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每个加拿大人不可不吃的Funnel Cake /

每个加拿大人不可不吃的Funnel Cake

每逢夏天,无论你到多伦多的Wonderland,国家展览馆(CNE)等任何一个户外嘉年华一般的活动,各个小食摊位,由粉蓝粉红的棉花糖,多种配料的软雪糕,又或者是炸鱼薯条,都一样吸引,可是,有一种是不可不吃的小食,那就是嘉年华会不可缺少的Funnel Cake。未曾吃过Funnel Cake的话,真是贻笑大方了。

外貌绝对跟漏斗没有关系的Funnel Cake,其实是将以未发酵的面粉,糖,盐,牛油,牛奶,肉桂粉和蛋黄等材料拌匀的面糊,倒进一个特制内设漏斗似嘴的大壶,面糊通过漏斗变成粗条,落到滚油炸成金黄色就是Funnel Cake了,通常会配搭雪糕,果酱或简单的糖粉就可以出场了。

Funnel Cake是炸圈饼的表亲

虽然各式各样的炸面包早就成为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的日常食物,可是一般食物历史家公认今天我们称为Funnel Cake的东西,可能创始于北欧,它的炮制方法跟以水果或肉作馅料的油煎饼(Fritters)和炸圈饼(Doughnuts)等大同小异,这类食物通常见于假日及街头集市。芬兰人有类似的食物,名为Tippaleipa,一般在劳动节享用。不过,直到20世纪,别号炸生面团或象耳朵(Elephant Ear)的Funnel Cake的名字出现,起源自美国德裔宾夕凡尼亚州地区。不过,前者用的是已发酵的面团而已。而印度的Jalebi也是类似的东西。

翻查资料,最古老的“Funnel Cake”食谱在1879年的德国传统食谱中出现。在美国Morris郡图书馆就发现这本食谱,当中记载:炸圈饼是deep炸蛋糕,在欧洲历史悠久,不过根源是中东早期菜式。及后由荷兰人传到美国,名为炸蛋糕(oliekoecken)的食品是荷兰人圣诞佳节和特别节日的食品,后来,荷兰人选择用荤油(lard)代替了煎煮用的油,使炸蛋糕吃起来减少油腻口感和柔软。移民美国德裔宾夕凡尼亚州人和定居贝卡罗来纳州的Moravians,将食谱传到美国。1845年前,炸圈饼在美国烹饪书出现,成为主要的食物之一,而且是周末家庭聚会焗制的食物。加拿大称炸面团一般为Beaver Tails(海狸尾),不过在纽芬兰的煎炸面团就名为Toutons。

有人认为,其实炸圈饼正是我们中国自古已有的油条(即油炸鬼)。油条香脆可口,而且价格低廉,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广东人用来跟白粥,上海人用来跟豆浆,一样吃得津津有味。

中国的油条是老祖宗

中国古代的油条叫做“寒具”。唐朝诗人刘禹锡(772-842)在一首关于寒具的诗中是这样描写油条的形状和制作过程的:“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这首诗把油条描绘得何等形象化。可是你有否想到油条制作过程跟西方的炸圈饼何其接近。

要造油条,首先是发面,即用鲜酵母或已发酵的面团,与面粉一起加水揉和,使面团发酵到一定程度后,再加入适量纯碱、食盐和明矾进行揉和,然后切成厚一厘米,长十厘米左右的条状物,把每两条上下叠好,用窄木条在中间压一下,旋转后拉长放入热油锅里去炸,使膨胀成一根又松、又脆、又黄、又香的油条。这不是跟炸圈饼或者是Funnel Cake的做法,非常接近吗?

可是,无论是炸圈饼或者是Funnel Cake又或者是油条,同样是利口不利腹的食物,少吃还可以,经常食用就有害身体,因为原材料经过油炸过程,会产生化学作用变成有害身体的物质。油炸的食物多数是采用“万年油”,即是每天重覆使用而不作更换的油,颜色是深啡色的。食用油反覆加热后,油中的维他命遭到破坏,又因氧化的关系,油中的脂肪酸也受到破坏。另一方面,食油经常反覆加热煎炸,会使到部份脂肪酸聚合,变成有毒的脂肪聚合物,这些物质会损害肝脏。

而高温加热的油的有机物质不完全燃烧分解,产生大量油烟,部分有机物焦化后形成致癌物质,这些物质会留在油中,所以长期食用万年油炸的油炸鬼对身体不好。

(程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