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找工前景黯淡 在美外国人争相变海归 /

找工前景黯淡 在美外国人争相变海归

美国失业率高达10%、找工作的前景黯淡﹐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美国寻找更好工作机会和更大成就的外国专业人士如今纷纷开始回国。

外国企业﹐特别是亚洲企业﹐都在利用美国的就业形势作为吸引出国人员回国的途径。这对经历了裁员、失业和签证问题的专业人士来说﹐算得上是可喜的喘息之机。

哈佛大学法学院高级研究员瓦德瓦(Vivek Wadhwa)从事这类趋势的研究。他说﹐美国的工资和晋升机会冻结已经成了常态﹐专业人士对得不到发展感到失望﹐这是令他们回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汇丰国际(HSBC Bank International)2009年对3,100多名外派人员进行的调查显示﹐在美国的外派人员中有23%正在考虑回国﹐而世界其他地方的比例则为15%。这项调查显示﹐最常提到的原因是越来越受限的职业前景。外派人员的定义是居住在母国之外、年龄在18岁以上的人。

其中很多人认为回国或在世界其他地区会有更好的机会。

法兰克福人麦克安利(Regina McAnally) 1985年移居美国﹐但她担任会计的公司面临困境﹐提升的机会微乎其微﹐于是2007年她回国了。

她在美国的22年中从未回国探过亲。如今她在科隆的一家汽车企业作财务分析师。她还把自己当时15岁的儿子也带回了德国。

麦克安利说﹐她在美国投了无数份工作申请﹐却找不到工作。而在德国却不是这样。她说﹐我回国之后﹐上班的时候都会有猎头给我打电话﹐想把我挖走。她还说﹐新雇主承担了她从美国搬家到德国的费用。

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经济学教授伯达(Michael Burda)说﹐儘管德国整体失业率在7.6%﹐大部分失业人员都是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

麦克安利说﹐我不断对美国的朋友说﹐你需要在德国找工作﹐如果你拥有本科学历﹐就没有就业岗位短缺的问题。

过去10年来﹐很多国家都在经济上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使之对生活在美国的外派人员更具吸引力。

瓦德瓦说﹐10年前人们从印度和中国来美国的时候﹐那些国家的机会远远不及现在。他预计未来5年中将有10多万印度人回国﹐并说他调查过的印度和中国的人力资源主管们注意到来自美国的简历增加了10倍。

招聘者说﹐在大部分情况下﹐根据本国生活成本调整后的工资与在美国的水平相当﹐甚至还要高。

此外﹐外国公司和在国外有分支机构的美国公司都在积极吸引在美国的外国人才。驻纽约的高管猎头费恩(Eileen Finn)目前正在寻找一位可驻印度的首席财务长。僱佣她的这家全球性金融服务公司特别要求要找一位在美国、英国或其他高失业率地区工作的印度人。

费恩说﹐这些外派人员吸引雇主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拥有西方的经验﹐相对经济繁荣时期﹐在经济低迷时期他们更愿意回国﹐他们能够很好地融入文化﹐不一定会像美国人一样要求丰厚的外派薪酬﹐包括搬家费、差旅费和其他费用。

马萨诸塞州高管猎头公司Polachi Access Executive Search联合创始人波拉奇(Charley Polachi)目前正在竞争一份工作﹐为西海岸的一家在印度和中国有业务的风险投资公司找到几位外派人员供职。

他说﹐该公司特别要找在美国的印度和中国人﹐因为他们拥有西方技能和在国外获得成功所必需的文化、社会和语言能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