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十年太久 加拿大华人移民只争团圆 /

十年太久 加拿大华人移民只争团圆

10年等待,对短暂人生而言是漫长的,对许多年长者而言,更是等不及的岁月。然而目前加拿大父母团聚移民申请者,就面临着等待的困境,尤其是中国大陆申请者,在加子女最长要等上10年才能接父母团圆。联邦移民部的政策引发了申请者的愤怒,本地有一组织正筹划最近举行抗议活动,并有可能向联邦移民部提出集体诉讼。

本报最近接获一位名为Kalen中国移民的致电,她就讲述了一段自己担保父母申请的痛苦等待经历。

Kalen如同许多华人移民般,在安定居加生活后,于2003年5月正式递交父母团聚移民申请,也按要求交齐了申请费和登陆费。不久她得到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的回覆,信中明确表明申请案受理时间是从收到文件当天开始后的18个月。当年12月,她又去查申请案的进展,大使馆回音是审理时间拖延到24个月。虽然她与父母都很失望,但还是相信移民官的承诺,期盼着能在2005年5月全家相聚加拿大。

可是隔了一年后,当她再度查询案件进展时,得到的回覆是又要延长至36个月。这次真正重击了全家,她不明白为何加拿大移民官毫不守信用,事先不通知且无理由的拖延审理。不久她从周围朋友处得知,她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许多申请者根本就不知道何年何月能有结果,心情非常痛苦,而且更让她气愤的是,有些父母想和多年分开的孩子团聚一次,申请来加旅游探亲,不料移民官却以“有移民倾向”而拒签,“这种拒签行为根本就不人道,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父母申请移民,由于政府一拖再拖,不给一个准确的时间,所以有的父母别无选择先申请探亲。移民倾向是有的,因为已经申请移民了,正在办理当中,探亲来了以后又怎么可能再“倾向”一次呢?我怎么都不明白政府在玩什么文字游戏。”Kalen忿忿不平的说。

Kalen想起年年期盼团聚的父母,心中生悲,她称,“加拿大政府如果觉得父母类移民对加拿大社会无益,造成社会负担,这也可以理解,干脆就像澳大利亚等国家一样,宣布不接受父母类移民,我们也是加拿大公民,总是会为国家利益考虑,所以也认同移民部未将父母类作为首要团聚移民类的做法。但现在问题是,政府一方面高调讲人道,制订法律开放父母类移民,另一方面在具体做法上,就像不断变动的股市一样,总是不让申请人有一个确定的审核时间,让申请人付出时间、精力及金钱去不断等待,整个家庭计划及情绪也大受影响,如果用意就是以拖不让父母移民,那无疑是一种欺骗行为。而且不让探亲团聚更是违宪的做法。我来的时候不到25岁,就热血沸腾地为这个国家做出我所能贡献的。但是现在当我们的经济和生活条件很好的情况之下,担保父母移民时,政府却对我们的父母进行残酷的放弃,毫无人道的无限期拖延移民受理时间,还设置重重障碍阻止我们与父母相聚,让年老的父母和时间赛跑,于情于理,这都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根据Lexbase透露,目前家庭团聚移民审核期普遍拖延,如北京大使馆今年预计批核100个申请案,面对大量积压案,估计需10.9年才能完成这批申请案审核。香港预计批核170个申请案,审核期也达7.7年,印度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地,今年预计批核逾2千个申请案,审核期约为3.4年。

面对家庭团聚移申请日益困难的情况,本地一个名为SPONSORYOURPARENTS的组织(www.sponsoryourparents.ca)正在发动游说、签名及抗议活动,组织中不仅有各族裔代表,而且许多人并没有担保父母亲移民,他们是第2代或是第3代移民,但是认为政府的拖延行为没有合情合理之处。

参与此组织的陈虎3年多年由上海移民加拿大,目前从事原来自动化专业的工作,在生活安定之后申请父母移民,他与前述Kalen的情况相同,在申请时遇上审核拖延的情况。他称,移民部并没有将真实审核期告诉申请人,是种欺骗行为,长时间拖延审核,不人道,也不公平,有违加拿大宪法,所以此组织不仅将举行示威抗议活动,而且已聘请律师准备集体诉讼。目前组织内已有逾50多名华人参与。

而据一位熟悉移民部内情者透露,移民部内部确有以拖延审核,大幅减少父母、祖父母团聚的想法,主要是认为,这批移民到来对加拿大经济没有什么帮助,反而造成未来保健、社会福利的负担,另外也以此杜绝一些假借家庭团聚方式的假移民情况。但公开反对家庭团聚移民,不仅有违加拿大法律,而且必受到民意压力,所以才有目前的状况。作为申请人如果案件长久在积压之中,应当联合起来集体诉讼,因为同样付出申请费、入境费,却没有相同的对待,这肯定是不公平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加拿大社会还是存在对父母、祖父母家庭团聚移民不认同的看法,有华人就曾向本报表示,不主张加拿大过多接纳这类移民,否则会造成整体社会的负担,但应可以旅游探亲方式来缓解家庭团聚需求,如果移民加拿大是以接父母来享受优厚老年社会福利为目的,这想法是不可取的。

(王迅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