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加中时报:平和的悼念 火旺的商场 /

加中时报:平和的悼念 火旺的商场

1月19日,数十名华人在刺骨寒风中,在民运团体组织下於中国驻多总领馆前举行悼念赵紫阳去世的活动;而同日恰是加拿大总理马田带着加拿大团队,浩浩荡荡开进中国市场。相照之下,冷热世情不言自明。赵紫阳的去世虽带来海外华人对逝者高风亮节的赞誉,以及对中国民主运动的呼求,但兴波而不起浪,并未形成巨大的政治震荡。对於大部数大陆移民而言,既不会走向政治浪尖,也无法「高攀」踏入加拿大团队,望着火热的中加贸易,有人兴叹,有人奋起直追,最现实的还是在异乡安身立命。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去世的消息传出後,本地华人无论来自中港台,或是不同政治立场者,普遍都对赵紫阳的高风亮节及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同情他软禁15年的遭遇。这种对一位政治人物较一致的评价,对海外华人而言并不多见,也足证赵紫阳当年不计个人荣辱、坚守正义的道德情操倍受尊敬。有政评家更以「虽九死而不悔,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大精神,早已赢取得全世界人敬仰」来赞誉赵紫阳的功绩。

心中有公认 政治不活跃

尽管本地支持民运及反对中共政权人士,也以此事件猛烈抨击现今中国政治现状,但许多普通民众仅是表达一种对赵紫阳怀念之情,并未介入政治争论之中。本地至今的悼念活动,也只是19日民运团体组织在中领馆前的悼念聚会,场面也较冷清。本地华人社区如同北美其他大城市一样,并未出现大型的政治活动。

记者曾经较早将香港传媒误报赵紫阳在8日去世消息转告本地一些大陆移民朋友,他们虽都表达敬佩、哀悼之意,但普遍反应平静,都不认为对目前中国或是中加关系有任何影响,一位在89年在上海也曾经参加过学生游行活动的李锋(假名),前年赶着回流,在上海与港人合办一个IT公司,他称,「现在的环境与15年前大不相同,当年中国是思想启蒙期,很多观念动荡,受胡耀邦去世事件诱发而爆发,情绪波动较大,如今无论中国或是北美,大家都看着中国大市场,你去与年轻人谈这些,他们也不了解,不理解,说不定还会被人调侃几句,赵紫阳的一生功过评断还是留给将来,我们只能寄思而己,到底搞民运,吃政治饭的人能有多少。」

本地中文网论坛大多是转载一些针对赵紫阳功过的评述文章,并未对此事有大篇幅的论讨,甚至网民关心的程度还不及本地加拿大新闻及新移民安家立业的资讯,可见此事引起反应并不大。

一位大陆社团负责人称,大陆社团组织悼念活动不太可能,主要还是这是个敏感话题,大家也怕引起以後的一些不方便。始终人死了,赵也离开政坛很久,对其自有公认,大家都心中有数。大陆移民一向对政治活动不活跃,海外民运做到如今,还是怪他们自己不争气,在精神、实践上都不成熟,互相又斗来斗去,对华人缺乏感召力。

当年天安门绝食学生陈平认为,现在社会环境、风气都与以往不一样了,年轻人成长环境也不同,大家不关注政治,也不了解赵紫阳那代人,更主要的是中国已不存在大规模知识精英,如当年的方励之等人,这一社会良知的知识份子层已没有了,要有的就是既得利益者,所以赵紫阳的去世也不可能带动一场新思想启蒙运动。

是否海外大陆移民越来越冷漠於中国的民主运动?本地民运人士并不认同,有人称,去年多伦多纪念六四活动,就有6、7百人参加,大陆人参加少,主要是受中国政府严酷的政治控制的影响,生怕影响日後回中国工作、生活等,这完全可以理解,所以在海外参加民运活动的还是港台人多,实际上中国目前的人权状况比以往更差,腐败日益严重、社会日益不公,通过对赵紫阳的怀念,也向社会呼吁关注中国现状。

来自广东的新移民黄益国,在听到赵紫阳去世的消息後,就一直在打听有无社区的悼念活动,但他也称,他仅是个人景仰赵紫阳勇气与对中国社会的贡献,但不想参与任何反中国政府组织,或是民运组织的活动,到底大家诉求还是有区别,真出了事,也讲不清楚,移民来加拿大就是为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也希望中国一天天强大起来,但不希望在政治上有任何举动。实际上黄益国的想法相当具普遍性,大陆移民因为种种原因,普遍还是冷淡政治活动,但对赵紫阳都心存怀念,尤其是经历过六四,或是之前出国者,更对赵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中加关系升温 生意更具中国味

赵紫阳去世对许多人而言,很快就心理平复,当成一段历史的终结。但更有切身利益的中加贸易发展就人人关心,在去年底加拿大主流传媒破天荒大幅报导中国发展新闻後,加拿大已达到前所未有的「中国热」高潮,许多人都赶着上这班豪华「列车」,加拿大总理马田近日带领加拿大团队前往中国访问,更将中加关系打得更火热。

加拿大主流商界对中国热度不断升温,据中国传媒报导,现在多伦多证交所「中国味」越来越浓,中国企业目前有18家企业在多伦多挂牌交易,其中主板有6家、创业板12家,总市值7.889亿美元,除此之外,还有约50家企业在中国拥有投资或是建立了合资企业,可以说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中国味越来越浓厚。排名全球第七的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到加拿大上市。

马田此次是首次率加拿大团队访华,300多位企业家在中国寻求合作机会,预计也将旅游、矿产能源、农业、金融服务、教育、高科技等多方面进行合作洽商。

另一方面,大陆移民也在不断提升在中加贸易中的地位及作用。目前加拿大福特贸易与实业有限公司总裁马开廉当选为加中贸易理事会(CCBC)董事,这是中国大陆移民首次成为CCBC的高层。而且此次加拿大商贸团中也有新移民不惜投入上万元,成为中加合作签约中的一员。

而在整个华人圈中谈论中加贸易者更是比比皆是,由大陆新移民组成的进出口贸易商会,成立仅2年多时间,现在会员已发展到约千人,会长梁健说,现在确实中加贸易很兴旺,但还是在上升期,许多会员已做得相当成功,贸易已涉及各行各业,中国产品有价格及质量的优势,问题主要是他们还不熟悉本地市场及行规,未来肯定规模会更为扩大。

利用地能开放空调系统的Polar Bear公司总裁龚卫彬,近年在中国合作越来越广阔,他称,现在业务已发展到10个城市,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而且最主要是加拿大有这麽多大陆移民,这就是加拿大发展的资源,潜力很大。

但也有不少社团、商会负责人认为,现在在大陆移民圈盲动者很多,但想比做多,迈出第一步还有很多困难,处於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下,需要更多的辅导资源,来帮助他们开创生意。一位商会负责人就称,谈做贸易生意的情况早已存在,但以往从无经商经验者,只是以为依靠两边关系就可以做生意的人,九成九都做不成什麽生意,现在还是热度很高,成功难度一样很高。(王迅雷 )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