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明镜网:胡锦涛的出生地究竟是哪里? /

明镜网:胡锦涛的出生地究竟是哪里?

胡锦涛在江苏泰州长大,似乎未必能说受到祖籍故乡什么熏陶浸润。但是,考察地域文化的影响,不能只看直接、有形的方面,只是从狭义上按图索骥,一一对应。对于受原籍故乡文化熏陶的理解,应该是广义的,相对的,无形的。一代又一代人积淀下来的文化基因,会对人的心理与性格的形成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即便他已经与家乡有了某种时空距离。

具体到徽州,尤其如此。正如学者王振忠所说: “徽州的民俗和文化就如同敦煌的藏经洞,而不是源于皇室的法门寺地宫:在时光的堆积中,它留下的是由最广泛的群体所创造出的民间文化,而这种文化所代表的正为煌煌正史未曾记录并流传。所谓乡土中国,也正由此源源不断的民间文化滋养哺育而来。”

例如,徽州重商但同时也重文,不像一般商人利字当先,唯利是图,对文化和学问不屑一顾。具体体现在胡家,由胡静之的几个兄弟虽然都做生意,但都让子女多读书,胡锦涛的几个堂兄弟都成了大学生,足作佐证。徽州文化对未到过绩溪的胡锦涛而言,影响不仅仅是表现在他对故乡名人名产的津津乐道上,而体现在更深层,例如他对学问和知识分子的尊重,他对经营与管理的熟悉,他对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规则与契约精神的理解,可以说,在其祖祖辈辈所形成和延续的徽州文化中有脉络可循。

《他领导中国:胡锦涛新传》作者文思咏、任知初

还有一点可以算得上故乡对胡锦涛的影响:他之所以在选择大学的专业时,报考水利工程系河川电站枢纽专业,固然有竞争策略上的盘算(我们下文将叙述),还可能受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离绩溪咫尺之遥的新安江水电枢纽正在建设的影响。报考这一专业,预期在毕业分配时,回到故乡熟悉的环境来工作、生活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胡锦涛在走入政界之后,对原籍故乡表现出的态度比较复杂,总的来说,对故乡是引以为荣的,不过对故乡人却并不算太热乎。胡锦涛在政坛崭露头角时,绩溪胡氏同宗已在族谱上找到了他和他父亲的名字,有人写信给胡锦涛攀乡亲论辈分,甚至还有人修书向胡锦涛募捐,都没有得到他积极的回应,他甚至并没有明白地确认自己就是绩溪胡氏。综合他的表现看,我们有理由认为,他对故乡与故乡人的态度,主要出于他对自己当时身为重臣的悚惕。自己地位越高,他越要小心翼翼地防止故乡有人借自己的地位来谋取利益,累及自身。当他老家龙川的祖祠和祖坟被炒得热火朝天,“胡氏宗祠”已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成为当地一大旅游热点时,胡锦涛悄悄地向地方官打招呼,叫他们不要过于渲染胡氏宗祠,后来胡氏宗祠和胡氏祖坟就一度不再接待观光。

当然,胡锦涛对故乡人还是表现出了适当的礼节与关切。这样的例子有两个。

前面提到的胡寿民,比胡锦涛高三辈,他是从胡炎算下来的第45代,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后来是徽州师专的教师。他退休以后,1989年3月7日给胡锦涛写了封信。据其回忆,信中说:我写此信,仅仅是向您谈谈家乡的一些情况,并无任何请求和恳托。绩溪有18万人口,还是个“扶贫县”……希望您在若干年内,在方便的时候回来看看。

胡锦涛在接到胡寿民的信后立即叫秘书回函胡寿民,并亲切问候父老乡亲:

胡老:
您好!您的来信收悉,经胡锦涛同志阅示,谨向您老致以衷心谢意,感谢家乡父老乡亲的关怀和支持,并向父老乡亲转达亲切的问候。即此
祝您
康愉!
胡锦涛办公室秘书 陈世炬
1989年3月14日

据了解,胡锦涛办公室每天平均收到各类信件两百多封,而收此信时并非太平岁月:正逢胡锦涛刚从贵州省调到西藏任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不久,西藏拉萨正巧爆发了又一次大规模的暴动(这次暴动是3月5日爆发的,到3月7日即胡寿民写信的当天达到高潮,但胡寿民写信之际对这一点当然是不知道的)。胡锦涛当时称得上是日理万机,居然能叮嘱秘书抽暇给一位不算熟悉的同族长辈的一封并非紧要的信件作覆,如果不是重视乡情,何至于此?

另一个例子是,1990年4月,绩溪的全国人大代表许家政去北京开会,胡寿民请他给胡锦涛带去一信,介绍家乡情况。胡锦涛率领西藏代表团也参加这次人大会议,还被选入大会主席团。许家政从未与胡锦涛见过面,又不知他的住址,就将信交给大会秘书处转交。不久,接到了胡锦涛打来电话。胡锦涛提出这样的见面方式:为节约时间和方便起见,他问明了许家政在大会时的座位排号,请他在会前半小时入场,在自己的座位等候。许家政准时到达了,胡锦涛也准时到达。他询问了绩溪各方面的情况,一直谈到开会第二遍铃声敲响,许家政再三请他去主席台上就座,他才离去。临别前又与许家政合影留念。至今,这幅珍贵的照片仍保存在许家政家中。

1991年,安徽等地发生特大洪灾,绩溪县曾向在海内外的绩溪县同乡发出了数千封求援信,胡锦涛也收到了一封。1992年4月,还是在人大会上,胡锦涛与许家政又一次相逢,他通过许家政了解洪灾造成的损失及治理情况,对家乡表示关切。

胡锦涛2002年秋天接班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最感到高兴的是安徽绩溪的乡亲们。他们在街上游行庆祝,夜晚还燃放烟花。

此前一个月,当地政府就准备趁庆祝十六大召开之机,举行一个特别庆典,并进行秘密彩排。胡锦涛祖辈世居的瀛州乡大坑口村,则准备了几大平板车的烟花,准备在胡锦涛当选之夜大举燃放庆贺。

2002年11月15日接近中午时分,当人们从电视机直播中得知胡锦涛当选后,全城立即沸腾起来,成千上万人冲出家门,跑到大街上,奔走相告。当时天上正下倾盆大雨,却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的兴致,小孩们也在积水的马路上忘情奔跑,分享大人的欢乐。

绩溪县委组织的九个方阵游行队伍出动了,阵容严整,锣鼓喧天,浩浩荡荡,吸引众人跟著往前走。不久,乡民组织的舞龙队、舞狮队也在鞭炮声中涌进城来。盛大的庆典令整个县城比过新年还要热闹。

而大坑口村在胡锦涛当选总书记后,鞭炮声顿时响彻云霄,硝烟弥漫,几公里外都能闻到火药的香味。在胡家祠堂门前,瀛州乡安排了小学生们的文娱活动,在初冬的寒风冻雨中,孩子们打著赤□,穿着背心,表演“丰收”,博得阵阵掌声。

关于胡锦涛出生地的争议

胡锦涛的出生地,有三种说法:安徽绩溪,江苏泰州,上海。笔者在本书于2002年秋天初版中,认为应该是在上海。

笔者这种看法,后来遭到坊间一些声称也在研究胡锦涛生平者的质疑,有人甚至不点名地讥为“道听途说加合理想像”。

对于“胡锦涛出生于上海说”,笔者确实拿不出第一手证据来证明,但并不是“道听途说加合理想像”。

胡炳鑫的儿子、胡锦霞的哥哥胡锦江,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师范校长,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接受采访时说:“原来他(胡锦涛)将籍贯都填成上海和江苏泰州,后来他看见我的籍贯都填成安徽绩溪,就问我:江哥,你怎么填籍填成安徽?我说,我们老家是绩溪人,你出生在上海,长在江苏,但是祖籍还是算安徽绩溪。锦涛后来填籍贯也就改成安徽绩溪了。后来,在一次全国团代会上,胡锦涛对来自安徽的代表说,我也是安徽人,我的老家在徽州地区,我是绩溪人。”

这一说法,还另有版本:告诫胡锦涛不应在籍贯一栏填上海和江苏泰州的,并非胡锦江,而是胡锦涛自己的父亲。

胡锦江对胡锦涛说得很明确:“你出生在上海,长在江苏”。胡锦江还透露,胡锦涛早年填报籍贯,“都填成上海和江苏泰州”。他不填“安徽绩溪”,并不意味著在胡锦江提醒他之前,胡锦涛对祖上原籍何处一无所知──他到17岁进京上大学之前住在家里,胡静之对儿子不可能只字不提自己的曾祖父是从绩溪走出来的。胡锦涛当时可能只是认为过了四代了,不必再将安徽绩溪作为自己的籍贯而已。

“都填成上海和江苏泰州”,意味著什么?笔者推断:他填江苏泰州,是将之当成自己的“原籍”来填,他填上海,是将之作为自己本人的出生地而填。他的祖父祖母、父亲等直系先辈都在江苏泰州,如果不是他自己出生于上海,他填写籍贯时填写“上海”就完全没有理由了。

笔者“生于上海说”,当时更有一个权威依据:官方中国新闻社署名“钟灵”的人物特写《年轻的军委副主席胡锦涛》一文。这篇重头文章,在当时胡锦涛刻意低调、三令五申不许宣传自己的大背景中,显得十分突兀,显然是经过最高决策层特别授意,甚至有很大可能是经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本人亲自过目。文章中以十分确凿肯定的语气写道:“胡锦涛就在上海出生”。

不过,在本书初版之后,随著胡锦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外媒体记者、传记作者川流不息地造访泰州挖掘采访,“胡锦涛生于江苏泰州说”有了更大的声势。

一般的报导姑且不论,笔者查到泰州市规划设计院高级规划师陈正泰的文章《建议重视胡氏旧居和五时巷历史街区的保护》,其中说:“泰州市多儿巷三号,是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旧居。这座两进院落的平房是胡锦涛同志的出生地和青少年时代度过的旧居。”

以陈正泰在当地城市规划院担任高级规划师的专业背景,他上述论断是有相当可信度的。

2003年3月 15日的新华社报导《胡锦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对胡锦涛出生地这一民间判断猜测不休的问题,首次给予了官方的最明确答案:“祖籍为安徽省绩溪县的胡锦涛1942年出生在江苏省泰州市。”画上了一个权威的句号。但这一说法还是比较简略,今后继续探究,或许能发现新的档案资料。

(《他领导中国:胡锦涛新传》由明镜出版社出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