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华民族的融合不是靠"文化征服"实现 /

中华民族的融合不是靠"文化征服"实现

无论给予“文化”以何种定义,它总是同人类求生存、求自身之延续和精神需要而互相“共生”。从严格意义上讲,文化可说是人类追求生存的产物,尽管它的表现形式从“符号”,直至“心有灵犀一点通”,乃至幻想的“彼岸世界”,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在它包罗万象的内容中,总离不开创造它的主体——人类。人类也正是因为在他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差异,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群体。这就是民族的定义。

我记得,在去年的《新民晚报》上,一个著名学者曾在文章中写道:在民族的征服战争中,军事上的征服者最后都在文化上被具有高度文明的被征服者征服。这种理论至今充斥中外,难道“民族融合”只是文化上的“征服”吗?

关于民族融合的问题我认为:以东汉末年到西晋这段时间为例,当时是汉族确立以后,少数民族纷纷向中原靠拢最活跃的时期。各族之间为了生存(或生存得更好),为了争取“生存空间”,曾经有过激烈的争斗,甚至战争;各族之间又在共同地为了生存、为了生存得更好,共同地追求文明过程中,逐渐融合起来。历史的事实表明,这一批民族融和了,又有一批新的民族走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也就这样愈来愈丰富,色彩也愈来愈灿烂多样。我认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百姓在文化上能逐渐融合的动力,来自各个民族都向往和追求文明的结果。

而隋朝的建立标志了中国经历了二百七十四年的分裂局面结束了。表明了在秦、汉时期形成的汉族文化主体,在魏、晋、八族二十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已经同许多少数民族一起在追求文明的过程中逐渐融合,终于绽放出了灿烂的隋唐文明和盛唐气象。然而,此时中国境内的另一批当年还十分幼小的少数民族此时也成长壮大起来,他们也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如回纥族、契丹族等。

现在,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有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许多少数民族的后裔,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宋辽、宋金和宋朝与蒙古的战争呢?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虽然为了本民族的利益,侵害甚至灭亡了宋朝,但是以后在经过了近千年或者几百年的沧桑岁月里,各族在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以及文化之间的互相切磋中,汉族同各少数民族终于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为了追求文明而融合在一起了。这是历史的大趋势。

到了元朝时,蒙古统治者一方面实行民族压迫,一方面在统治集团中有一部分人,特别是有几任皇帝积极办学校,推行科举制度,崇儒、尊孔等这些促进汉化的措施,会合了民间的各民族在社会经济中发生的相互融合趋势,这在元朝产生了一个十分清晰易见的现象,即各民族间趋向文明,在文化上相互吸收,互相融合。这从元朝涌现的一大批能运用汉文与传统格律写作的少数民族诗人,以及涌现出的一大批擅长于运用汉语创作剧作的少数民族剧作家中得到了明确反映。当时有很多戏曲作品包含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我对于“民族融和”的提法是基于我从中国具体的历史进程中归纳出来的结论,即:中华民族的融合,是中国境内各民族追求文明的结果。这个理论不仅符合历史上各民族融合的具体情况,对于当今民族问题的研究同样具有现实意义。(详情请参阅张绥著《中国人的通史》)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