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台湾民进党陷危机 两岸政策救亡图存 /

台湾民进党陷危机 两岸政策救亡图存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黄埔江畔璀璨登场,聚焦全球民众目光,这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之后,再次的综合国力展现。台湾在睽违40年后首度重返世博会,且在大陆参展,意义重大,诚如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所说,台湾不来则已,一来就“三馆齐下”。不过,从台湾的角度,看了这几天场面还是有些遗憾,高雄市如果也能开个馆,把南台湾热带风情介绍给世博观众,那就更完美了。

台湾这次参与世博很特别的有三个馆,分别是台湾馆、台北馆及震旦馆(企业馆),三者各有特色,透过科技、文化的表现,将台湾的软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把台湾、台北的好山好水介绍给全球民众。其中,台北市政府非常重视这次展出,由郝龙斌市长亲自领军主持揭幕式,与上海市长韩正一起把台北市推上国际舞台,进行了一次漂亮的出击。

无庸置疑的,台北市利用这次世博会做了一次很成功的城市行销。台湾过去40年被挡在世博门外,今年如果不是上海主办,台湾不见得有机会参与,即使能参与也很难有这么大的场面,可以“三馆齐下”。台湾透过世博拉高能见度的模式,与两岸签署ECFA的概念其实相当类似,两岸关系改善后,台湾在方方面面都可有借力使力的机会,运用中国大陆的强盛走向全世界。

对此,蔡英文日前在双英辩论,以及昨日民进党“十年政纲”对谈的座谈会上却都反覆提到,“民进党是走向世界,再和世界一起走向中国;国民党是走向中国,再透过中国走向世界。”蔡英文的说法是否可行,从台湾参与世博就可以得到验证,民进党执政8年,有没有做到“走向世界,再和世界走向中国”,答案就在眼前,如果执政时都做不到,政治口号喊得再大声还是口号。

值得注意的是,从蔡英文密集释出“走向世界,再和世界走向中国”、“民进党不排除在不预设政治前提下,与中国进行直接并实质的对话”,乃至民进党两岸政策重要策士陈明通也主张两岸应加强对话与交往,互设官方代表机构,显示民进党已意识到若不好好处理两岸关系,很难再度取得执政机会。两岸政策是民进党危机当头时救亡图存的转型策略。

然而,蔡英文昨天在“十年政纲”的谈话本身就带有很强烈的政治前提,她强调“民进党主张从全球战略平衡和区域安全的角度,思考台湾与中国的关系,使台湾不陷于中国所设定的一中框架”。这个拒绝接受“一中”的前提,事实上也是扁政府时代处理两岸关系的前提。表面上看起来,在野之后的民进党已有了改变,但变与不变只能留待时间来证明。

蔡英文从表示愿不预设政治前提与中国进行直接并实质的对话,跳到反ECFA,乃至扬言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将公投否决ECFA,这中间实在太跳跃了。由此可以看出,蔡英文坐上党魁的位置后也陷入民进党历任领导人都须面对的路线问题,蔡在“双英辩论”时没提到公投惹火了独派,事后便急着弥补。蔡所谓“不预设政治前提与中国对话”是否包括统独?不排斥“一中”?这些她能处理吗?

马政府改善与大陆的关系,让台湾得以进入WHA、连战担任领袖代表出席APEC,台湾也终能在缺席40年之后重新回到世界博览会。这严格说来不能算是马政府的成就,而是台湾人民在2008年所做的选择。这次世博会最遗憾的应该是高雄市民,看到台北市在国际舞台发光发热,高雄不但追得很辛苦,且差距愈来愈远。

如果高雄市不要这么封闭,遇到与大陆有关的事就躲得老远,相信只要陈菊市长向上海市长韩正讲一句,台北市可以设馆,高雄一定也有机会。高雄的特色太多了,可以想像“高雄馆”若登上世博,海港城的特色一定会是重点,陈菊可以带一大批人到上海去介绍高雄的造船工业、美丽海湾、爱河等,绝对不会让台北市专美于前。

高雄市政府闭锁的两岸政策让高雄错失参与世博的机会,从云林县长苏治芬登陆行销农产品的案例来看,还有什么比民之所欲更重要的?这次未能到上海躬逢其盛的高雄人,只好慢慢等待机会。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