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父母团聚:“真孝子”还是“假孝子”? /

父母团聚:“真孝子”还是“假孝子”?

《加拿大政府欠移民一个父母团聚?》一文,在本地多个华人网站引发激烈争论,这里所摘录的,是在本地论坛上关于“真孝子”与“假孝子”的争论,这种争论是积极和富有意义的,因为对于每位移民来说,除了房子、车子和票子(钱)外,我们更需要思想,这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意义。

Kalen:说加拿大不欠移民一个“父母移民”,说得对!但是,如果申请人合法申请了团聚移民,按规定交纳了申请费甚至登陆费,政府故意拖延的行为就怎么也说不过去了。这个时候,对这些申请人来说,政府就欠了移民一个信誉。有朋友说申请人自己要申请父母移民,又不是加拿大主动邀请父母移民,听起来是这个道理。不过,自己要申请也是根据加拿大的移民法所规定的,而不是人人都可以申请。如果政府没有规定,怎么会有申请人来申请。

在加拿大,很多社会福利和社会资源不是每个人可以享受到的。人们不可能因为自己没有孩子,而不支持学校建设。也不可能因为看到拿救济的人不上班还有政府资助而拒绝纳税。当然,也不会因为看到别人的父母和自己在医院看病排队,而不尊重年迈的老人。这个社会就是由公平和不公平的事情组成的,不可能人人都平等,也不能凡事不公平。但是,只要每个人心中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客观的标准,就可以端平这碗水。

Sweethoney:如果要求11万人近期解决,然后再追加每年名额……还要移民干什么,改进口老人算了,两人或者三人的家庭,担保4个老人过来,呵呵,团聚老人不是比移民还多?也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加速老人团聚:取消或者改变加拿大当前的福利制度,将国家负担分担到个人……那就不是加拿大了。

Sz98ac:加拿大不是慈善机构,如果每个移民都把父母带了,社会负担加剧,纳税人负担加剧,会影响我们每个人。我认为应该拒绝任何父母移民。包括我自己。

Valentine:好一个以身做则的典范,加快一点父母团聚的进度,加拿大便成了慈善机构?要是让您知道加国政府给非洲小国的2亿dollar,还不把您心疼死?我们新移民实际上正在纳税养活别人的父母或祖父母,为什么就不能养活自己的父母呢?不知阁下是不是收入低低的,要不便拿着政府福利,所以一直觉得欠加拿大点什么?治疗您这种病态心理的办法便是赶快找一个高薪工作,多多纳税,到时候相信你不说这样的话了。

不同的观点基于不同的立场,加拿大政府也从来没有以任何形式否认父母团聚移民的合法性,如果像阁下这样一直为政府着想,真不知TTC和电力工人为何还要罢工。任何群体都有为自己这个群体继续谋利益的权利。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有年薪60K以上的收入,又买了房子,你是不是也想把父母接来一起住呢。等到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在”,不知你对人生做何感想?

加拿大政府对团聚移民是否符合要求是首先要进行收入评估的,也就是基于你纳税所作的贡献。要反击一个观点,请不要随便对进行一些极端化的假设,你为什么不更夸张说一个3口之间担保8个老人呢连祖父母也算上。客观的讲,新移民能够跟夫妻双方一方父母团聚都不多,更谈不上双方父母都接过来了。

客观上,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推出决不是为了拯救我们这些中国的劳苦大众,而是从本国人口构成老龄化和发展前景考虑。

山顶洞人(回valentine):生活中我还真见过不少父母,为了帮住在不同国家的子女带孩子,而不得不到老两口分开的。这样的孝子不知道这里有没有?诸位,别说太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你能在你父母年老的动不了没有剩余价值的时候,还下定决心让他们移民,我才相信你们的孝心。

valentine(回山顶洞人):人道的幌子到是打了,但争取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权利。父母接来做饭带孙,也是生活的乐趣。不知您老了的时候,是愿意去养老院还是期待着儿孙再来利用一下自己的价值?老两口分居两国的倒不多见,过年才打个电话就算尽了孝心的倒比比皆是,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还需要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么?没有人需要你来认可他们的孝心。

可能有些人从年龄,接受能力等方面都无法理解做父母的这种伟大。一直把父母帮儿女代孩子等同与资本家对工人剩余劳动力的剥削,对吧。希望你也有做父母的一天,好好得体味一下人性。

Vibe(回valentine):正是因为纳税才不想让政府把钱白白糟蹋掉。你自己调查一下,看看有多少父母在这边看了几个月孩子还说加拿大的生活丰富多彩的?他们不得不留在这边,绝大部分是想以后拿些好处(毕竟比中国福利好些),或者是被迫“体味”人性。

valentine(Vibe): 我想你可以问问中国的老年人,看看有多少人不愿意和子女住一起。

Vibe(回valentine):每两个移民如果搞来4个老人,加拿大成什么了?养老院?我一个朋友双方父母都来了,天天跑去免费学英语,还有免费的汽车票什么的,再过几年一人有1000/月。这钱都是那里来得?我们交30%的收入税当然心疼了。不过这样的父母移民过来也不算最差,很多人其实就是找了几个免费的保姆。

Sweethoney(回valentine):11万可不是我夸张的,这数字还是不少人知难而退的情况下,真是容易的话,恐怕还不止这个数,连祖父母也算上这种说法只能说你想抬扛,而且我觉得您交那点税根本养不活这么多老人,交税说实话只是为自己的养老做贡献,你老了不也得养吗?难道是你儿子交的税养你不成。

Valentine(回sweethoney):11万可不只是我们华人的父母吧。阁下可能从来没有也不计划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说出一个家庭养4个老人的话,不知你见到过这样的华人移民家庭么?我纳的税,自然不能养活这么多人的父母,只需要足够活自己的父母,其它父母的背后还有他们的子女。

Vibe(回valentine):想必你肯定有过长时间占政府便宜的经历吧!很多父母移民过来的就是图些小便宜,在国内生活稍好点的父母根本不愿来,所以一般水平低些的人就拼着命也要占点便宜。另外你觉得这边的老人生活的都很好吗?笑话!

sz98ac(回valentine):假如你家雇佣一个保姆,她还要带她父母来你家免费吃喝看病,你就不这么认为了。对加拿大历史没做过贡献的人,免费来加拿大享受福利制度,对每个加拿大人都不公平。我有足够收入担报父母。但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加拿大这个高福利社会非垮掉不可。回头看看10年移民历史(我是第9年),已经消减了多少福利了,其中包括父母移民的养老金。当因为别人滥用福利制度削减到你的该有的福利的时候,估计你就废话少多了。

试想如果很多新移民把父母带到加拿大,享受免费的医疗,养老金,会增加多少纳税人的负担,你的小孩,你的子孙会不会受影响。

我们不该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该站在整体。包括考虑我们自己的子女。问题会更全面些。

Vibe:中国的环境是差点,但是因为这个父母就一定要过来?据说和父母呆时间长了矛盾是在所难免的,这个我没有什么经验,还要向你请教。可能你们成天呆在家里陪父母,父母还有点事干。俺们可是都要上班的。

我倒是还有一个疑问,很多人并不是独生子女,国内也还有兄弟姐妹,可是父母一定要和自己“团聚”,挺奇怪的。另外不和父母在一起不一定不孝顺,这你应该承认吧?

山顶洞人:说说我身边的见到例子:第一个例子,老两口一个在国内带孙子,一个在这边侍侯外孙女。美国还有个外孙在等她去带。两姐妹争着母亲。这是我邻居的例子。第二个例子,我有两同事夫妇,都在国内沿海某高校工作退休。老两口110多平米的房,一个月加起来7000多的退休金,医疗福利也不用愁。国内其他子女也混的不错。结果,跑到移民到加拿大的另一个女儿这。这边女婿家的父母也都来了。一大家挤在一起。可怜我的老同事,每天要做饭侍侯这么多人。一年多后,男的同事查出有癌症,只好回国去治去了。想想他们,原来在国内何等逍遥,每年都出去旅游两次。现在如此,实在黯然。别跟我说,在国内也会得癌症。这是另一码事。第三个例子,这是我一个好朋友的例子。朋友工作都不错,也有房。接了岳母过来,对老人也孝顺。中间过程我就省了。我只知道老人回国前哭着对我们说,来加拿大这趟真后悔,真不该来。其他的例子还有。奇怪的是,我从没发现我周围朋友的老人有过的舒心的。我周围这些朋友绝大多数都有很好的工作,对老人也都还可以的。

不解。也许我太固陋寡闻,不知其他老人到这边享了子女福的例子。我见到的老人到没有想这边的好处。他们都想回却回不去,因为这边还需要他们。这就是我说的,中国父母为子女确实奉献的太多了。

少林拳:假孝子与真孝子的区别,假孝顺办父母移民的目的有二:一是让老人看孩子做饭,当保姆,还是免费的;二是享受福利。接触过几个这样的老人,都是牢骚满腹,归心似箭,想念国内的其他儿女,更是欲哭无泪。

真孝子,会让父母在条件更好的国内安度晚年,避免与其他兄弟姐妹骨肉分离。同时隔一两年回去看看父母,或者请老人来探一次亲,纯属旅游,而非免费保姆。

独生子女办父母移民,我举双手支持,人家的情况确实特殊一些。至于那些在国内都很少看望父母,只知道利用父母剩余价值的非独生子女,你们等十年太少了。我相信,父母真到了年老体弱需要照顾的那一天,当不了保姆了,你们准不让他们来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