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广东书记:陈绍基许宗衡被抓并不稀奇 /

广东书记:陈绍基许宗衡被抓并不稀奇

广东省多名官员包括前深圳市长许宗衡及前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相继因涉及贪污被扣查,广省委书记汪洋昨天公开评论表示,“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腐败问题,因此在广东出现陈绍基事件和许宗衡事件并不是很稀奇的事。”

大公报报道,汪洋认为,在中央纪委的审查结束之前,他只能凭自己的判断来看待这个事情,据他了解,这两个案子没有直接的联系。间接地讲,要说联系,只能说他们两个现在都在广东坐牢中,这可以算是一个联系。

对于如何防止腐败的问题,汪洋认为,如何防止这种腐败现象在今后继续发生,这不仅是摆在中国党和政府面前,也是摆在世界所有执政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问题。他更举例说,前不久发生在美国新泽西的腐败窝案,涉及范围非常大,这就证明即使民主法制比较健全,也难以杜绝这种事件的发生。

汪洋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都在千方百计防范如何在党内和执政团队里不出现腐败现象,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没能杜绝腐败现象,如果要总结这些教训,有两个方面可以完善:一个是惩治,一个是教育。汪洋强调,就广东而言,并没有因为发生这个案子的查处而影响广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发展经济的步伐,广东将在教训中总结经验,走好自己的路。

人民网今天也报道,7月30日下午3时,广州珠岛宾馆红棉厅,来自美、英、法、德、日、韩、新加坡、香港等8个国家和地区20家境外主流媒体41名记者把长枪短炮架了起来。他们此次到广东采访,有一个共同的“要求”——要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客人来了,作为广东这个大家庭的‘主人’,如果我不见诸位,不太礼貌。我愿意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回答大家的问题,但希望你们的问题不要让我们太为难。”汪洋幽默的开场白,让记者们会心地笑了。

“广东正努力扩大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争取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现场提问非常热烈。

路透社记者请汪洋预测下半年广东经济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广东经济企稳向好,但下半年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为广东是经济外向度很高的省份,经济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现在连保罗.克鲁格曼这样世界顶尖的经济学家都很难判断世界经济走势,我们更多冀望国际经济形势已触底并逐步回升。目前广东一方面在继续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也正努力扩大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以争取对未来经济发展更多的主动权。”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广东在粤港合作方面有什么新动作?”

汪洋说,除了粤港政府间合作机制外,两地也正在建立民间的沟通渠道。广东准备成立一个由各界人士组成的团体,与香港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等民间团体加强交流合作,调动两地民间力量,成为政府间沟通的重要补充。目前,广东正在和香港特区政府协商,按《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制定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港合作的具体新动作到时就会揭晓。

“曾经和我们一起工作的同事,却因腐败问题被抓进牢狱,这对我们每一个正在工作的人都是一种很好的警示。”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把焦点对准腐败问题。“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广东不断扩大开放,腐败的机会在不断滋生,近期广东就发生了陈绍基、许宗衡案件。这两个案件彼此是否有联系?执政党应该怎么处理腐败问题?”

汪洋同意这位英国记者提问中的观点。“迄今为止,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中都会出现腐败案件。防止腐败是摆在世界上所有执政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最近美国新泽西发生的腐败案件涉及范围就很大,这说明在你们看来民主与法制都比较健全的国家,腐败依然存在。因此,在广东出现陈绍基、许宗衡案件并不是很稀奇的事情。”

汪洋接着回答,“至于这两个案件之间有无联系,在中央纪委没有公布案件调查结果之前,我和诸位一样,都只能凭自己的判断。据我个人了解,两个案件没有直接联系。”汪洋说,作为执政党,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惩治、教育两个方面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曾经和我们一起工作的同事,却因腐败被抓进牢狱。这对我们每一个正在工作的人都是一种很好的警示。”

广东省纪委副书记丘海补充说,“在国外朋友眼里,可能感觉这两个案件影响很大。但实际上,这几个月来广东非常平稳,案件并没有影响广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改革发展。”

德国明镜周刊记者华格纳紧接着提问,“在中国,腐败产生的原因,是不是因为中国政治缺乏言论自由?”

对此,汪洋立即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你的问题提得很坦率,我也坦率地回答你——我不赞成你的判断。任何自由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以损害别人的利益为前提。”

汪洋说,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中国从来不缺少言论自由。我们今天能够平等、坦率地在这里交流,本身就是言论自由的表现。有些你们认为有言论自由的国家,政府内阁频繁更替,议会里拳脚相向,如果这样的“言论自由”发生在有13亿人口的中国,后果将不堪设想。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有“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言论自由,其结果是许多人的基本人权得不到尊重,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不同国家对言论自由有不同的标准,我们不愿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也不希望别人把标准强加给我们”。

“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再加上必要的环保措施,广东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观。”

法新社记者问,广州南沙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最近是不是有新变化?广东如何做到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更好地结合起来?

汪洋说,在充分听取了老百姓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大量的协调工作,广东省已经决定把原选址在南沙的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迁出珠三角地区,这个行动本身体现了广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当前广东要解决好环保问题,最重要的任务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下决心转移甚至关闭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并适当减少珠三角人口以减少生活污染。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再加上必要的环保措施,广东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观。

美联社常驻广州记者傅维廉提了一个有点“影响团结”问题:“我听说您与黄华华省长看待经济发展的角度不同。您希望企业用创新赢得竞争力,但黄省长更倾向保护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听说黄省长认为您走得过快了一点。”

“我坦率地告诉你,这是你在广州听到的‘马路消息’。”汪洋幽默的回答,立即在会场上引发了大家的笑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