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英《金融时报》:中国看上加拿大钾肥 /

英《金融时报》:中国看上加拿大钾肥

中国在海外企业收购方面也许一度拥有谨慎的名声,但中国已不再惧怕向棘手的经济或政治地盘进军。

在这一点上,任何怀疑都已被下列消息驱散:中国政府已让国有的中化集团(Sinochem)拟订计划,准备干预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以39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钾肥(PotashCorp)。

中方尚未宣布是否有意发出竞争性收购报价。但其雄心是明显的——作为全球最大的钾肥进口国,它想要对全球最大钾肥生产商的命运拥有话语权。而北京方面不会被艰苦卓绝的国际并购战场上以往的挫折所吓倒。

中国在海外并购方面首次成为头条新闻,是2004年联想(Lenovo)以17.5亿美元成功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但此后中方的努力遇到障碍,国有的中海油(CNOOC)以185亿美元敌意竞购美国能源集团优尼科(Unocoal)未成,原因是美国政界人士将这宗交易定性为一种战略威胁。

去年,国有的中铝集团(Chinalco)曾计划投入195亿美元,增加对矿业集团力拓(Rio Tinto)的投资(中铝是力拓的最大股东),但以失败告终。力拓的其他股东否决了这宗得到管理层支持的交易,理由是其对中铝过于慷慨。但澳大利亚政府也曾质疑相关计划的战略影响。

力拓和中铝很快摆脱了这宗交易的阴影继续前进。今年夏天,中铝集团的上市子公司中国铝业(Chalco)斥资13.5亿美元,购得力拓控股的一个几内亚铁矿石项目的44.6%股权。

中化集团迄今尚未完成任何一宗大型国际交易,该集团去年未能完成对澳大利亚农用化学品生产商Nufarm的竞购。中化集团将其28亿澳元的报价削减了8%,结果被日本的住友商社(Sumitomo)胜出,住友收购了Nufarm的20%股权。

围绕加拿大钾肥的竞购战仍处于早期阶段,中国政府让中化集团在这家加拿大肥料企业中“持有权益”。全面竞购的代价将是中铝对力拓流产的投资计划的两倍。但是,购买15%阻拦性股权的价码将为大约80亿美元。

中化集团能够获得中国庞大的金融资源,包括中国国有银行可能的软贷款及/或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CIC)的支持。中国甚至可能在加拿大争取到各机构的支持,当地对必和必拓的敌意收购相当反对。

中国官员十分清楚大型国际投资必然牵涉的复杂政治、经济和商业背景。不知是不是巧合,日前《中国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海外投资面临崎岖道路》(Ventures abroad facing a bumpy road)的评论文章。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执行院长、管理学教授朱晓明和院长、创业学教授佩德罗•雷诺(Pedro Nueno)在文中写道:

“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必然是一段布满波折的旅程,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不仅会面临全球竞争和外部压力,还必须在内部显著改进自己的管理技能。”

他们补充道:

“尽管许多中国企业相当敏捷,并具有远大的雄心,但其中一些企业缺乏实现目标所需的高效管理制度和程序。中国不甚完善的体制环境和快速变化的市场,诱使许多国内企业未经仔细分析就一窝蜂地利用‘机遇’。”

看一下最新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数据就会明白,这方面的挑战只会变得更大。中国商务部周一称,中国今年的对外投资可能达到600亿美元,高于 2009年的565亿美元,而未来几年还可能进一步增长。

与此同时,尽管一些领先的西方跨国公司表示疑虑,但今年进入中国的外来投资可能将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非金融外商直接投资在2008年达到924亿美元的峰值,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在2009年跌至 900亿美元。尽管这方面的总数包括大量经过香港周转的中国投资,但趋势无疑是向上的。

据官方的新华社报道,中国商务部表示,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的经济前景,而北京方面改善投资环境的努力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今年头七个月,中国吸引了 584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比2009年同期增长20.7%。

因此,就目前而言,外来投资继续远超中国对外投资。但是,如果中国方面对加拿大钾肥发起逾400亿美元的竞购,那将使中国今年的对外投资金额基本上赶上外来投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