性”,接下来的是联系电话。老乡把这则广告发给了我,要我赶紧打电话。

我按照广告里的电话打过去,要我留言。我留了言,然后去图书馆借英文版的生物学,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准备花时间好好看看,权当学英语。第二天,电话打过来了,说是有雇主要找实验员,要我先把简历发过去,并约好一个时间见面。去了以后,才知道是个社区就业服务中心,一方面需要客户,另一方面与一些雇主有往来。

找到地方后,在receptionist 的要求下,填了一些表格,然后等着见约好的人。见到的是位英文很好的中国女士,也就是在网上发广告信息的人。按照我填的表,她问了几个问题后,就讨论我的简历和面试;说简历需要修改,并问我自己为什么会在面试中失败。我回答说很多面试都问了有没有在加拿大的公司工作过,那没有给我offer 肯定是嫌我没有加拿大经验的缘故。

然后她给了我两个CO-OP培训的联系电话和地址,就是我上面提到过的,我有几个朋友上了,而没有找到工作,并且离我住的地方太远。由于不想泼中国人的面子,所以我礼貌的答应了,并签了字,打算以后再说。其实当时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而很多次上当受骗的感觉都是“老”一点的中国移民朋友给的,心里多少有些失望和不爽。

又过了几天,我接到他们的电话,要我去参加他们的一个找工的workshop。这个workshop 为期一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包括简历,求职信和模拟面试等。我的简历由于用了很多北美用的行业用语,而所有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都没有提到是中国的,所以有几个面试。而面试时的表现和英语的措辞说明了我是新来这个国家的,所以面试的人就会问,来加拿大多久了,有没有在加拿大的公司做过,等等。

这次的workshop让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冷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朝什么方向发展;二是根据自己教育背景,对自己的弱势和优势做了个小结;三是对自己做老师的可行性,进行了再思考。当那个带有浓重的南亚口音工作人员用很难懂的英语在条件很好的教室里做workshop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这个工作我也能做。当时也就是一闪念,一下子也就忘记了。

但是总结半年生活经验中的失败和教训,我真真切切地认识到,要进入某个行业,一是本地经验,二是证书或文凭。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同时还能提高某一行业内的语言的捷径就是读书了。

3. 改行与择业

当时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也促使我决定要改变思路。就是有一次,一个中国人办的比较有名的中介介绍我去一个干洗店见工。中介小姐先收了我几百元钱的中介费,并且很肯定的说这份工很好,一定适合我,成功率应该很高。

面试的那天,下着冬雨,但还没有下雪。我穿着中式小棉袄,围了条真丝的中式围巾,外面套了件风衣。找到那家店后,见到了店主。店主是个很儒雅的亚洲男士,在我说明来意后,他就带我到了工作间。一一帮忙接过我脱去的外衣,等我解下围巾后,他便顺手拿过衣架挂好了它们。然后他让一个白人员工示范自动衬衣熨烫机的操作,也让我操作了几次。然后说,后面还有人要面试,明天给我电话。

这个工作很简单,就是把衬衣挂好后,把领子和袖口按照模子的形状折叠好,双手按下机器两侧的按钮,再取下衬衣就好。我本来就是工程学士,车床,刨床,铣床,甚至型沙,倒模,浇铸都难不到我,还在乎这么简单的按钮操作?

结果是,我没有等到雇主的电话。于是就打电话问中介的小姐,她说,老板说我太斯文了,所以要了别人。我就好奇地问,那老板是怎么用英语表达“斯文”这个意思的,她说,“老板说,你一看就是坐办公室的,不像打工的人”。我当时很不服气,心想,工厂里生产线上的活都干过,还在乎这么简单的操作。尽管我想干干体力活,证明一下我的动手能力,但事实是,连打个雷波都没有人要,这个打击可不小。

书是要读的,要不打一辈子的雷波,可不是我来加拿大的目的。再说,我住的公寓楼里,在当年我入住的时候,大楼管理员就告诉我有159个中国人,而我认识的中国人里,只要是读了书的,都找到了相应的工作,然后买房子搬走了。还有两口子同时贷款读书的,读出来后,都找到工作了。

在国内,我是个穷教书匠;在家里,买菜做饭,管孩子。到这里来了以后,新人一个,穷人一个,社会底层的人一个。所以没有什么失落感,倒是拿着政府每个月存到我银行账户上的孩子的牛奶金,享受着各种免费的社区服务和学习机会,总是心存感激,感激这世上有这么一个地方,让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试试不同的职业,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看到自己的能力或不足,见识与自己国家不同的传统,教育,文化,种族,习俗,政策,法规,生活准则和行为方式。同时,我也想为服务过我的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事情,用自己的知识,用中国人的智慧,来回报这个社会。

确定了要读书,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读什么,什么时候去读,当然首当其冲的还是钱的问题。我带的钱不多,又没有其他经济上的支持,我打工的时间又不够申请EI。所以唯一的途径就是贷款了。我必须贷到足够的钱来让自己衣食住行无忧,才能安心读书。因此我决定等到登陆到了一年的时候,能够同时拿到联邦政府和省政府的贷款。

在等待期间,我接续打一些自己能够承受,还比较喜欢的工,同时也做一些search 和research, 收集足够的资料和信息,为自己选职业,做决定,来打基础。

由于我的惰性和惯性,也由于做决定真的很难,也由于自己是个完美主义加理想主义者,做了有限的搜索和研究后,一步步地摸索着上网,注册,填表,交申请费,到了真正申请的时候,最多可以填五个专业。也许报一个只要二三十元,我硬是交了近一百元,一个不拉地,把五个空格都填满了。而填的专业各自独立,互不沾边。有文,有理,有商务财会,有社区服务,有保健咨询,有海关运输,还有生物工程。

这本是懒人的懒办法,但是等到要入学考试的时候,就不得不四处奔忙去不同的学校,参加不同形式的考试了。有机考的英语和数学,有笔试的英语和数学,有实验室的面试,有小组面试和单独面谈,有交钱的考试,也有不交钱的考试,学校不一样,方式也各异。

就这样跑了一阵子后,接下来,就是一封一封的来信。一下子五个录取通知书都来了,并且每一个都要我在几月几日之前确认接受offer, 几月几日之前交学费。还是由于做决定太难,也由于懒得做决定,我寄信确认接受了所有的offer, 把决定权留到了万不得已不得不做决定的那一天。

选自玲子博客“维佳乐园”:
http://blog.51.ca/u-107677/?p=44
http://blog.51.ca/u-107677/?p=45
http://blog.51.ca/u-107677/?p=68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