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环球华报:中加关系亮起黄灯 /

环球华报:中加关系亮起黄灯

中国与加拿大的关系一向被认为十分良好,因为两国之间不存在任何历史纠葛,在经贸等领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在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在历史上,加拿大对中国一直十分友好,白求恩医生在中国救死扶伤的事迹,在几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加拿大形象。加拿大也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工业国之一。

然而,正当加拿大人普遍唱好中加关系,期望总理马田明年一月的访华之行能够进一步促进双边交往,为加国企业带来更多商机之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圣地亚哥会晤马田时,却给我们发出一个信息:中加关系亮起黄灯。

胡锦涛在11月20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首脑峰会期间,与马田短暂会晤。据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说,胡锦涛向马田提出了推动中加关系全面发展的四点建议,其中包括:一、继续加强两国高层和各级别的交往,不断增进相互了解和互信,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良好政治保障;二、充分利用双方互补优势,努力扩大和深化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三、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上的磋商和协调,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和繁荣。不过,最重要的却是第四点:从双边关系大局出发,正确看待并妥善处理双方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不要让这些分歧干扰双边关系正常发展。

胡锦涛第一次会晤马田,就毫不客气地指出双方存有分歧,显然不是即兴之作,表明中方对双边关系目前现状的看法,是一个不寻常的举动。虽然胡锦涛和马田都没有说明双方的分歧在哪里,但此事至少可以反映出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对目前中加关系的发展状况并不满意,而且这种不满情绪已经积累了一段时间。

胡锦涛在本次亚太经合会议与各国元首会晤中,都是直奔主题,集中谈论双边的焦点问题。如与美国总统布什谈论台湾问题;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谈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而在与马田会面时却谈论如何妥善处理双方分歧问题,显然,胡锦涛觉得,双方对一些问题的分歧和矛盾,已经成为双边关系的焦点,也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关键所在。不过,马田政府近期对华政策并无重大异动。中方仍然觉得双方关系出现分歧,表明中方对加方的积怨已久,正所谓“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第二,中加两国对双边关系的认知存有很大的落差。与中国的观点截然相反,加拿大从政府到民间都认为目前中加关系良好。

这是因为一些加拿大认为无关痛痒的问题,在中方看来却是十分严重的。如赖昌星事件,加拿大方面认为需要经过一个法律程序,来决定是否接受其难民申请,是一个司法问题;而中方认为加拿大政府没有认真对待,发挥影响力,尽早解决问题。又如达赖访加事件,马田认为作为一国之君,他自己有权决定见谁或不见谁,不需要别人教他怎么做;而且,马田认为达赖是一位宗教精神领袖。但中方并不认为达赖是一个宗教人士,加拿大的所作所为是在支持达赖进行分裂国家的活动。

第三,加拿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正在下降。

过去,加拿大一直在扮演着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沟通的角色,也是中国努力争取的国际友好力量。然而,时移势易,加拿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每况愈下,已经发挥不了平衡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力量的作用,中国不再需要依靠加拿大在国际社会上为其说项。所以,中国也不将加拿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可以毫不客气地表明自己的不满。当然,这与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作用日趋重要有关。

第四,中国对加拿大所求少于加拿大对中国所求。

中国近年的高速发展,引来了世界各地的艳羡目光,各国财团也趋之若鹜,纷纷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希望能在这个世界最具潜力的庞大市场上分一杯羹。加拿大的企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加美贸易摩擦不断的今天,向亚太地区,特别是发展蓬勃的中国市场寻找出路,成为加国商家的当务之急。而相对来说,中国在国际贸易上,对加拿大的依赖并不多,加拿大的资源,中国得不到,可以到其他地方去入货;中国的商品不能直接到加国,也可以通过美国的连锁超市进入加拿大市场。所以,在经济上,中国对加拿大并无太大所求。

第五,中国警醒加拿大社会的反华势力。

加拿大社会对中国整体上是友善的,但中国政府在此次中国五矿集团收购诺兰达的风波中,留意到在加国社会中存在的反华(或叫“抑华”)暗流。该项收购谈判在加拿大国会和民间都引起争议,甚至令诺兰达取消了五矿的独家谈判权。可见加拿大社会整个对中国的潜在担忧还是相当强的。这些都是中国十分担心的。加拿大人中国企业的收购有政治目的,而中国则认为加拿大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了。

总而言之,中国对中加双边关系发展的忧虑是十分严重的。对此,加拿大社会应该加以重视,如不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恐怕明年初马田的中国之行,也会是徒劳无功、空手而回的。(环球华报 洪业)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