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环球华报:从价值观看加国罢工与难民 /

环球华报:从价值观看加国罢工与难民

(环球华报) 漫画家无墨的“新移民桂姐系列”,日前发表一组题为《游多伦多》的作品,通过桂姐利用假期到多市旅游却被满街垃圾吓阻,被迫提前返回大温的经历,从游客视角形象地表现罢工对多市的影响。难怪日前多伦多有两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妇女委托律师,将多伦多市府和工会告上法庭,指安省劳动关系法有关罢工的条款,没考虑到儿童利益,并要求法庭下令负责托儿和娱乐项目的罢工人员复工。

在第35天罢工后,多伦多市府与两大市政工会CUPE79和416分会的代表终于达成协议。罢工结束,意味清除在公园堆积如山的垃圾即时开始,但要多市恢复正常將是艰巨的工作,需时数周。

这次罢工始於6月22日,约2万4千名內勤和外勤员工加入。由于直接触及市民日常生活,影响到作息起居,引起非议颇多。甚至有人问为什么不能解雇他们?大把人没有工作,却和这个什么“狗屁工会”谈了前后8-9个月,这么长时间都过去了,谁能相信就两天时间能谈出双方满意的结果?

平心而论,身在加拿大民主社会,要理性地一分为二看待罢工,要有普世价值的宏观视角。尽管给居民日常生活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尽管有些罢工的理由也确实过于离谱儿,甚至很有些“登鼻子上脸”,罢工工人已经比多伦多平均人工高,尽管急救队的延迟令市民十分不满,但是从法律上来说,他们的“怠工”仍然是合法的。要知道允许罢工,毕竟为社会底层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合法维护权益与维护权益过当之间,还是有本质区别,这种制度保障是最根本的。

加国社会制度为罢工提供了可能,在解决罢工纠纷上也尽可能采取相对平静的手段,避免产生暴烈的社会冲突,通过多方谈判达致和解。多伦多市长苗大为就这样表示过,解雇24000工人不现实。要说罢工是合法的,重新雇人也是合法的,只是老苗不愿这么干而已。

谁都不会怀疑若把所有罢工工人都一刀切解雇掉,会有成千上万新移民马上“拾遗补缺”,甚至再低薪水也乐于承担。虽然这样做短期看对民生和就业皆大欢喜,但长期结果未必就有利于广大的民众利益。如果只顾及眼前利益,有份工打就行,等到受了真正的不公正待遇,就只能忍气吞声,否则就会在被解雇和退居求次之间做出选择,因为后面仍有大量新老移民在“觊觎”这个位置,尽管这个位置那么不尽人意。如此一来,就会形成整个社会的恶性循环,社会质量就会整体下降。

我们不能只看到罢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应看到保障社会权益手段的宣示与实施。我们也不能完全用东方的或祖籍国的传统模式划一对待加国问题,加拿大的社会制度也是经过百多年来的“折冲樽俎”,才形成如今相对平衡的局面。

与此同时,由罢工联想到近来的难民问题,迫使加拿大收回对捷克和墨西哥的“免签待遇”,以至于引发连续的外交风波。该问题也引起热议,不少意见都批评甚至讨伐加国难民政策,最好将难民大门一关了之,也减轻公民的税务负担。其实这与罢工问题也有相通之处,体现加国社会制度的民主本质。

最近有媒体报道,现年67岁的爱玛就是来自捷克的难民,当年因為家乡亲友有人驾军机投奔自由,家族从此列入黑名单。為避免遭受迫害,爱玛一家人相继由陆路逃至义大利,在义大利流离失所近一年多,才由难民身分辗转来到温哥华。

她女儿在这里半工半读完成大学学位,丈夫与儿子则深入高山峻岭,受雇当一名季节性的种植者,每天一大早要扛著数十公斤重的树苗,翻山越岭找地栽种。他们以辛勤劳动也为加拿大身体力行地做了自己一份贡献,可以说自食其力。更为重要的是,加国为他们有尊严地生存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机会,世界上如果没有这样一种选择,就断了生路。

不能因为难民有假,就取消难民政策。这种政策可以检讨,可以采取种种措施堵塞漏洞,提高判断难民真假的水准,但不能笼统对待,那样就等于将孩子与洗澡水一同泼掉。正因为如此,联邦移民部长康尼(Jason Kenney)日前表示,保守党政府愿意考虑新民主党和魁人政团的要求,成立一个难民上诉委员会(refugee appeal board),进一步理顺难民接收程序。这种愿与反对党合作改革难民体制的做法,是可取的,有助于擬定一个新模式,使其既反映加国保护受迫害者的宪章责任及国际义务,又力争减少滥用系统的现象。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